四十年堅守 茅源酒業余方開的“匠人情懷”
2023年09月17日09:08 來源:酒業家
醬酒風云四十年,無數酒企消失于歷史長河,作為醬酒行業歷史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和記錄者,茅源酒業董事長余方開,堪稱茅臺鎮醬酒產業的“活字典”。
回望過去四十年,作為茅源酒業的掌舵者,余方開始終堅守長期主義,以不變的匠人情懷,帶領茅源人于五次行業周期的起伏中乘風破浪,將茅源由一個小作坊發展成一家擁有固定資產上億元、流動資金兩億多元的大中型企業。
對話這位“活字典”,酒業家將穿越歷史的迷霧,循著余方開四十年不變的匠人情懷,在行業起伏的周期中找尋茅源酒業長盛不衰的秘密所在。
四十年榮耀與艱辛
匠人精神刻人茅源品質基因
1952年,余方開出生在釀酒氛圍濃厚的“酒窩子”仁懷,14歲開始跟隨父輩學習釀酒,天賦異稟加之勤勉好學,使得余方開在少年之時就已幾乎全盤傳承了父輩手里的“賴祖秘法”。此后多年,上山下鄉,學醫治病救人,當選茅臺鎮安隆村村長,帶領村民開山修路……余方開以敢為人先、勇于擔當的精神,深受村民喜愛,建立起廣泛的群眾基礎。
1983年,為響應國家號召,余方開在村民和政府的支持下,在三岔河渡口成立集體企業三岔酒廠,成為茅臺鎮最早的5家酒廠之一。自此,從小積淀的釀酒功夫開始被激活,命運的齒輪也從此刻開始轉動。
回憶建廠之初的歲月,余方開告訴酒業家,“建廠初期,茅源酒業的前身三岔酒廠只是坐落在赤水河畔的一個小酒坊,彼時酒廠所在地連水泥路都沒有,僅靠一條山路與外界連通,物資匱乏,更不通水電,發酵、蒸餾所需的柴火、飲水、曲藥全靠大家肩扛背馱,常常一走就是幾公里。”
余方開每每提及于此,都不禁感慨萬千,或許早在建廠之初,茅源人堅韌不拔的匠人精神便已鐫刻進企業發展的基因。在余方開看來,釀酒就像做人一般,既要有初心的堅守,也要有浮躁的洗練,一道工序,一段等待,都決定著醬酒的品質。
篳路藍縷,砥礪前行,從最開始的3人挖四窖,貸款蓋廠棚,到如今的員工數百人,資產上億的地方代表性酒企,茅源始終堅守匠心,堅守品質生產,以質量為本,以服務為先,引領行業正向發展。或許正如余方開時常所說,“醬酒經歷多次周期起伏還能持之以恒地發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品質。”
截至目前,茅源酒業已通過ISO9001-2008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014001-2004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HACCP管理體系認證。現有2大廠區、9個基酒生產車間、2個制曲車間、2個包裝車間,并配有2條現代化罐裝包裝生產線,年產優質基酒近3000噸,儲酒能力8000余噸。
走進茅源酒業辦公大樓,企業發展四十年來的榮耀掛滿墻上,微風拂過窗口的薄紗,斑駁的光影映照在墻上,似在訴說著茅源四十周年的榮耀與艱辛。
糧、曲、器、藝、技
五大維度拆解茅源匠心品質
回溯茅源酒廠四十周年建廠史,創始人余方開的匠人精神始終貫穿始終,而酒業家將其拆解,從糧、曲、器、藝、技五大維度,看到了茅源酒業穿越周期的秘密。
好糧出好酒,一直是業內的共識,種植基地往往被醬酒企業視為第一生產車間,而早在多年以前,茅源就在黔北鴨溪自建了紅纓子高粱基地,現已增至3萬畝,未來規劃還將擴大到6萬畝。
酒業家獲悉,在余方開匠心的引導之下,茅源酒業的高粱基地目前實施的是“公司+基地+農戶”三級管理模式,建立糧食供應商評估標準,通過定期現場評審,跟進各基地管理,從耕、種、管、收、存等各方面全過程的把控原料質量。
余方開透露,公司還在申報種植基地的有機認證,目前已完成有機認證3000畝,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大認證面積。在對上游原材料——糧的品質把控上,茅源人始終走在行業的前列。
曲為酒之骨,酒曲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酒的品級高低。在曲藥的制作上,茅源酒業也是精益求精。
得益于自幼跟隨父輩學習賴祖秘法,余方開深知發酵溫度是影響酒曲的關鍵要素,溫度過高會破壞酒本身發酵的微生物,容易使酒變質,溫度過低則不易發酵,影響酒的口感。為此,余方開專門建立了一間發酵間來進行大量的制曲實驗,即使經營面臨挑戰,也頂住壓力迎難而上,正是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使得余方開最終在第三年找到20到30度之間是發酵的黃金溫度,1比1的理想投料比。
酒曲的改良,不僅提高了釀酒的穩定性,同時也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增加了產量。1988年,歷經品質打磨之后,懷鄉醬酒橫空出世,并斬獲“金鳳杯”大獎,此后茅源酒業榮譽不斷,其市場也隨著品牌影響力的提升開拓至全國更多區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釀酒的器皿方面,茅源酒業也極為重視。據了解,茅源酒廠原有1920年左右的百年老甑四口,為了充分發揮其價值,余方開曾重金聘請當地老石匠重新將其鍛造成兩口百年老石甑。
事實也證明,用這種百年老石甑蒸出來的高粱,晶瑩剔透,具有原石醇的香味,保留其原有的糧食特點和高粱的自然香氣,茅源人認為,保留這種釀酒方法也是對傳統農耕文明的尊重。在工業化生產的今天,還能有如此堅守,余方開及茅源酒業的匠心可見一斑。
在工藝方面,醬酒火熱之后,凡醬酒企業必談“12987”,殊不知這一工藝于茅源酒業只是基礎,余方開傳承自祖上觸捻、制曲、聞陽、調陰四大秘法工藝,形成了從原料,到制曲,再到勾調的層層把控,并在祖法工藝的傳承中不斷創新,追求更高的卓越品質。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中,茅源酒業一直致力于以科技賦能傳統釀造,酒業家關注到,茅源酒業數字化生產管理系統已于2022年11月底正式上線,該系統立足茅源酒業現有生產工藝,結合京東方獨有的酒業傳感器研發而成,通過將所有考核管理數字化,消除了人為管理的弊端,強化了工藝監管,提高了工藝執行率,確保了醬酒釀造生產定量化、標準化和精細化操作,提升產能及好酒率。
突圍醬酒新周期
余派醬香賦能茅源未來40年發展
如今,茅源酒業即將在這個月19日迎來自己四十周歲的生日,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四十不惑的茅源酒業,對未來的發展看得更為清晰。
就在前幾日,茅源酒業重磅提出余派醬香的概念,將原有的余門家族企業文化,升級為占位更高、立意更遠、團結人群更廣的門派文化。
在余方開看來,企業無論大小,都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沒有文化支撐,對于企業的發展沒有裨益。“余派醬香是一個開放的概念,意在包羅萬象,今天是余派醬香的第一個研討會,未來我們還會辦更多地研討會來豐富和完善余派醬香的概念。”余方開表示。
余氏雙雄,一脈雙枝,創立夜郎古的余派醬香酒釀制技藝傳承人、夜郎古酒業董事長余方強也表示,“不管是茅源也好,夜郎古也好,我們始終以敞開的胸懷和包容的心,希望釀造工藝不僅僅是在余家內部傳承,也能吸納到更多其他不同姓氏的優秀弟子,希望更多弟子加入我們余派,一起將余派醬香做大做強。”
資深醬酒專家周山榮表示,余派醬香是一種文化現象,其出現的本質在于,余派醬香酒釀制技藝傳承260年,譜系清晰,自1983年起,余派醬香歷經40載艱苦創業,一派雙枝,兩家酒廠,全國全行業也獨一無二。
或許正是這種一脈雙枝的發展,才使得茅源酒業在醬酒新周期的關鍵時期,能夠率先提出余派醬香的企業發展理念,以更為開放的態度,廣納人才,為醬酒的高質量發展孕育出更多新的生機。
隨著消費多元化的發展,醬酒未來將進一步分化,在這一過程中,同質化的工藝標準已不再是核心,時代急需醬酒提升文化表達,從文化中挖掘出新的競爭力。
9月19日,茅源酒業四十周年廠慶即將盛大舉行,鋪天蓋地的造勢讓業內不免非常期待,而鮮有人知道,去年余方開卻低調地過完自己的七十歲大壽,如今對比來看,這種關于個人及酒廠辦與不辦的抉擇,正凸顯了余方開專注品質的匠人情懷。
擇一事,終一生,心在一藝,其藝必精,不難預見,余方開的匠人情懷,將隨著余派醬香的廣泛傳播,而開枝散葉,助推茅源酒業走向下一個輝煌的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