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瀘州市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終期成果評審會召開。
瀘州市委書記楊林興在會議上指出,《規劃》將成為“十四五”期間推動瀘州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按照《規劃》,瀘州2025年白酒產量總體將穩定在200萬千升左右;營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力爭2000億元;利潤達到300億元,稅收超過200億元,營業收入、利潤和稅收均實現翻番。
瀘州“十四五”總目標:
規模效益實現“三個翻番”
酒業家從瀘州市酒業發展促進局獲悉,2020年瀘州全市白酒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008.4億元,實現利稅267.3億元,為“十三五”畫了一個較完美的句號,也為“十四五”的起了一個好頭。
根據瀘州方面披露的信息,在該市規模以上白酒生產企業數量和白酒產量都有所縮減的情況下,白酒產業的營業收入、利稅均在“十三五”期間實現大幅增長。
更重要的是,瀘州產區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已建成釀酒原糧基地種植約50萬畝,完成新增窖池近2萬口,率先構建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管理、監管和追溯體系,成為全國白酒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城市;此外,還搭建了川酒集團、四川發展原酒基金等酒類平臺企業,初步形成了以老窖、郎酒、川酒為龍頭,小金花、十佳企業、“小巨人”企業梯隊成長的產業組織體系,增強了產業整體競爭力。
對于這一成績的取得,有當地酒業人士向酒業家指出,一方面是各級政府領導對于酒類產業發展布局的科學規劃與政策引導,一方面是瀘州市酒業發展促進局、瀘州市酒類行業協會等的牽頭協調和對于當地酒類企業拓展市場的直接指導,一方面是以瀘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團等為首的酒企自身的奮進與拼搏。
《規劃》指出,瀘州白酒產業“十四五”的戰略定位是:圍繞“一群三區六打造”的戰略定位,打造攜(赤)河跨(長)江、濃醬翹楚的中國白酒增長極。
圍繞這一戰略定位,瀘州白酒產業“十四五”目標是: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取得新成效,規模效益實現“三個翻番”,產業實力進一步增強,綠色創新發展進一步突破,安全基礎進一步夯實,爭創一流產品、一流企業、一流產業和一流產區。
在此基礎上,瀘州又劃定了在2025年之前重點推進的5個“小目標”:實施倍增計劃,綜合質效大幅提高;產業實力明顯增強;創新發展實現跨越;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安全發展基礎夯實。
根據《規劃》,酒業家獲悉,瀘州計劃加強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提升純糧固態產能,優化降低低端產能,名酒產能、原酒資源等領域產業基礎再造實現重大突破,建成千億級白酒釀造、百億級包裝材料、百億級智能裝備制造,同時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健全,通過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釀造生產模式推廣應用使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形成“3+53+N”企業新梯次
促進企業融通發展
楊林興指出,要在創新發展瀘州酒業上下功夫,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善抓最具特色的產業和最具活力的企業,打造名優產區、名優企業、名優白酒,引導中小酒企培育品牌、提升品質、塑造品味,支持酒企齊心協力建立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推動抱團發展、融合發展。
為此,瀘州制定了一攬子方案,擬在2025年之前,加速助推瀘州老窖、郎酒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地位,成為300-500億級龍頭企業,川酒集團站穩100億陣營,3朵小金花企業向20-50億級沖刺,十佳企業邁向10億臺階,培育壯大其余13戶小巨人企業。
酒業家獲悉,考慮到酒類消費主體結構轉變影響白酒消費空間持續、市場競爭和區域競爭加劇擠壓酒企尤其是中小酒企市場空間、生態環境約束強化給白酒產業綠色發展提出更高要求等現實因素,瀘州正在推動分級分類制定企業梯隊培育方案,推動大中小白酒企業相融共生、協同發展,構建“3+53+N”企業新梯次。
“主要從支持三大頭部企業樹標引領發展、推動五十四家腰部企業趕超發展、引導廣大中小企業特色發展,三方面來推動‘3+53+N’企業新梯次?!庇袇⑴c了終期成果評審會的專家向酒業家透露。
《規劃》顯示,瀘州將支持瀘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團等頭部企業不斷強化在高端市場和全國市場中的地位,同步打造“國窖1573”、“青花郎”兩大品牌,形成以瀘州老窖、郎酒“兩朵金花”為引領,川酒集團為第三極的龍頭企業方陣。
同時,瀘州計劃培育53家市場能力強、核心單品競爭優勢明顯的腰部企業,重點推動“川酒小金花”打造20-50億級企業,鞏固、擴大中高端和區域市場,并形成17家10-50億級、36家1-10億級企業。
此外,瀘州還計劃實施中小酒企“春筍”計劃,建立主業、業態、市場導向豐富的企業生態,引導廣大中小企業向特色發展,如鼓勵發展散酒連鎖店,支持有基礎、有特色的原酒企業發展品牌酒和面向年輕市場、女性市場新產品、消費新場景的創新型企業,扶持個性多元、國際表達的酒莊、釀坊、工坊等新興商業模式發展,打造世界最大的生態酒莊群落,支持整合敘永等地豐富溶洞資源,大力發展高品質洞藏酒企。
酒業家從企業端獲悉,瀘州老窖正力爭進入中國品牌500強前30位;郎酒正在打造“赤水河左岸·莊園醬酒”世界級白酒莊園;仙潭酒業集團正在實施深度數字化轉型,通過產品創新、價格創新、渠道活動創新、消費者拉動和裂變、品牌推廣等五大行動,實現商家“0打款、0壓貨、市場0竄貨”,以打造全國醬酒知名品牌;三溪酒類集團正依托百年“三溪窖池群”,傳承創新傳統釀制技藝,打造高品質系列精品酒;玉蟬集團線下強化大單品建設,線上發展新興酒品,著力打造山東、湖南和四川三大樣本市場并輻射全國。
特色發展三條白酒產業帶
做大做強五大白酒組團
《規劃》指出,瀘州要充分挖掘兩大香型白酒唯一疊合產區優勢,加強白酒釀造傳統技藝同現代科技融合,著力建設一流產能、一流產品、一流企業、一流產業,打造品質卓越、品類多元、價值彰顯的“長江-赤水”濃醬雙優名酒產區。
以打造世界級名酒產區為方向,瀘州提出要發展壯大優質產能和改造升級現有產能“兩條腿”走路,5年內完成800億-1000億重大項目投資,優質產能占比大幅提升,再造一個瀘州醬酒產業基地;同時,全面整合原酒產能,推動原酒企業從空間集聚到業務集成和升級,提高話語權,實現瀘酒強“芯”健體。
除了構建多元化全品類產品體系外,《規劃》還提出了要構建科學合理的空間布局。
酒業家獲悉,為搶抓新一輪白酒產能集中釋放的重大機遇,順應白酒向優勢品牌集中、向優勢企業集中、向優勢產區集中的趨勢,充分發揮北部長江沿線濃香型白酒生產優勢和南部赤水河沿線醬香型白酒生產優勢,瀘州將按照核心帶動、分工合理、軸帶組織、融合發展的思路,加快構建“北濃南醬中支撐、一核三帶五組團”的空間布局,塑造支撐瀘州白酒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格局。
“可以簡單概括為全面強化白酒園區發展核心區+三條白酒產業帶+五大白酒組團+多個酒鎮、酒街?!痹谔岬饺绾螛嫿茖W合理的空間布局時,熟悉瀘州白酒政策的行業人士向酒業家如是說。
瀘州在此前舉行的多個重要會議上反復提及,要打造1個千億、3個百億級酒業園區。
此次在《規劃》中,進一步明確,要發揮四川瀘州白酒產業園區的綜合平臺優勢,以建設世界級優質白酒釀造基地和全國酒類包材產區為兩大方向,突出固態釀造與綠色循環發展,強化酒檢中心、包材檢驗中心、固態釀造中心、計量測試中心、會展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六大平臺建設,引導上下游產業鏈配套發展,加大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配套支持,打造“瀘酒核心區”“包材配套區”區域品牌和瀘州東向發展新引擎。
而根據《規劃》,此次提及三條白酒產業帶主要包括:長江沿岸濃香型白酒產業帶、赤水河谷醬香型白酒產業帶和沱江沿岸基酒產業帶。
其中,長江沿岸濃香型白酒產業帶的目標是成為全國優質濃香白酒生產基地、白酒高端生產服務中心和酒旅融合發展示范區,赤水河谷醬香型白酒產業帶的目標是打造千億級醬酒產業集群,沱江沿岸基酒產業帶目標是打造全國聞名基酒生產流通基地。
酒業家進一步獲悉,二郎-太平-永樂醬酒組團、茅溪醬酒組團、瀘縣濃香白酒產業組團、龍馬潭濃醬兼香基地組團、納溪酒鎮酒莊組團是瀘州規劃要在“十四五”期間做大做強的五大白酒組團。此外,堅持以酒為媒、以業興城、以城促產,把白酒作為城市功能升級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抓手,深度推進酒城(鎮)融合,同樣是瀘州構建科學合理的空間布局,推動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世界級名酒產區、世界著名白酒文化展示、中國白酒綠色發展示范區早日建成的重要舉措之一。
“中國酒谷黃艤鎮、二郎名酒名鎮、永樂醬酒特色小鎮、大渡口酒鎮酒莊、茅溪白酒名鎮、石洞街道、羅漢街道、特興街道等,都計劃打造成集白酒釀造、酒文化體驗、休閑旅游于一體的高品質白酒主題特色街鎮。”前述行業人士向酒業家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