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提速 劍指百億 汾陽王戰略級新品曝光!
2022年06月30日09:10 來源:酒業家
“三十年苦磨一劍,劍出而天下驚。”,這句話無疑最能貼切形容當下又一清香勁旅的迅猛崛起之勢!
日前,有接近汾陽王高層的業內人士向酒業家透露,汾陽王在年初已經根據行業形勢和自身經營狀況進行了戰略大提速,并將戰略目標提升至100億。
清香崛起,勢不可擋
清香市場占有率有望達到20%以上,500億增量空間誰占大頭?
2021年下半年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此前大熱的醬酒品類理性降溫趨勢明顯,出現渠道庫存積壓、動銷受阻等負反饋。疊加經濟下行壓力,今年以來中國白酒行業整體表現不盡人意。
但是,在此過程中,之前呈現強勢復興的清香品類,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受影響,而且龍頭企業表現更加強勁。
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今年5月曾表示:“目前清香型白酒從‘回暖’到‘爆發’,市場全國化已現雛形。隨著清香型白酒的市場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將呈現出‘產區崛起,品牌新生’的新業態。”
數據顯示,清香的市場份額已由2016年的10%增長至如今的15%,市場規模近千億。到“十四五”末這一數字將有望超過20%,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發展順利,未來三年間清香的市場規模將產生近500億的增量。
2022年一季度,汾酒實現營收105.3億元、同比增長43.62%,實現凈利潤37.1億元、同比增長70.03%,是2022年一季度所有上市酒企中業績增長最快的企業之一。
此外,數據顯示,汾酒凈利潤增幅連續兩年都在70%以上,作為龍頭企業汾酒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引領大清香復興熱潮。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清香品類的崛起,也是清香核心產區的巨大機會。而汾陽王市場布局早年已完成以山西為中心,輻射整個華北地區的泛區域化格局,其產量,增長速度,品牌影響力,在核心產區之內都皆僅次于汾酒。
這次清香崛起帶來的紅利和機會,來自清香核心產區的汾陽王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踏階而上,劍指百億
三十年省內生聚、十年泛區域化布局,乃有今天踏階而上之機遇。
自1988年建廠,歷經30年艱苦耕耘,汾陽王已基本實現山西省內全區域布局。
2012年,汾陽王緊跟汾酒進軍河南,由此開始了整十年的環山西泛清香大區域的全方位布局,河南、山東、內蒙、河北、京津市場全面啟動;
自2015年開始,汾陽王堅定地扛起了清香復興的旗幟,成為呂梁清香核心產區第二陣營的領頭羊;
2017年,汾陽王酒業太原營銷公司成立,首個全國高端系列清雅汾陽王開始布局,立足省會,展望全國;
2021年下半年汾陽王酒業分別在鄭州、濟南宣布啟動全國化戰略,在建立環山西泛清香大區域基礎之上正式啟動全國化布局,全國營銷總部、華中南銷售分公司和長江以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區運營中心紛紛成立,總部指揮中心和戰區運營中心緊鑼密鼓籌謀布局,一支看得見的清香兵團踏馬而來!
汾陽王此舉戰略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成為汾酒之外第二大推動清香復興的力量,在難得的歷史機遇期強化清香第二品牌梯隊領頭羊的地位和優勢,從而在500億增量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劍指100億,汾陽王產能、品牌價值進一步釋放。
作為清香酒核心產區的呂梁市,在其《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到,將“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和酒文化旅游勝地”納入到建設“五個呂梁”和“九大基地”規劃中。該文件還提到,經過五年的發展,形成50萬噸白酒產能,白酒產值達到500億元,打造500億級清香型白酒集聚區。
正一堂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認為,未來杏花村產區眾多清香品牌里,汾陽王將會一騎絕塵,繼汾酒之后,引領清香,率先實現全國化布局。
清香品類起勢,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作為產區第二陣營的領頭羊,汾陽王已乘勢而起。在新形勢、新環境下,汾陽王品質、產能、品牌、文化等方面的優勢正在持續釋放。
汾陽王秉承“傳統工藝、始終如一”的釀酒理念,沿用傳統“地缸發酵、緩火蒸餾、陶缸儲存”的方法,專注于品質的不斷提高,釀就清雅純正、綿甜爽凈、余味悠長的酒中精品。2003年,汾陽王在同行業中率先通過ISO國際質量管理認證體系,確保了成酒合格率達到100%,領跑全國白酒企業。
酒業家獲悉,汾陽王目前年產能20000噸,原酒儲存50000噸,而新建的年產能30000噸生產基地也將于今年投產。
數據顯示,2021年呂梁全市白酒產量達到18.5萬千升,同比增長13%,產量占到中國清香型白酒的五分之一、山西省的三分之二。單從產能來看,汾陽王目前的產能占據整個呂梁市的10.81%,是核心產區內當之無愧的第二大企業。
在這一輪醬酒熱潮中,有行業專家提出“噸位決定地位”的競爭理論。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清香的加速復興,今后的企業的產能將成為競爭的核心要素之一。而隨著汾陽王產能達到50000噸時,其產能優勢將進一步放大。
在品牌方面,汾陽王在第二陣營中同樣不遑多讓,汾陽王與汾酒、竹葉青、杏花村一起是核心產區內四大“中國馳名商標”,這四個中國馳名商標挺起了汾陽清香型白酒產業的脊梁。
對于汾陽王酒業而言,汾陽王郭子儀這一歷史人物給企業和產品賦予了更富有具體形象、更具有象征意義、更加高貴與生俱來的精神與品格追求,也賦予了汾陽王酒業強大的文化自信。
據汾陽王酒業董事長王再武介紹,為打造更好的文化體驗,汾陽王酒業2013年先后投資上億元興建了汾陽王府,選址于汾陽文湖景區,東有汾州古文廟,西有國保文物、具有400年歷史的天下第一磚塔——文峰塔,以盛唐歷史為背景,再現了昔日盛唐汾陽王府的恢弘氣勢。
多年來,汾陽王一直潛心于山西市場,營造了強大的市場底蘊。“打好基礎、做好自己,機會自然會青睞。”也是王再武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一方面,當清香品類的歷史性機遇到來的時候,誰都無法拒絕;另一方面,經過幾十年的沉淀,汾陽王在品質、品牌、文化等方面的積累已經達到爆發的臨界點。
王再武表示,汾陽王酒業勵精圖治33年,在清香大勢之下自然厚積薄發,在山西清香型白酒第二大品牌成就的基礎上,正開啟新領航的時代,要實現全國化目標、占領高端清香主陣地,并在未來實現百億目標。
在新的戰略征程中,汾陽王實現了開門紅。酒業家獲悉,汾陽王今年一季度增長明顯,同比增長高達76%,高端化布局穩步推進。與此同時,汾陽王在華中、華南等長江以南市場招商效果顯著,產品品質、品牌文化倍受認可,正以燎原之勢蓬勃生發。行業人士認為,汾陽王對于戰略目標的調整,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時勢使然。
戰略單品,蓄勢而發
首個全國性戰略單品汾陽王·清綠上市,定位清香玻汾之外又一現象級產品,與玻汾“紅綠交織”,形成全國白酒市場一道亮麗風景。清綠在面市上將承擔起增加消費者對清香品類的價值認知,同時踐行汾陽王中高端光瓶的運營理念。
有行業人士對酒業家表示,汾陽王全國化戰略的第一步之所以如此順利,關鍵在于其卓有成效的產品策略。
酒業家獲悉,為了符合全國化戰略需求,汾陽王正推行“放中間、抓兩頭”的產品策略,即重點提升高線光瓶酒和高端系列,開放中端產品的條碼開發,實現產品放量與高端化兩手抓。
在山西省內市場,汾陽王突破原有主要產品集中50-100元光瓶酒的格局,推進新品國標版、十五年等新產品,尋求品牌在100-200元、200-600元盒裝酒價格帶的銷量突破,推動整體汾陽王品牌的結構化增長。
在全國市場,青花汾陽王、清雅汾陽王等高端系列經過多年的培育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和消費者基礎,今后將承擔起整個汾陽王高端化的重任。
除此之外,汾陽王還將聚焦中端產品開發工作,迅速實現全國化銷量突破。在省外市場的突破層面,汾陽王緊抓市場對清香品類產品的需求,全方位布局產品價格帶,設立產品開發流程,聚焦中端及中高端市場的產品開發工作,實現在產品開發層面的銷量突破,一季度實現新產品開發40余款,快速提升了汾陽王品牌在全國市場影響力。
汾陽王已于近日發布汾陽王全國性戰略新品——汾陽王·清綠,旨在通過差異化的戰略新品建設清香品類新格局,助力清香品類全國化進程。
白酒營銷專家、卓鵬戰略董事長田卓鵬認為:“大清香高端熱才能持續熱,高線光瓶是大清香擴容期的超級賽道。”而清綠正是瞄準了這一超級賽道而打造。清綠產品布局60元以上的清香品類光瓶酒市場, 無論對于汾陽王還是對于清香品類而言,清綠都是一個款極具意義的跨時代產品,必將攪動以玻汾為代表的高線光瓶酒現有格局。
另有專家也表示:“汾陽王跟經銷商合作的機會在增加,特別是大商和優商,一定會有人沒趕上汾酒的車,而汾陽王有品牌、有質量、有產品,合力成長的機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