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汾酒:半年營收190億 青花系列超85億 省外市場過百億
2023年08月26日09:08 來源:酒業家
8月24日,汾酒披露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汾酒1-6月實現營業收入190.11億元,同比增長23.98%,實現凈利潤67.67億元,同比增長35%。
在頭部酒企陣營中,汾酒上半年的營收、凈利潤水平繼續保持領先。
而在上述數據之外,此次半年報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青花汾酒系列產品收入占比達45%以上,這也意味上半年青花系列的收入已經超85億元。
青花系列營收超85億、大增39.34%
高端化成效初現
汾酒在今年二季度展現出較高的增長彈性,拉動上半年整體營收增長高于既定目標和市場預期。
在實施“抓青花、強腰部、穩玻汾”的策略過程中,青花系列產品的全國化布局和銷售迎來加速。
酒業家發現,2022年上半年青花系列實現銷售收入61億元,同比大增56%。而今年同期青花系列在高基數的情況下仍然實現高速增長,銷售收入增至85億元,同比增長39.34%。
而在青花系列的拉動以及老白汾、巴拿馬汾酒等腰部產品的放量雙重推動下,汾酒今年上半年中高價酒類(每升130元以上產品)銷售額達到139.95億元,占總營收超過七成,這表明汾酒的產品結構持續優化,中高端產品持續放量。
上半年青花20的覆蓋的市場持續擴大、持續放量,渠道批價穩步提升;青花25持續深耕省內市場。
青花30·復興版則兼具品牌拉升和渠道優勢,在與多家高端連鎖及高端商超達成合作之后,在渠道和消費端形成高端認知,進而重點發力團購渠道,精準聚焦高凈值人群和對品質有消費升級需求的群體。
酒業家從市場獲悉,在廣東等重點市場,青花系列持續破圈,在山西人固定圈層之外,更多走入商務宴請場景,深圳葡萄酒經銷商熊海霞今年便多次遇到客戶指定汾酒的情況。
省外市場半年過百億
可控終端達到120萬家
自從2021年汾酒實現市場結構性轉變后,其全國化之路買入新階段。此后深入推進“1357+10”全國化市場布局,優化市場布局,精耕大基地、華東、華南“三大市場”,全方位、全要素統籌專項資源,激活內生動力。今年以來,汾酒加大長江以南市場選商、優商、扶商工作力度,加大消費者互動,提高終端覆蓋率,長江以南核心市場保持較快增長。
從半年報數據來看,汾酒上半年推動了省內省外的雙增長和雙驅動。其在獲得大基地市場絕對地位的同時致力于推動消費升級和利潤提升,半年報顯示其省內銷售75.38億元,而去年同期則是省內市場56.34億元。增速甚至超過省外市場。
省外市場則保持高質量推動,半年度省外銷售113.5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59億元。
相比銷售增長,汾酒的基礎性工作更加值得關注。汾酒表示,上半年公司緊抓終端建設維護,強化終端管理與拓展,優化經銷商隊伍,進一步提升市場管理水平,報告期內全國可控的終端數量達120萬家,渠道和終端的掌控能力進一步加強。
酒業家獲悉,截至2022年底,汾酒在全國的可控終端數量是112萬家,也就意味著其半年增加了8萬家。這將為接下來的動銷、市場擴張以及消費者聯系夯實基礎。
隨著汾酒及清香復興提速,掣肘其結構性增長的一些歷史性短板正在被解決。
比如在品牌高端形象的建設方面,汾酒深化品牌價值研究,加快汾酒文化賦能,著力推進《牧童遙指杏花村》歌舞劇項目創排工作,推進汾酒老作坊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工作,促進汾酒文化、企業文化的成果轉化與創新。
堅持“文化+品質”的品牌傳播理念,錨定精準圈層營銷,堅持針對美食、書畫圈層的持續公關;堅持參與當地民俗、體育、文化營銷,提升汾酒品牌影響力。
踐行工匠精神,聚焦品質突破。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從精選原料原糧、優化釀酒工藝、增加新品儲備、提升標準體系等多方面開展科研項目,加速成果轉化,推動科研工作高效開展。
近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汾酒承辦的“169計劃——汾酒年份酒及陳年酒品鑒會暨‘不同貯存環境對清香型白酒品質影響的研究’項目啟動會”舉辦,該項目將深入剖析陳年清香型白酒的風味特征,系統論證清香型白酒的貯存價值,對提升陳釀汾酒風味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汾酒豐滿中國酒魂價值體系,打造高端、超高端產品具有前瞻性意義。
8月19日-21日,2023中國杏花村國際酒業博覽會在杏花村舉辦,期間中國酒業協會、山西汾酒聯合制定頒布了《中國酒業活態文化遺產團體標準》。山西汾酒將持續借力這一盛會,積極融入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建設的新發展格局,引領大清香產業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