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萬業歸酒”
2022年01月27日09:10 來源:佳釀網
酒業很多正在發生的事情,仿佛曾經出現在夢境之中。2021年末,前往青島參加千熙酒業的家宴,分享“見微知著 預見醬酒”。會后又趕往相合酒庫,與其創始團隊做了深入的交流。前者是商業地產跨界而來,后者是家電行業跨界而來,歐陽腦海中再次浮現曾經提過的“萬業歸酒”。
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業外大咖陸續進入酒業。有人說,酒業競爭并不充分,所以業外大咖想要改造行業;也有人說,酒業的利潤是那么可觀,所以業內資本來此分一杯羹;還有人說,酒業是世界改變不了的行業,所以吸引眾多高手躬身入局。
2015年,正處于行業深度調整期。自那時起,作為業內人士的歐陽便陸陸續續結識了很多來自業外做酒的朋友,如茅小五酒業楊孝文、酣客酒業王為、大國盛世酒業于飛等。因酒結緣之后,常鼓勵千里智庫的小伙伴們,深耕酒業就能結識其他行業的大咖,畢竟“萬業歸酒”。
“萬業歸酒”的核心邏輯是什么?高頻、暴利、成癮、充分市場化。
高頻。無酒不成席。在特有的社交場景之中,酒的消費的確屬于“高頻”。其一,是一年到頭需要用酒/喝酒的場景很多;其二,在喝酒的場景之中,短時間內便會消耗數量可觀的白酒。與附加值較高的茶葉相比,一斤茶葉或許會從年頭喝到年尾,而消耗一斤白酒不過是一段餐的光景。
暴利。當好縣長,管好酒廠。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白酒成為很多地方的“搖錢樹”。時至今日,白酒依舊是納稅的大產業。白酒橫跨種糧(第一產業)、釀酒(第二產業)、賣酒(第三產業),于經濟而來,有著顯而易見的拉升作用。僅以銷售為例,其各個環節均有足額的利潤,能夠支撐其品牌的塑造、市場的運轉。
成癮。不是戒不了酒,而是戒不了朋友。在感情需要定期維系的時代,在感情需要時常加深的歲月,消費白酒是成本相對較低的選擇。酒與煙、糖、茶是日常生活的必須品,其實每一種產品都對應大產業,而且皆與“癮”(忠誠度)有莫大關聯。一旦形成消費習慣,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都不會輕易改變。
充分市場化。煙鋪路,酒搭橋。與煙齊名的酒,早已完成市場化,也就意味著所有的“聰明才智”均可以在酒業盡情發揮。從點子營銷到廣告營銷,再到渠道營銷,如今到圈層營銷,都有成功的案例,成就了諸多的品牌。如今,走進機場、高鐵站,放眼望去盡是白酒品牌的廣告,可見酒家們的“豪情”。
拋開高頻、暴利、成癮、充分市場化等因素,白酒沒有“存貨概念”,另外還可以“傳承”。單獨后兩點,便足以戳痛很多行業的痛點,所以“萬業歸酒”并非是一個概念,而是實實在在正在發生。
近年來,白酒股表現“一枝獨秀”,也吸引了眾多業外資本前來“圍獵”,進一步加劇了“萬業歸酒”的趨勢。不過,我們需要清晰的認識到,白酒產業并不是一個可以被資本迅速“催熟”的產業,一是資本在白酒巨頭面前依舊是個“弟弟”,二是用戶對于白酒有著充分的“認知”。故而,無論誰進入酒業,都需要與時間做朋友,從而站穩、做好、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