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引擎驅動高增長 武陵酒如何成就名酒復興樣本?
2023年08月14日09:10 來源:酒業家
當下,隨著消費者品質需求與品牌意識的不斷提升,白酒市場份額向名酒集中的趨勢越發明顯,名酒發展迎來重大機遇;另一方面,醬酒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周期,醬酒熱由渠道向消費端持續蔓延,越來越多的區域市場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醬化趨勢。
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已實現“中國名酒”與醬酒品類雙占位的武陵酒業,緊抓新周期下的高質量發展新機遇,順勢提出“用名酒的力量,奔向醬酒遠方”,以進擊的姿態打響名酒復興戰。
占位名酒及醬酒兩大紅利
武陵酒連續多年高增長
得益于頭部酒企及名酒品牌帶動,白酒產業在諸多重壓之下仍表現出十足的韌性。縱觀2022年白酒上市企業,名酒企業基本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已成為影響白酒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步入2023年,在宏觀經濟影響下,酒類消費信心不足,行業內卷加劇,市場向名酒集中的趨勢進一步提速。有業內人士指出,存量市場競爭越激烈,生意不好的時候,客戶一定是追求安全效應,名酒品牌更有優勢。在這一趨勢之下,具有高品質、高利潤、強品牌、強動銷的武陵酒無疑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機遇。
作為十七大中國名酒之一,武陵酒本身具有不可復制的稀缺資源,近年來,更是乘著醬酒熱的東風,在市場上加速崛起。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武陵酒每個季度營收、凈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并且自2018年以來連續保持4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
此外,武陵酒業產品毛利率位居行業前三位,且量價平衡,無論是次高端的武陵琥珀,還是超高端的武陵上醬,價格均長年保持穩定,成為終端門店的“利潤壓艙石”,這在酒類行業整體高庫存、動銷難的當下,實屬不易。
值得注意的是,在白酒行業整體承壓發展之下,醬酒依然以強大的品類優勢在國內市場攻城拔寨。有業內人士透露,近年來,隨著醬酒熱的持續,醬酒逐步從渠道向消費端滲透的同時,亦呈現出由河南、山東、廣州等醬酒成熟市場,向廣西、云南、陜西,甚至四川滲透的趨勢。
在醬酒市場擴容及醬化提速的趨勢與背景下,武陵酒將持續發力,在醬酒品牌發展的新周期之下,跑出名酒復興的加速度。
三大價值加持
打造行業領先的名酒復興武陵樣本
當下知名白酒品牌眾多,名酒復興,武陵酒有何優勢?通過回溯武陵酒品牌發展歷程,我們能從中找到答案。
古有詩云:“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應無天上有”。武陵人釀酒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代,這里已有“元月元日飲春酒”的習俗,宋代又釀有“白玉泉”酒,并以“武陵桃源酒”聞名。
釀造歷史源自先秦,經本地化風土改良,于1972年首次釀造出獨具“名貴焦香、純凈柔和、體感輕松、健康優雅”風格的醬香武陵酒。1989年第五屆全國酒評會,武陵酒以評分第一的成績傲視群雄,獲評“中國名酒”,一舉入選中國白酒“名人堂”,拿下名酒最后一輪入場券的武陵酒,不僅與茅臺、郎酒并列成為三大醬香名酒之一,更成為湖南省唯一的中國名酒。
白酒是長周期的產業,醬酒行業更是如此,武陵酒年少成名,僅用十七年,便成為中國十七大名酒中最年輕的品牌,其品牌實力可見一斑,武陵酒名酒品牌資源也更顯稀缺。從名酒價值方面看,武陵酒更具有高站位的品牌勢能。
如今時隔三十四年,名酒復興已成大勢所趨,歷經歲月打磨后重新歸來的武陵酒厚積薄發,其稀缺的名酒品牌資源與當下的品牌發展之間已形成強大的品牌勢能,這既是武陵酒全國化布局的底氣所在,更是武陵酒第二曲線增長的動力所在。
歲月傳承,匠心賡續,品質始終是其行穩致遠的壓艙石。在人才儲備上,目前武陵酒已擁有5位國家級白酒評委,專注高端醬酒51年,武陵酒匠人們前赴后繼,共同造就了“南國第一醬”的卓越品質,奠定武陵酒在白酒行業中的獨特地位,為行業輸出領先的名酒復興武陵樣本。
在品質生產上,武陵酒處于北緯30度黃金釀酒帶,堅持因地制宜創新釀造工藝,針對每一個關鍵點進行了創新性改良,形成了了更為復雜的整粒泡糧和精調細儲工藝,更首創了“5+1+1+3”的儲酒模式。即5年以上貯存,保持儲1罐備1罐的基礎上,加上3個月瓶儲,每組合一批酒都使用上批次酒不低于20%,使得酒母連續使用不斷,延續老酒精髓。這種存儲模式最終讓武陵酒酒體協調、平衡、豐富而趨于柔和,口感舒適度和體感輕松度得以大幅提升。
聚焦C端布局全國
武陵酒以六大引擎破局
名酒復興,逐鹿全國。在“全國布局,重點突破”的戰略指導下,武陵酒于今年啟動了新一輪的全國化攻勢,在全國多個重要白酒市場遍地開花。
從1月份在河南大放異彩,到2月份在福建引發關注,進入3月份武陵酒在廣東連辦兩場活動,再到4月份成都春糖論壇爆火,5月份的武陵酒被三大行業協會齊贊,6月份武陵酒更是一路北上,以一場“醬香盛宴”的名酒風暴再度席卷北京。
頻繁動作背后,武陵酒意氣風發,復興動能蓄勢而來。更為重要的是,在全國快速織網的過程中,武陵酒正憑借更強大的保障建立起更高的品牌護城河。
“庫存高、動銷難”是今年市場的普遍問題,同質化的渠道競爭又進一步加劇了這現象。而武陵酒早在2015年開始,便獨辟蹊徑,放棄傳統經銷模式,采用終端直達模式,精耕湖南本地市場。這種終端直控模式把渠道做短,減少了渠道利益分配和信息傳遞環節,不僅讓企業產品高端化戰略理念、推廣政策和費用能精準得落點到直控終端,提高市場響應速度,還能第一時間感知到終端需求,形成了廠商固定的密切溝通機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溝通效率的提升,終端客戶對武陵品牌信任度大大提升,也為品牌全國化搭建了良好的市場樣本。“目前武陵酒全國化的整體進展符合預期,陵酒在廣東、河南已經得到很多客戶的認同,建立了堅實的信任背書。”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毅超表示。
得益于這一差異化的渠道策略,武陵酒攜名酒品牌勢能,以強勁的品牌滲透力和強大的渠道運營能力,直達C端,既縮短了品牌觸達C端的鏈路和時間,更有效地避免了當下白酒市場在渠道布局上的內卷。
透析武陵酒名酒復興的路徑,不難發現,武陵酒已在歷史進程、名酒價值、品質積淀、文化賦能、戰略規劃及差異化渠道策略上構建出名酒復興的六大增長引擎。
回顧中國酒業前70年的展歷程,名酒作為中國酒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和領頭羊,勇立潮頭,帶領中國白酒行業蓬勃發展,開創出一個千億規模的龐大市場。
當下,站在白酒新周期的時代風口,名酒復興勢不可擋,作為酒商及消費者的第一選擇要素,名酒將繼續承載白酒高質量發展使命,而占位名酒與醬酒風口,且具有多引擎驅動的武陵酒,將強勢回歸,重塑市場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