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召開白酒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
2022年02月19日09:10 來源:酒業家
2月16日,仁懷市召開白酒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對近年來仁懷在打造醬香白酒產區建設工作中的體系建設、平臺建設、品牌建設、生態環保等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效和經驗做法進行了介紹,回應社會關切。仁懷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經開區(園區)黨工委書記劉進出席并致主發布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李林波出席發布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程雯主持發布會。
劉進在致主發布詞時指出,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遵義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仁懷立足獨特的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守好兩條底線,以醬香白酒為主導,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帶動經濟社會成功邁進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64.49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1120.85億元,占比71.64%。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9.9%,白酒包裝量完成19.78萬千升,同比增長31.5%。醬香白酒產業發展體系標準進一步完善,“仁懷醬香酒”特色產區和“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影響力不斷提升,“仁懷醬香酒”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品牌列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榜首,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守得更好更牢。
劉進表示,下一步,仁懷市將認真貫徹落實新國發2號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戰略部署,充分發揮醬香酒原產地和主產區優勢,推動落實《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仁懷)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抓實抓好企業管理、產區認證、建設管理等工作,圍繞九大工程系統推進產區建設,開展十大名酒評選等宣傳推介活動,提升核心產區品牌影響力;持續深入推進白酒行業綜合治理,常態化開展白酒市場規范化專項治理;落實要素保障,綜合施策,大力引導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在白酒產業延鏈、強鏈、補鏈上下功夫,助推仁懷市醬香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出席發布會的新聞媒體記者圍繞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建設、醬香白酒核心產區管理主要內容、范圍界定、“十大名酒”評選活動、赤水河流域的生態環保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現場提問,仁懷市政府、遵義市生態環境局仁懷分局、仁懷市工業商務局、仁懷醬香白酒科研所相關負責人分別答記者問。
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新華網、中新社、中國食品報、貴州電視臺、貴州人民廣播電臺、貴州日報、當代貴州、多彩貴州網、貴陽晚報、遵義廣播電視臺、遵義日報、仁懷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記者聚焦仁懷。
仁懷持續開展白酒產業綜合治理推動高質量發展
白酒產業是仁懷的主導產業和重要經濟引擎。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遵義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仁懷立足獨特的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守好兩條底線,以醬香白酒為主導,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帶動經濟社會成功邁進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64.49億元,全市現有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06家,2021年白酒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9.9%;白酒包裝量完成19.78萬千升,同比增長31.5%。
好生態才能出好酒。產量不是醬酒發展的最終目標,質量效益才是仁懷白酒的出路。赤水河是長江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仁懷市是長江上游的綠色生態走廊,同時也是世界優質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早在2007年,仁懷市就提出“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戰略,一直以來把赤水河作為“母親河”來守護,像保護眼晴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守牢生態和發展底線。
近年來,仁懷市白酒企業迅猛發展的同時,產業發展不均衡、品牌建設不充分、產業大而不強、低小散弱現象等問題也逐漸凸顯。
針對地方白酒產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對癥下藥,相關領導明確提出:堅持“抓大、扶中、推小”,加強小酒廠、小作坊規范管理,推動有實力中小型白酒企業做大做強,全力支持企業上規入統,培育更多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強主體;遵義市領導明確:采取“關停并轉”措施,整合關停一批“低小散弱”酒企,治理仁懷白酒企業“小散亂弱”現象,推動白酒有序、良性、高質量發展,巧解生態污染難題。2020年9月,仁懷市出臺《仁懷市白酒企業兼并重組實施指導意見》,意見提出,通過推進白酒企業兼并重組,構建更有競爭力的醬香白酒產業集群,使重組后的白酒企業證照齊全、手續合法、安全可靠、生態環保高質高效。
仁懷市委、市政府明確,從2021年起的未來三年內,將綜合治理白酒“小散弱”企業600家以上,并通過一系列改造,全面提升仁懷白酒行業污染防治水平。到2025年,實現仁懷白酒生產企業總數明顯下降,規模以上企業大幅增加,構建起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生態環保的發展新格局。
仁懷市委、市政府還明確,對白酒企業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組做大一批、清理整治退出一批,對“小散弱”關停并轉,對外來非實體資本投資項目一律暫停、產能未經批準的一律不準擴張。按照《貴州省“十四五”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規劃》《赤水河流域醬香白酒產區建設保護規劃》要求,嚴把項目準入關,確保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仁懷大力實施白酒產業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持續深入開展“環保利劍”專項行動,重拳整治生態環保污染的違法違規問題,堅決整治白酒行業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和“小散弱”現象,通過“整合關停、改造升級、轉型發展”,對白酒產業來一場“瘦身革命”,堅決守住生態底線,構建良好生態環境。
言出必行,行如迅雷。自治理行動開展以來,仁懷白酒企業重點區域劃分為14個戰區,組建6個工作專班,全市37名縣級領導干部深入指揮,52個市直單位和11個鄉鎮(街道)聯動發力,940名干部聞令而動,包保全市 1643 家白酒生產企業綜合治理,全面開展信息摸排、政策宣傳、問題整改、分類治理、跟蹤管理,幫助解決企業困難問題,對排查出的問題實行清單管理,建立“一企一冊”問題臺賬,全力抓好整改。
整改問題,補齊短板,項目建設是關鍵。仁懷市千方百計加快提升現有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規劃建設滿足環境需求的工業污水處理廠、生產廢棄物處理和酒糟循環利用等工程;持續推進白酒企業“煤改氣”“煤改電”,積極開展白酒企業冷卻系統、排水系統、防窖底滲漏等技術改造工程;加緊推進溪溝治理,管線上岸、河道復綠、溝底清淤,確保斷面水質達標,切實從源頭上防止污染事件發生;探索建立“政府主導、企業為主、公眾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推進“2+N”模式環境綜合整治全覆蓋。
在赤水河生態環境保護中,仁懷還建立完善市、鎮、村、企四級“河長”制度。十三五以來,仁懷共投入專項費用上千萬推進河長制工作,市、鎮、村三級河長共開展27800多人次的巡河護河工作,發現問題4580起,跟蹤處理4580起;民間義務監督員95人,河庫巡查保潔員176人,共開展河庫巡查保潔23200多次,全市累計大規模清理河道垃圾150次,清理河庫垃圾330多噸;依法打擊和查處白酒企業污染行為,處罰金額1170.2余萬元。各鄉鎮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共吸納會員2400余名;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綠色意識不斷深入人心,2018年赤水河貴州段榮獲“中國好水”優質水源稱號。
十四五時期,仁懷將深學篤用生態文明思想,繼續實施白酒產業綜合治理行動,堅決保護赤水河的生態環境,守牢兩條底線,厚植競爭優勢,奮力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