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川產區”正式確立 “董酒小鎮”迎來新機
2023年07月27日09:08 來源:酒業家
近日,以“創酒旅示范,筑品質高地”為主題,“2023中國遵義·匯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隆重舉辦。
遵義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牛偉,匯川區委副書記、區長朱世斌,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秦書堯,中國作家協會原主席、著名作家葉辛,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理事長黃平,茅臺戰略研究院顧問、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楊光,酒業家傳媒創始人林向,華糖云商(酒說)酒類事業部總經理王建軍,中國知名白酒專家吳天祥,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友平、總裁蔡少韌及高管團隊,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總經理郭亮、朱國軍及高管團隊等蒞臨現場,共同為“匯川白酒特色產區”的打造與發展建言獻策。
匯川白酒特色產區的核心,在于董公寺鎮,這里坐擁兩大代表性美酒,一是享譽“中國老八大名酒”“國家機密”“神州佳釀”“貴州兩大寶”等殊榮的國密董酒;一是享有“異地茅臺”“酒中珍品”稱號的貴州珍酒。
董酒因董公寺而得名,董公寺因董酒而聞名。如同茅臺酒與茅臺鎮,董公寺也被業內外稱之為“董酒小鎮”。一鎮之上,享有董酒、珍酒兩大美酒,可見“董酒小鎮(董公寺)”的風土魅力。
那么,“匯川白酒特色產區”具有怎樣的釀酒特色?產區打造背景下,“董酒小鎮”將迎來怎樣的新機遇?
01
匯美之川,釀酒圣地
大美匯川,匯美之川,匯而成就了美酒之美?,F場嘉賓為“匯川白酒特色產區”的塑造與建設鼓與呼。
遵義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牛偉開宗明義:“匯川區始終將白酒企業發展作為白酒產業發展的動力支撐來全力打造,異地茅臺、國密董酒發展勢頭迅猛,發展潛力巨大,已經逐步形成了2+N白酒產業發展體系,為全市白酒產業高質量大戰做出突出貢獻?!?/P>
匯川區委副書記、區長朱世斌表示:“匯川獨具的地理環境,溫宜的氣候條件,悠久的釀酒文化,孕育了國密董酒、傳奇珍酒,見證了兩家龍頭企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發展。我們將全力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政策環境、政務環境、法制環境和人文環境,將匯川產區與仁懷、習水,合力打造遵義白酒金三角。”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秦書堯表示:“在中國白酒版圖上,匯川是一個老牌產區,特別擁有以董酒為代表的老名酒,促使匯川產區發展起步較早、價值優勢明顯。同時,在生態、技藝、品質、文化等優秀產區共性價值的基礎上,匯川更具有科學的優勢,如董酒配方和釀造工藝體系是白酒中唯一受科技部和國家保密局保護的國家機密,珍酒代表了歷史傳統與現代科學的成功融合。中國白酒的科學發展,在匯川這個地方理應長期引領?!?/P>
貴州省白酒產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楊德校表示:“匯川白酒產業核心價值在于珍酒和董酒,他們是支柱企業和明星品牌,在全省和全國都具有競爭力,都有條件繼續做大做強、做優做精,應不遺余力支持兩家龍頭企業的發展?!?/P>
中國作家協會原主席、著名作家葉辛以《匯川白酒的釀造文明》為題發表演講,提到了上世紀董酒熱銷,全國爭搶購買的經歷,以及貴州珍酒研發成功,送樣品鑒的故事,以此證明了匯川產區具備深厚的認知基礎和情感底蘊。
貴州珍酒酒業總經理郭亮以“歷史之利”“生態之利”“水源之利”“氣候之利”“政策之利”的五利總結證明匯川釀酒得天獨厚的優勢。
貴州董酒總裁蔡少韌以“匯利及仁,利涉大川”為主題,講述了“匯川董酒小鎮的美酒淵源”。他提到,早在魏晉,董公寺鎮就出產用雜糧釀制的“咂酒”,足見酒史之久;后唐時期,這里的少數民族釀酒文化與中原釀酒技藝實現交融,釀制出董公寺窖酒,足見酒文之特;康熙初年,董公寺一帶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酒小鎮,釀酒作坊十幾家,董公寺窖酒譽滿大西北,足見酒業之盛;“西安事變”前后,浙江大學遷至遵義,董公寺窖酒被教授認為是中醫理論與釀酒實踐的集大成者,并重命名為“董酒”,足見酒技之妙;新中國成立后,董酒四次蟬聯國家名酒,1983年被列為國家機密,1984年國務院副總理方毅題詞為“神州佳釀”,時隔兩年,再為珍酒題詞為“酒中珍品”,足見酒品之譽。
因此,董公寺具有悠久的酒歷史、獨特的酒文化、繁盛的酒產業、精妙的酒工藝,以及飽受贊譽的酒品,應該成為酒香四溢的重要美酒產區?!?/P>
圓桌論壇環節,行業各領域專家、學者對“匯川白酒特色產區”給予充分肯定和寶貴思路,明確論證了匯美之川自古以來便是釀酒圣地,更是匯聚更多產區優勢的價值高地。
02
董酒小鎮,天賜董香
產區之美,美在美酒。一方特色美酒的形成,來之不易,既得益于這里人文的千年傳承,又歸功于此處風土的相應相生。
人文角度來看,漢代赤水流域先有“枸醬”,而后沿襲為茅臺;魏晉董公寺鎮先有“咂酒”,然后傳承為董酒。
尤其是這里的少數民族文化,對董酒的形成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首先,董酒的前身“董公寺窖酒”,即源自少數民族與中原文化釀酒技藝的有機融合;再者,這里少數民族善用本草的習俗,促進了董酒“百草入曲”的工藝的形成。無論《齊民要術》《北山酒經》還是《天工開物》,均特別提到制作酒曲需要加入多味本草,但像董酒這樣添加如此繁多者,古今稀少,這與黔東南的本草資源和少數民族的本草習慣有很大關系。目前,董酒仍舊保留了以130余味本草制曲的傳統技藝,被譽為中國白酒的“活化石”。
生態角度來看,茅臺鎮“高溫、高濕”的自然條件,配合了茅臺酒“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等生產方式;而董公寺“中溫、高濕”的獨特生態,則決定了董酒“超長發酵”“百草入曲”等釀造特色。
匯川區位于大婁山山脈南麓,董公寺海拔較高,1100~1500米之間,因此年平均氣溫只有13℃-16℃,但降水可達1000mm以上,氣候清爽且潮濕。潮濕為微生物尤其是霉菌的代謝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中溫則防止了發酵速度過快,保證了釀造質量。
這正符合董酒大窖的生產規律,不過熱的年均溫度,保證了微生物能夠緩慢發酵,讓董酒大窖形成了最低“一年半以上”的超長發酵周期,實現了董酒香醅中高含量、高質量香味組分的積累。賦予了董酒格外豐盛的酒體風格,成為中國十二大白酒香型中尤為厚重的一種。
與此同時,董酒小窖的生產,亦受益于這里的溫度條件,小窖生產所用董酒小曲,其上富集了如根霉、酵母等重要微生物,它們生長和代謝的優勢溫度,正處于董酒小鎮的年溫度區間。
因此,董公寺人文和生態的沃土,自然孕育了董香,董公寺釀董酒,自古而來,天賜天成。
董公寺鎮的釀酒底蘊和自然優勢,不僅孕育了中國老八大名酒董酒,也吸引了茅臺來此進行異地生產試驗。1975年,為擴產茅臺酒,“異地茅臺項目”在暫選多個地方之后,經過深思熟慮,將目光鎖定在了董公寺鎮,后經過多年不懈研究,終打造出了“酒中珍品”,進一步佐證了董公寺善釀美酒的風土優勢。
所以,從產區歷史、產區環境、產區實踐的三個角度來看,確立“匯川白酒特色產區”的建設,加快董酒小鎮的發展,既有根據也有必要。為此,貴州董酒蔡少韌表示:“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董酒正按照既定規劃推進各項工作。根據發展目標,到2030年將在董酒小鎮(董公寺)形成5萬噸產能的產業園區,打造成為極具中國傳統白酒健康文化特色的地理標識?!?/P>
由此可預見,董酒小鎮落成之后,匯川特色產區將與仁懷核心產區、習水頭部產區等諸多產區一起,顆顆明星,相映成輝,進一步夯實“貴州地域概念”,這一貴州白酒品牌最大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