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探花”之爭進入白熱化 誰能打破行業格局實現“超車”?
2023年05月08日09:10 來源:佳釀網
4月底,A股19家白酒上市公司2022年財報已全部出爐。
從排位上來看,茅臺以1241億的營收繼續位居行業之首,也是唯一一個營收超千億的白酒上市公司;五糧液以739.69億的營收繼續穩居行業次席。洋河、汾酒和瀘州老窖則分別以301.05億、262.14億、251.24的營收位列3-5位。
不止于此,這五家頭部品牌在2022年營收、凈利潤,也都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同比增幅。在過去的一年,面對外部環境較大的不確定性和考驗,這些頭部品牌依舊保持逆勢增長,充分體現了它們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和抗壓能力,也充分驗證了它們具備長期可持續增長的能力。
通過上述可以看出,茅臺、五糧液繼續穩坐行業頭兩把交椅,且短時內這一格局很難打破。也因此,白酒“探花”位置成為其它頭部品牌爭奪的焦點。
先看洋河。在白酒“探花”位置上,洋河穩居多年,自2010年營收首次超越瀘州老窖進入白酒前三,“茅五洋”格局一直持續到現在。
不過,目前來看,洋河的“探花”地位岌岌可危。從2018年營收首度突破200億后,洋河業績增速便明顯放緩,2019-2020年營收更是呈現下滑趨勢,也因此營收始終未能突破300億大關。即便去年洋河營收成功站上300億臺階,成為行業內第三家營收超300億級的酒企,其與瀘州老窖、汾酒的差距也在進一步縮小。
2018年,洋河與瀘州老窖、汾酒營收差距分別為111億、149億,而到了2022年這一差距已縮小為49.8億、38.9億。顯然,這種差距并沒有像茅臺、五糧液那樣絕對領先,這為包括瀘州老窖、汾酒在內的其它頭部品牌沖擊行業三甲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
當然,作為被追趕的對象,洋河近幾年通過企業自身調整,也取得了初步效果。從產品結構來看,洋河2022年中高檔產品同比增長21.87%,占比公司總營收達到87.1%,這說明洋河產品結構正持續升級。
從市場結構來看,2022年洋河省內市場同比增長15.28%,隨著夢之藍M6+持續發力,未來其在省內市場的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在省外市場,2022年實現23.66%的同比增幅,這說明洋河在省外市場進入放量期,全國化進程也在持續加快。
需要指出的,洋河雖然取得了不錯業績,但增速低于瀘州老窖、汾酒。2022年及今年一季度,洋河營收增幅保持在15%左右,同期后兩者增速則均超過20%。此消彼長之下,洋河的市場競爭優勢在逐漸變弱。
接下來看汾酒。作為清香白酒龍頭企業,汾酒在爭奪“探花”的賽道上,堪稱卓越選手。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汾酒以高質量發展成就了“汾酒速度”,營收從2018年的93.82億連跨兩個臺階,升至2022年的262.14億,這也使得汾酒在營收上正式反超瀘州老窖,躋身行業前四,并向行業三甲目標邁進。
與此同時,汾酒2022年營收、凈利潤增速也位居行業前五強之首。其去年營收、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1.26%和52.36%,凈利潤增速明顯高于營收增速,這反應出汾酒盈利能力正在進一步增強。
在佳釀網看來,以青花汾酒和玻汾為代表的明星產品營收的持續提升、省外市場的高速增長,以及清香白酒加速起勢,是汾酒保持“加速度”發展的三大動力源。
在產品上,2022年,汾酒中高價酒類營收達到189.33億,同比增長39.45%,核心產品青花汾酒系列銷售額更是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同比增長60%,其中青花汾酒20貢獻了大部分營收份額。可以預見,受益于次高端市場擴容,青花汾酒20未來也將成長白酒行業下一個百億級大單品。
在市場結構方面,汾酒近年來深入推進“1357+10”全國化市場布局,立足山西與環山西區域,積極布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年報顯示,2022年汾酒全國可掌控終端數量突破112萬家,長江以南市場實現穩步突破,同比增長超過50%。未來,隨著全國市場的加速突破和放量,將進一步促進汾酒以及清香品類市場規模擴容。
此前,汾酒董事長袁清茂曾提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階段性目標,即2025年躋身行業前三。隨著“清香熱”升溫,以及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和全國化布局的高效推進,汾酒沖擊行業前三的機會勢必將更加明顯。
再看瀘州老窖。作為曾經的“茅五瀘”,瀘州老窖顯然也是爭奪白酒“探花”之位的種子選手,而重回行業前三也早已成為其發展目標。2022年,瀘州老窖營收和凈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尤其凈利潤更是錄得103.65億佳績,成為行業內第三家凈利潤破百億的上市公司。
在產品層面,瀘州老窖中高檔酒類產品2022年實現營收221.33億,同比增長20.3%,其中國窖1573營收超過150億,這進一步鞏固瀘州老窖在高端白酒三強地位的同時,也為瀘州老窖重回行業三甲提供了更大信心。目前,國窖1573增長空間與成長速度比較穩健,業界預計,國窖1573在十四五末有望再上一個百億臺階。
在渠道層面,瀘州老窖傳統渠道和新興渠道在2022年營收都保持著較好增長勢頭,尤其新興渠道同比增長更是達到64.17%。此外,瀘州老窖全國化布局也正提速,目前華北、西南兩大基地市場已經建成,5億級省區已超過13個。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瀘州老窖酒類產品毛利率提升了1.16個百分點,達到87.02%,尤其中高檔酒類產品毛利率更是高達91.05%,在整個白酒行業毛利率僅低于茅臺,這也是瀘州老窖以低于洋河、汾酒的年度營收,凈利潤卻反超后兩者的重要原因。
可以說,無論是在產品層面,還是在全國化市場布局方面,亦或是營收、盈利能力上,都表明瀘州老窖具備一定的沖刺行業三甲實力。
此外,郎酒、習酒等也對“探花”之位虎視眈眈。受益于醬酒熱的助推和企業發展勢能的強勁,郎酒和習酒已于去年躋身“白酒200億陣營”,未來白酒前三強有兩家醬酒企業也不是不可能。
當前,從白酒行業發展趨勢來看,行業集中度將繼續向頭部品牌集中,尤其是在市場存量競爭大背景下,頭部品牌之間競爭勢必將進一步白熱化。無疑,這更加考驗頭部品牌提升品牌力、產品力以及市場執行力等綜合能力。
在茅臺、五糧液遙遙領先下,洋河如何鞏固“探花”地位,汾酒、瀘州老窖、郎酒、習酒等又如何打破現有格局實現“超車”,我們拭目以待。
一場全新的“探花”大決戰正在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