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金公司一季報披露完畢,各位明星基金經理的最新持倉情況浮出水面。
令人詫異的是,兩位“千億頂流”對市場的判斷截然相反:公募基金23年歷史上首位“千億咖”張坤選擇減倉白酒,退守,而中國第二位成為千億公募基金經理的劉彥春卻逆勢加倉白酒,進攻。截至5月14日,劉彥春的代表作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春節后跌幅為13.8%。不過,張坤的易方達中小盤同期也下跌了16.15%。
白酒在資本市場一直是一個非常受關注的投資標的,尤其是近幾年白酒板塊一直呈上漲趨勢,呈現出漲幅快、市值高等特點。
酒類投資的底層邏輯是什么?白酒板塊還有沒有可待挖掘的金礦?
近期,不少的白酒行業專家、經濟領域學者和投資領域專家聚焦酒業投資方面的問題,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著名財經評論家、華夏傳媒CEO水皮,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劉璐,招商中證白酒基金經理侯昊,天貓酒水飲料行業總監雅斐,華策咨詢董事長李童等,都在不同場合提出了各自關于投資白酒產業與行業新空間的觀點和認知。
“兩瓶酒”時代,資本成為白酒發展最大推動力
“近幾年來,中國酒業在資本市場上,備受關注,尤其是白酒產業。”宋書玉在4月28日舉行的2021中國國際“酒與社會”論壇針對酒與投資的關系展開了深入論述。
“去年突發疫情,白酒產業,體現出極強的抗壓能力。產業利潤的靚麗成績,在資本市場上的優異表現引領A股市場。在投資領域,自然引起了高度關注,一些投資和并購成功案例,引發投資關注。成功者,成功的投資了酒業,再次成就成功。”在宋書玉看來,白酒產業在2020年的良性發展使得資本對白酒股市和白酒市場都展現出了強烈的興趣與信心。
2020年6月2日,貴州茅臺首次登頂A股總市值冠軍。再此之前,五糧液已坐穩深交所上市公司市值榜首。
“中國資本市場已進入‘兩瓶酒’時代。”水皮判斷指出。
“‘兩瓶酒’可不僅僅是‘兩瓶酒’,后面一個白酒板塊,又延伸出整個釀酒板塊。”水皮表示,“兩瓶酒”時代跟過去資本市場熟知的“兩桶油”時代有比較大的區別。
2020年19家白酒上市企業股價全線“飄紅”,總市值達到5.2萬億,Wind酒類指數年度漲幅位列三名,即使是跨年之際5天連發4張監管函,也沒有停下增長的股價。
“2020年,整個白酒行業在資本市場上猶如一匹‘勒不住的野馬’。”一位跟蹤白酒投資多年的媒體分析人士與酒業家交流時指出,在股價飛揚之下,更讓人側目的是迅速集結的資本投資,讓并購與重組成為白酒業2020年年度主題之一。這一趨勢在2021年繼續發酵。
從景芝酒業收購新聞爆出之后,A股將迎第2家酒類流通企業,四川、貴州等多地增加上市培育酒企名單,“十四五”目標向50億、百億進發,水井坊、舍得、金徽等名優酒企向醬酒伸出橄欖枝……眾多白酒大事件的背后,無不是資本的力量在推動。
不僅如此,資本也加大了在酒類新勢力方面的投資。光良、谷小酒等一大批新興品牌獲得了資本融資,就連貴州醬香型白酒產區等白酒核心產區的產業鏈配套工程建設也在資本的推動下,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值得關注的是,在白酒頻頻被資本“砸中”下,葡萄酒、黃酒、啤酒甚至于露酒都陸續成為資本關注的對象。
投資白酒應遵循三大基本邏輯和一個原則
為何白酒投資熱度會不斷走高?為何越來越多的資本想要注資酒類產業?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劉璐在此前接受酒業家采訪時表示,2020年世界經濟中的不確定性大增,而資本市場在不確定性較強的市場環境下自然會追求盡可能的穩定性,即不確定性中的穩定性。
正如經濟學博士、教授,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在參加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擴大)會議時所言,全球經濟發展依然充滿不確定性,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而未來全球經濟發展最有潛力地區將在亞洲,而伴隨改革紅利、人才紅利逐步釋放,尤其是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創新驅動戰略的推動下,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有著巨大的空間和潛力。
在這一大背景下,作為中國所獨有的產業,尤其是白酒業績逆勢增長之下,白酒板塊相較于其他板塊更具有確定性和比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是白酒投資熱浪不斷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見,投資的業績確定性和投資回報率,以及對于未來發展的高樂觀性,是投資白酒應遵循的基本邏輯。
“投資酒業一定要理解酒業,否則你的成功,也許是運氣,不然也是階段性的。”宋書玉在中國酒業價值投資論壇上強調,“酒業投資,我以為更多的是非理性的情懷投資。”
在宋書玉看來,資本投資更多的是理性投資,應建立在深度理性分析基礎之上:“投資酒業不僅僅是投資品牌、投資品質、投資企業成長、投資市場營銷,更是投資獨特的生態資源。”
“歡迎這樣的投資人投資酒業:口袋里不差錢,又能耐得住寂寞的。”宋書玉認為,酒業是重資產、長時間的產業,必須特別警惕快投資、快回報,掙快錢的投資是有極大風險,也會毀了酒類產業。
水皮進一步強調,投資者不僅要了解酒業,“要讓投資者成為消費者,讓眾多消費者成為我們的股東,這樣消費和投資互相促進,這個行業我相信才能走得更遠。”
龍頭、高端、高增長性領域最易受資本青睞
“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頭部企業營收增長穩定,高端產品成為增長主要動力。”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指出,白酒產業在消費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表現出良好的韌性。
在何勇看來,酒業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撐,酒業資本化或者資本酒業化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行為;“酒業與資本之間是相輔相成的。資本化率的提高不僅可以一解企業資金不足的燃眉之急,也可以起到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的作用。”
水皮更是從投資角度,在4月28日舉行的中國酒業價值投資論壇上明確表示:“不投資酒業,就意味著你掙不到錢。”
那么如何才能實現資本與行業的雙贏呢?哪些領域是最值資本關注的呢?
在消費升級之下,白酒板塊持續攀升的業績是理性投資者作出判斷的根本標準,而良好的業績也是白酒股價增幅和資本投資熱度遠超葡萄酒、黃酒、啤酒等的核心緣由。
“白酒板塊能有今天這個市場表現,是有它的內在邏輯和道理的,這個主要就是業績增長的穩定。”水皮分析指出。
根據上市公司年報統計,2020年白酒上市酒企前七名的營收之和占所有已公布上市白酒企業營收總額的88.50%。較2019年有1.62%的提升;前六名凈利潤之和占所有已公布上市白酒企業凈利潤總和的92.83%。這意味行業超過九成的凈利潤都被頭部企業所把持,也證明了白酒向頭部集中的趨勢加強。
不僅如此,2020一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18家上市酒企每季度的凈利潤綜合增幅都高于營收總和的增幅,這表明龍頭酒企利潤空間在繼續擴大。
此外,2016-2020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噸酒價格從4.5萬元/噸左右上漲至2020年的7.8萬元/噸左右,漲幅約73%,也是白酒龍頭企業業績不斷增長的又一明證。
對此,四川一位背靠國有資本的投資操盤手更是向酒業家明確提出:“集中化趨勢下,投資酒企龍頭或者流通領域龍頭未來值得期許。”
酒業家進一步獲悉,目前已經有基金機構表示,要成立專項基金,為四川等地的流通企業提供資本支持,幫扶產業做大做強,在未來紅利搶奪戰中搶得先機。
“產業集中提升已成為白酒產業發展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具體表現為白酒產區向名酒產區和特色產區集中,白酒品牌向名酒品牌、區域強勢品牌集中。”宋書玉對于白酒產業發展常態的研判,正在成為資本投資酒業的指南之一。
“高端化”是投資白酒另一塊值得關注的點,也是白酒增長最為迅速的領域。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工作報告,白酒商品的市場需求結構正朝著高品質方向發展:“2019年高端白酒市場份額占比達到23%,中端占比約43%,二者之和接近70%。”
4月6日舉行的2021第六屆中國酒業資本論壇上,招商中證白酒基金經理侯昊在提出今年白酒仍舊有階段性機會時,就明確表示他傾向于高端白酒市場以及次高端龍頭企業。
與此觀點呼應,天貓酒水飲料行業總監雅斐表示,天貓大數據顯示,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白酒走勢明顯向好,而除高端品牌外,區域品牌、光瓶酒、口糧酒也在升級。
此外,從2020年起至今,越來越瘋狂的“老酒熱”背后,也是市場和投資者對高價位白酒的高度需求。
在做投資分析時,開源證券研究所就明確提出了高端白酒競爭格局最好、投資確定性最高,次高端白酒次之的觀點。
對于未來業績期待,是投資者頻頻注入資金的又一個深層原因。
雅菲基于天貓大數據,判斷低度潮飲是未來白酒消費的一個重要趨勢,而這也是近期低度酒頻頻獲得投資青睞的原因。
就如天圖投資合伙人李康林投資“落飲”是看到“低度酒起來了”,對這一領域有更大期許一樣,多數在2020年挺進遵義、瀘州等地的資本也是看中了醬酒未來的產業發展空間。
赤水谷醬酒創始人施正陽就曾向酒業家明確表示,引入資本,從一位鏖戰葡萄酒領域多年的資深人士轉戰醬酒領域,就是看好赤水河谷流域出產的醬酒未來前景空間。
同樣,就如習水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茍明利所提及的“從去年4月開始,習水縣一共招商引資了17個項目、可提供20萬噸的白酒產能配套”的背后,就是市場對于醬酒前景的預估和白酒包材正面臨的巨大空缺。
四川一位背靠國有資本的投資操盤手就向酒業家談及希望能在白酒領域有所建樹:“白酒國際化、年輕化都還是空白點,白酒今后肯定是能產生顯著增量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