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白酒產業第一季度報復性增長,讓白酒產業再一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通過過去幾十年的市場發展和迭代,白酒產業已進入高品質發展通道,市場經歷普及型消費到個性化消費后進入了品質型消費新時代,喝好酒存好酒成為了白酒發展的新動能。這種樸素的市場氛圍下,高端酒、老酒、收藏酒、年份酒及純糧酒消費,將全方位迭代目前市場上的雜亂產品。
回顧白酒產業的一路高歌猛進,以及領軍品牌的興衰。我們大致可以梳理出了一個基本的市場規則,那就是基酒生產和儲備能力,是決定白酒興衰的核心力量。甚至可以說優質基酒是歷屆酒王爭霸的核心武器,頭部企業主導和控制基酒品質的能力,決定了其未來全國化和高端化的潛力。
基酒,影響白酒的過去和未來
曾經的標王秦池因為被媒體曝光采購外面的基酒而轟然倒塌,很多人分析秦池倒下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導火索正是因為秦池大量采購基酒不自己釀造酒被曝光后,市場開始一落千丈。秦池的一條導火線,點燃了自己,也照亮了有悠久歷史的老名酒企業,老八大名酒廠及地方酒廠在秦池的倒塌中逐漸成為大樹。爾后,因為在秦池采購川酒的新聞助推下,四川酒開始嶄露頭角,成為市場熱衷的產品。
過去的濃香白酒全國獨領風騷20年,卻在近幾年迅速被醬香拿下主動權,其核心也是因為濃香基酒的濫造,從濃香領軍品牌的大面積貼牌到濃香新秀品牌大量外購基酒再到濃香基酒產區各種化學勾兌基酒被央視曝光,濃香型白酒全面潰敗,被市場和消費者拋棄。
現在的醬香酒火遍全國,也是因為醬香基酒品質和價值被市場和消費者普遍接受,一年釀造周期5年窖藏期的基酒儲備原則,讓消費者和市場接受了醬香酒時間更長基酒更好,因此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市場向更能代表品質的醬香聚攏,加上茅臺的聚光燈效應,使得全民迷戀醬香。
回顧曾經過去和現在,我們不難發現,行業對于白酒基酒制造能力的認同,才是企業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關鍵所在,也是企業真正爭奪行業主動權的核心武器。沒有基酒品質的認同和儲備能力,再大的企業都是空中樓閣,市場再大也容易塌方。
摸底,主要白酒企業產銷率一覽
從中華網酒業發布的行業主要企業2019年產銷率的情況來看,酒鬼酒、金徽酒、舍得酒業、水井坊、茅臺、迎駕貢酒、老白干、古井貢酒、口子窖的產銷率分別為84%、103%、101%、148%、86%、99%、116%、96%、96%。其中酒鬼酒和茅臺酒的產銷率都是80%內的范圍,應該說屬于已知行業數據產銷率最低的兩個企業,而其他眾多企業都已經超過100%的產銷率,無獨有偶2020年以來酒鬼酒和茅臺股票及高端產品的售價一路高歌猛進,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不僅資本市場青睞,消費市場也高度親睞者兩個品牌。市場出現這樣的聯動效應,或許正好說明了合理的產銷率決定了市場的預期和估值。
如果茅臺和酒鬼酒的產銷率還不能說明問題,那么產銷率倒數第三的汾酒,同樣在2020年疫情期間開掛發展,不僅市場進入了從省內到省外的全國化發展的全面轉軌,2020年年報顯示汾酒的省外市場占比已經達到60%,而且品牌也進入了高端化發展的快速通道,以復興版青花汾酒為首的千元化戰略首戰成功,成功助力汾酒進入千元價位的俱樂部。與此同時,與之呼應的代表汾酒原酒議價能力和投資收藏型白酒的頭鍋原漿汾酒,以5000元價位的購買單價成功坐穩清香白酒投資收藏型市場的頭把交椅,也在2020年實現了市場翻一番的增量,市場一路被看好。極致的控貨及控制品質的要求,使得頭鍋原漿汾酒成為了飛天茅臺式的市場運作標兵。
看點,五大頭部企業基酒釀造規模
1、茅臺基酒產能:5萬噸,高端基酒供應3萬噸左右
在茅臺集團“2020年度生產·質量大會”上,透露了一個大家十分關心的生產數據:2019年,茅臺酒基酒產量約4.99萬噸,系列酒產量約2.36萬噸。據茅臺集團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茅臺酒基酒產量4.97萬噸,系列酒產量約2.36萬噸。
2、五糧液產能;20萬噸,高端基酒供應2.3萬噸
據了解,目前五糧液的總體白酒產能在20萬噸左右,已經為白酒行業產能最高的企業。五糧液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擁有獨有的“十里酒城”規模(4萬噸級特大型單體釀酒車間、年產白酒20萬噸的生產能力和40萬噸原酒儲存能力)。
2020年將是五糧液10萬噸釀酒生產技改項目完工時期。根據五糧液此前的規劃,通過新增10萬噸改擴建項目,2020年五糧液將達到30萬噸純糧固態產能,其中普五產能達3萬噸。
3、瀘州老窖產能:15萬噸,高端基酒供應1.5萬噸
2018年年報顯示,瀘州老窖生產性人員為1017人,而基酒產量則為15.67萬噸,相當于人均產能154.13噸/人。瀘州老窖自己宣稱(國窖1573)是基酒產能是3000多噸,可投放量是5000到6000噸成品酒,預計2020年瀘州老窖的高端產能在1.5萬噸左右。
4、汾酒集團產能:20萬噸,高端基酒供應不詳
汾酒集團的基酒生產能力除了原有基酒生產能力外,加上投入使用的中國汾酒城的基酒產能,目前汾酒集團的總產能已經超過20萬噸。
2019年汾酒系列產量達11.16萬千升,較上年同期減少58.49%;銷量為8.50萬千升,較上年同期減少21.55%;庫存量5.47萬千升,比上年增長151.80%。其產銷率從2018年的94.1%降至91.57%。此外中國汾酒城是中國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清香白酒生產基地,在這座“巨城”中,兩個制曲廠建有制曲車間25個單元,386個曲房,年產大曲3.5萬噸;四個釀酒廠建有25座釀酒車間,每座車間24個釀酒班組,共600個釀酒班組,年產65度清香型原酒6.6萬噸,成品酒10萬噸。
5、洋河集團產能:16萬噸,高端基酒供應不詳
公司上市前擁有4.6萬噸基酒產能,其中2/3供應洋河普優曲、敦煌古釀等低端系列,1/3供應藍色經典、洋河大曲。從上市到2013年底完成了本部(洋河、雙溝、來安三大基地)的產能大躍進,其中通過技改和擴建增加約9.4萬噸名優基酒產能,通過收購雙溝和隨后的技改擴建增加約5萬噸產能。目前本部的規劃產能約為18萬噸。公司披露過原酒規劃產能20萬噸,目前年產能16萬噸;儲酒能力達100萬噸,目前原酒儲量達到70萬噸左右。
從目前主要五大酒企的市場產能來看,未來市場清香汾酒的優質基酒制造及儲備能力,將遠超其他品牌,未來可供汾酒高端化發展的優質產能,將最少在2萬噸。因此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強,尤其是市場對具有優質基酒的持續制造能力的名白酒的需求,未來清香型白酒將坐擁下一輪市場迭代的風口。以汾酒為首的清香白酒全國化發展的帶動下,清香型白酒將成為白酒發展的下一個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