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標倒計時58天!光瓶酒格局迎來巨變 有酒企產量暴降4成
2022年04月09日09:10 來源:酒業家
距離白酒新國標正式實施,還有約兩個月,58天。
“有酒企暢銷大單品今年生產線開工負荷降到了60%,此前年年都是滿負荷運行的。”酒業家從市場中了解到,曾風靡一時的某光瓶酒品牌的產量出現巨大下滑。該產品正是白酒新國標中界定的配制酒產品。同時,與之類似的情況在多家光瓶酒企業上演。
2021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GB/T15109-2021《白酒工業術語》及GB/T17204-2021《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酒類國家標準,并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顯然,即將施行的白酒新國標就如一只“看不見的手”,正推動著光瓶酒市場發生重大改變。
“純糧時代”到來,被酒商拋棄的光瓶“非標”酒
在新修訂的《白酒工業術語》《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國家標準中,增加了“調香白酒”的定義——以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劑調配而成,是具有白酒風格的配制酒。
這意味著,在今年6月1日白酒新國標實施之后,一批人們耳熟能詳的光瓶酒產品將從“白酒”改名為“配制酒”。白酒行業的“純糧時代”即將到來。
“刀客國標酒,不添加食用香精,PICC承保”。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當天,安徽刀客酒業負責人胡良奎默默地在朋友圈為自己的新產品“刀客國標酒”打call,這一新品的核心賣點就是“符合白酒新國標”。
事實上,不僅是刀客,眾多光瓶酒企業正紛紛推出符合新國標的新品,以應對白酒新國標所帶來的挑戰。
“渠道對我們國標系列新品很歡迎,剛剛推出就在整個安徽完成了渠道鋪貨。”胡良奎告訴酒業家。
新國標實施后,“非標”產品的背標必須更改為“配制酒”,這令渠道商擔心“非標”產品或將出現滯銷現象。春江水暖鴨先知,對市場的變化經銷商最為敏感。據胡良奎觀察,渠道端正在悄悄減少“非標”產品的進貨量,增加“純糧酒”的比重。
“盡管目前光瓶酒背標還沒有明顯變化,但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背標的改變將馬上完成,消費端對新國標的反應將會很強烈。因此,針對新國標,渠道端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消費者培育。”和君咨詢高級合伙人、酒水事業部總經理李振江認為。
“白酒新國標首先影響的是經銷商,其次才是消費者,由經銷商將新的消費理念傳遞給消費者,進而倒逼酒企做出改變。”獨特咨詢創始人王偉設表示。
在王偉設看來,新國標、消費者理性認知、消費人群減少、成本推動等因素的疊加,將造成消費者遠離“酒精酒”。“眾多曾風靡一時的‘酒精酒’產品如今銷量大多下滑嚴重,有的已不得不停產。”
顯而易見的是,隨著渠道商的“拋棄”,被打上“配制酒”標簽的光瓶酒產品正加速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批符合新國標“純糧”標準的新光瓶酒產品。
光瓶酒提價成必然,50元價格線或迎來大擴容
“40-50元價位將成為新的風口,30元以下很難生產出符合新國標標準的產品,渠道利潤、稅收都很難保證。”安徽資深酒業營銷人士皮之月告訴酒業家:“新國標之下,10-15元價位光瓶酒將加速下滑;若經濟恢復,25元左右光瓶酒也將明顯下滑。”
“新國標實施后,提價或成為光瓶酒企的常規操作,預計50元左右高線光瓶酒市場將迎來大擴容。”李振江對酒業家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在李振江看來,酒企若想保住以前“非標”產品的“白酒”背標,只能改變產品本身,按照新國標標準進行生產,其生產成本勢必大幅增加。“成本增加、品質提升,提價將是一種必然趨勢,預計未來越來越多的光瓶酒品牌會推出50元左右的產品。”
以白酒調味酒為例,市場上調味酒的價格高達十幾萬一噸。“新國標規定不能添加香精,若調香白酒使用調味酒進行調味,其成本上升可想而知。”王偉設也指出。
新國標帶來的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已在企業端呈現。牛欄山在日前宣布,5月1日起,以凈含量500ml為核算單位,清香型白酒上調3元至15元,濃香型白酒上調10元至15元。這是繼今年1月后,牛欄山又一次對旗下白酒產品的提價。牛欄山的兩次提價,被業內解讀為順應“新國標”要求下的品牌高端化策略。
事實上,隨著經濟發展、消費升級,50元左右高線光瓶酒市場正迅速擴容。據市場調查顯示,近幾年對50元光瓶酒營收增長貢獻最大的消費群體是個體商戶和小微企業主,這一價位符合小微企業和商戶聚飲的性價比需求。
“國家市場管理局公布市場主體商戶為1.5億,其中1.4億為個體商戶和小微企業,這一群體消費頻次也高,有的一周消費三次以上。因此,50元左右高線光瓶酒機會最大,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王偉設認為。
北大倉集團常務副總裁方焰贊同這個判斷,他分析認為:“未來三年,50元左右高線光瓶酒會增長30%以上,30元以下、不滿足新國標要求的光瓶酒則會減少20%。”
光瓶酒市場重構,誰是下一個“玻汾”?
白酒新國標臨近,光瓶酒市場格局正在重構。可以預見,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布局50元高線光瓶酒。
事實上,高線光瓶酒已是名酒扎堆布局的市場。近幾年,五糧液加碼尖莊,瀘州老窖啟動黑蓋,郎酒加大力度運作順品郎,舍得推出T68、沱牌六糧,劍南春發力工農酒,再加上老牌光瓶酒大單品汾酒的玻汾、古井的乳玻貢、西鳳的綠脖西鳳,高線光瓶酒賽道已頗為熱鬧。
這其中,玻汾、工農酒、乳玻貢、綠脖西鳳均是鎖定50元價位格帶的產品。特別是玻汾,已成為營收超70億的超級大單品,是50元光瓶酒價位帶中的絕對王者。新國標推動的50元價位高線光瓶酒市場的大擴容,這對每一個布局此價格帶的光瓶酒品牌來說都意味著一個成長的機會,有品牌基礎的光瓶酒都可能成長為下一個“玻汾”。
那么,該如何做才能把握光瓶酒市場格局重構下的新機遇呢?
對此,方焰建議,光瓶酒企應做好品質升級,以應對新國標實施所帶來的挑戰,這也是北大倉正在持續推進的。“低成本很難釀造出好酒,北大倉正加大投入提升酒體品質。今年北大倉將陸續提價,未來可能會推出百元左右的光瓶醬酒。”方焰還提到,老村長正在籌備中高檔產品,意欲在新國標下實現“彎道超車”。
“40-50元光瓶酒對于光瓶酒主流消費群體來說,會覺得價格貴、不值當。”皮之月以運營40元光瓶酒沙河特曲的經驗強調說:“所以,行業必須做好消費者培育,告訴消費者新國標酒的優點,讓消費者形成喝優質國標酒的習慣。”在運營沙河特曲的初期,因價格過高,該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并不高,因此,皮之月幾乎每天都在抖音上直播推廣,介紹沙河特曲的品質優勢,成功培育出一大批忠實粉絲,盤活了這一品牌。
“工藝技術創新或許是傳統光瓶酒企的另一條出路。”在王偉設看來,以技術的創新對抗新國標下成本的上升尤為重要。“比如,關東老窖創新的無糠殼雙釀型工藝,能夠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使得其產品在新國標下更具價格優勢,該技術已在多家酒企中應用。”
新國標攪動的光瓶酒升級潮已然涌動,光瓶酒市場格局將加速重構,誰將成為光瓶酒變局中的受益者?對于新國標推動的光瓶酒格局之變,您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