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畝級葡萄園成標配 “中國葡萄酒產業第一鎮”的勃勃雄心
2022年04月30日09:10 來源:酒業家
相比銀川產區,吳忠市在葡萄酒產業發展方面擁有更多可用土地,因此個體酒莊的葡萄園面積普遍較大,相比銀川、金山等產區精品小酒莊的發展思路,酒莊葡萄園面積幾百畝,吳忠市的酒莊葡萄園面積上千畝很常見,甚至動輒上萬畝。
作為子產區,吳忠市紅寺堡產區近年來穩健發展,在葡萄園面積、提升釀造水平方面進展頗大。紅寺堡選擇了一條先夯實種植生產基礎后發力營銷渠道的路線,在未來的整體市場競爭中,充足的葡萄園和高水平的酒質將是其核心優勢之一。
千畝級葡萄園的幸福與煩惱
整體而言,吳忠市在葡萄酒產業發展方面,堅持抓基地、建酒莊、樹品牌、拓市場,大力推進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吳忠市農業農村局向酒業家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釀酒葡萄種植面積27.6萬畝,占全區50%,其中紅寺堡區11.01萬畝、青銅峽市13.93萬畝、同心縣2.66萬畝,主要品種有赤霞珠、馬瑟蘭、美樂、馬爾貝克、霞多麗等,年產葡萄酒5.8萬噸,2021年銷售額4.63億元。
目前吳忠市已建成酒莊45家,紅寺堡區23家,青銅峽市22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6家,市級龍頭企業5家;賀蘭山東麓列級酒莊13家;自治區農業高新技術企業4家;國家A級旅游景區4家;注冊有“紅寺堡”、“千紅裕”、“羅山”、“御馬”、“華昊”、“皇蔻”、“西鴿”、“維加妮”等葡萄酒商標78個。
其中紅寺堡產區更是擁有“中國葡萄酒產業第一鎮”之稱,這個“第一”有很多層解讀,但一個重要的指向就包括葡萄園面積大以及未來面積擴張潛力大。
以紅寺堡區11.01萬畝葡萄園、23家酒莊計算,平均一家酒莊有近5000畝葡萄園,即使放眼全球葡萄酒行業,這樣的規模也極為可觀。
對此,吳忠市農業農村局葡萄酒產業中心主任馬曉林向酒業家解釋道:吳忠市葡萄酒莊的部分投資者擁有工程開發、礦產資源等主業背景,資金實力雄厚且熱衷于建大基地,其中部分酒莊起步即有300-500畝,此后不斷擴大葡萄園面積,上千畝的規模極為常見。
無論是產業從業者還是消費者越來越對“7分種植、3分釀造”的理念達成共識,在這樣的理念下,搶占風土優越的大面積土地成為必然。資深葡萄酒產業觀察者程陽表示:在葡萄酒產業,風土獨特的土地永遠是稀缺資源,國外成熟的葡萄酒產區的一些酒莊,雖然想擴產,但是如果找不到風土獨特的地塊,寧愿一直等著,好的土地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在寧夏賀蘭山東麓這樣一塊被眾多國內國際專家和專業機構所公認的優質葡萄酒產區,風土條件在國內首屈一指,雖然現階段中國葡萄酒市場較為低迷,但是一旦市場行情好轉,那么擁有多少葡萄園將很大程度決定一個酒莊未來的發展前景和行業地位。而且,想要打造成功的商業葡萄酒品牌,產量是重要基礎。
然而,在目前市場低迷且寧夏產區整體銷路沒完全打開的背景下,擁有大面積葡萄園的紅寺堡及其酒莊也有自己的煩惱。
從投入產出來看,葡萄酒釀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新葡萄園從種下葡萄苗開始至少有三年時間投入期而沒有任何回報,正常而言葡萄苗需要10年后才達到盛產期。且由于寧夏產區特殊的氣候環境,導致在冬天時要對葡萄藤進行埋土、春天要突出展藤,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額外開支。知情人士表示,2000畝的葡萄出土展藤的資金都需要100萬。
“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出的葡萄酒如果好的銷售渠道,那么只能存在酒窖里,而儲存的成本每年遞增,這對酒莊的資金鏈和現金流是極大的挑戰。”程陽如是說道。
知情人士透露,紅寺堡某酒莊目前擁有8000多畝葡萄園,而且現在都進入豐產期,但由于銷售渠道不暢,導致其酒窖存酒日益增加。
程陽向酒業家表示,營銷水平和市場開拓能力一直是寧夏產區最大的短板,面對挑戰和壓力,紅寺堡產區及酒莊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營銷水平及銷售能力,另一方面要直面壓力,開辟更多的融資渠道和造血能力。
而這也是寧夏自治區政府推動產區發展的方向。2021年最后一天,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印發《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文件表示,為補齊產區品牌及營銷方面的短板,將投入11.52億元資金額用于品牌營銷工程。
遠景規劃還提出重點建設品牌營銷工程:堅持用酒莊酒塑造產區品牌、用產區品牌放大市場,提升產區品牌影響力。優化產品結構,深耕國內一二線城市市場,全力開拓國際市場,培育引領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戰略性品牌。
這一遠景規劃的出臺這也意味著,作為寧夏產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紅寺堡在寧夏自治區政府的推動和扶持之下,有望在在品牌塑造和銷售渠道拓展上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雄心勃勃的紅寺堡,前路幾何?
紅寺堡康隆酒莊總經理成康向酒業家回憶自己的葡萄酒生涯,其在2012年時候想“投機”跨界葡萄原酒貿易,但是現實給他上了第一課,首次涉足葡萄酒行業便以失敗告終,但由于涉足葡萄酒行業以后,堅定看好紅寺堡葡萄酒產業前景,于是在第二年再度涉足葡萄酒行業,并且踏踏實實的建酒莊、釀酒。
時至今日,成康的信心更足了,他對酒業家表示:“如今紅寺堡發展蒸蒸日上,產區內酒莊都擁有了不錯的發展機會,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紅寺堡葡萄酒產品質量過硬,逐漸為國人所認可,影響力提升。”
對于紅寺堡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規劃,吳忠市堅持政府主打產區品牌,綜合運用各類宣傳營銷方式,大力提升品牌形象,拓展營銷渠道。
近年來,紅寺堡在南京、廈門、長沙等全國大中城市舉辦多場次專場宣傳推介會,在全國一、二線城市設立了12家寧夏特色優質產品展示展銷中心葡萄酒銷售專柜。
與此同時,線上與京東集團合作啟動運營了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吳忠產區京東館;與高校合作開發運營了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吳忠產區AI智能獲客系統,營銷渠道不斷拓寬,產區品牌影響明顯提升。
在放大產區優勢和創新營銷方式上下功夫,依托青銅峽鴿子山葡萄酒文化旅游小鎮、紅寺堡肖家窯葡萄酒生態產業鎮和同心韋州葡萄文化創意產業鎮等項目建設,推進葡萄酒與文旅、生態、康養、科教深度融合,把葡萄酒產業打造成為我市靚麗的“紫色名片”。
在規劃中,吳忠市政府提出,到2025年全市釀酒葡萄種植面積新增23萬畝,達到50萬畝,低產園改造6.4萬畝,新建酒莊22家,年產優質葡萄酒12萬噸(1.5億瓶),實現綜合產值500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擁有著大規模葡萄種植面積和產能的紅寺堡產區必將發揮更為重要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