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提3000億目標!瀘州白酒亮大招
2022年05月19日09:08 來源:酒業家
產區之爭,瀘州亮出大招!
日前,瀘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瀘州市“十四五”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市白酒營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力爭2000億元。展望2035年,再新增純糧固態產能25萬噸,營業收入達到3000億元。
這是瀘州對去年7月評審的《瀘州市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詳見《劍指2000億營收!瀘酒“十四五”要成中國白酒增長極》)的修訂,在2025年營收目標不變的同時,第一次提出了到2035年營收達到3000億的目標。
業內人士認為,瀘州白酒作為川酒、乃至整個白酒行業首個提出沖擊3000億營收的產區,這是瀘州白酒的發展底氣,“一個產區的頂層設計是很重要的,瀘州方面有如此遠見和謀劃,當為中國白酒的產區標桿。”
01
“一核三帶五組團”,瀘州產區這樣布局
瀘州在《規劃》中提出,“十四五”時期,瀘州以“‘一體兩翼’、一群三區(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世界級名酒產區、世界著名白酒文化展示區、中國白酒綠色發展示范區)”為戰略定位,加快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成為攜(赤)河跨(長)江、濃醬翹楚的中國白酒新增長極。
酒業家獲悉,瀘州將按照核心帶動、分工合理、軸帶組織、融合發展的思路,加快構建“一核三帶五組團”的空間布局,塑造支撐瀘州白酒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格局。
對“一核三帶五組團”的布局,瀘州方面透露:
“一核”指以白酒園區為發展核心,充分發揮白酒產業園區的綜合優勢,以建設世界優質白酒釀造基地和全國領先的酒類包材產區為兩大方向,建設“瀘酒核心區”、“包材配套區”,打造瀘州白酒產業生態圈和東向發展新引擎。
“三帶”指長江沿岸濃香型白酒產業帶、赤水河谷醬香型白酒產業帶、沱江沿岸基酒產業帶,以充分發揮優質資源和產區優勢,共同塑造“中國白酒瀘州產區”的良好形象。
“五組團”指二郎—太平—永樂醬酒組團、瀘縣濃香白酒產業組團、龍馬潭濃醬兼香基地組團和納溪酒鎮酒莊組團等,塑造支撐瀘州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格局。
有資深川酒人士指出,從目前來看瀘州產區是目前川酒板塊中布局最完善、品類最齊全、工藝發展最成熟、產業規劃和配套產業最成熟的產區,目前已在四川白酒中處于領銜地位,這使得瀘州方便信心大增,這是全川、全國其他產區所不具備的。
酒業家獲悉,川酒規上企業2021年實現產能364.1萬千升,同比增長3.7%,瀘州產區2021年的產能在200萬千升左右,其他川酒主流產區中,宜賓產區為70萬千升,德陽產區為23.8萬千升,成都產區為18.58萬千升,遂寧產區為5.74萬千升。
據換算,瀘州產區的產能,已占到了川酒的約55%,占全國總產能的約28%,產業地位十分突出。
瀘州酒業人士李總向酒業家表示,瀘州白酒近些年發展穩定,雖然經歷了行業調整、醬酒沖擊和疫情影響,但是發展的勢頭并未減弱,這與瀘州白酒整體實力強勁是分不開的。瀘州白酒,除優勢品類濃香外,醬香型白酒發展勢頭也很猛,而小曲清香、濃醬兼香等其他品類也有不錯的生產條件,這便是優質產區所帶來的產業優勢。
02
“兩區五地兩體系”,瀘州白酒未來這么干!
《規劃》中明確指出,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及增強市場主體活力等途徑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新增25萬千升純糧固態產能、實現3000億營收的目標既然已經確定,瀘州方面也給出了相應的實施計劃。據透露,瀘州白酒產業發展將按照“兩區五地兩體系”的路徑來實施。
“兩區”是指打造世界級名酒產區、打造世界一流的白酒產業園區:
瀘州方面表示,打造“世界級名酒產區”,瀘州將科學構建園區產業空間布局,通過推動白酒擴能提質、構建多元化全品類產品體系、完善產業組織結構和推動白酒業創新發展,打造品質卓越、品類多元、價值彰顯的“長江-赤水”濃醬雙優名酒產區。
而打造“世界一流的白酒產業園區”,則將通過科學構建園區產業空間布局、推動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和強化制度創新及政策扶持,奮力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核心區、世界級白酒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國家級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
“五地”是指打造白酒綜合配套產業基地、建設全國酒業綜合配套服務高地、建設世界著名白酒文化圣地、創建中國白酒綠色發展示范基地、建設白酒開放合作新高地:
“兩體系”是指完善品牌與營銷管理體系、健全白酒質量標準與安全體系。
鞏固提升核心品牌、二線優勢品牌、區域特色品牌形象,著力加強產區和園區品牌塑造,打造知名度高的優質白酒品牌集聚區,不斷提升完善瀘酒品牌與營銷管理體系。
實施“質量+安全”戰略,深入開展質量安全發展行動,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提高白酒質量安全總體水平,健全白酒質量標準與安全體系。
03
樹品牌、建平臺、出政策,瀘州白酒沖擊3000億已在路上
酒業家獲悉,為了推動瀘州白酒的高質量發展,瀘州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
瀘州市委書記楊林興指出,瀘州要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善抓最具特色的產業和最具活力的企業,打造名優產區、名優企業、名優白酒,引導中小酒企培育品牌、提升品質、塑造品味,支持酒企齊心協力建立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推動抱團發展、融合發展。
為強化、提升白酒這個瀘州的第一產業,瀘州方面制定了一攬子方案,擬在2025年之前,加速助推瀘州老窖、郎酒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地位,成為300-500億級龍頭企業,川酒集團站穩100億陣營,3朵“小金花”企業向20-50億級沖刺,“十佳”企業邁向10億臺階,培育壯大其余13戶小巨人企業。
酒業家獲悉,考慮到酒類消費主體結構轉變影響白酒消費空間持續、市場競爭和區域競爭加劇擠壓酒企尤其是中小酒企市場空間、生態環境約束強化給白酒產業綠色發展提出更高要求等現實因素,瀘州近些年正在推動分級分類制定企業梯隊培育方案,推動大中小白酒企業相融共生、協同發展,構建“3+53+N”企業新梯次。
與此同時,瀘州產區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已建成釀酒原糧基地種植約50萬畝,完成新增窖池近2萬口,率先構建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管理、監管和追溯體系,成為全國白酒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城市。
酒業家了解到,瀘州方面還搭建了川酒集團、四川發展原酒基金等酒類平臺企業,初步形成了以老窖、郎酒、川酒為龍頭,小金花、十佳企業、“小巨人”企業梯隊成長的產業組織體系,增強了產業整體競爭力。
同時,瀘州方面還在加強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提升純糧固態產能,優化降低低端產能,名酒產能、原酒資源等領域產業基礎再造實現重大突破,建成千億級白酒釀造、百億級包裝材料、百億級智能裝備制造,同時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健全,通過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釀造生產模式推廣應用使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2021年,瀘州市白酒產業增加值增速實現11.1%,實現營業收入1085.6億元,同比增長14.9%;實現利潤總額226.4億元,同比增長44.1%。四川瀘州白酒產業園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152.4億元,利潤總額110.8億元,稅金總額69.2億元。
白酒營銷專家、九度咨詢董事長馬斐認為,川酒之所以整體實力強大,除頂層設計引導產業穩健、向好發展以外,川酒內部的產區發展也走到了全國的前列,酒城瀘州、酒都宜賓積淀深厚,各級組織也十分重視酒業的發展,各個階段酒業的發展都呈現有組織、有規劃、有效率、有效益的“四有”趨勢,這對一個產業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瀘州白酒作為川酒的一面旗幟,無論從產業規劃、執行步驟、資源配置、企業活力、商業氛圍,還是在品牌建設、產品研發、渠道拓展、工藝創新、消費互動等方面均有建樹。“瀘州白酒提出3000億中期規劃,把原有的2000億目標向前再推一步,為中國白酒的產區建設帶了個好頭。”馬斐肯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