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發布“2020年全球葡萄酒行業報告”,其中指出去年全球葡萄酒消費量整體下降2.8%,而作為全球第六大葡萄酒市場的中國則急劇下降了17.4%,這已經是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的三連降。同樣在4月20日,第十二屆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學術研討會在河南民權縣舉辦。會上OIV總干事PAU ROCA表示:“中國處于相對重要的位置,葡萄產量世界排名第四,或許中國成為世界葡萄產量第一的國家并不難。過去很長時間中國葡萄酒的消費一直在增長,但是現在情況比較‘穩定’。”
一方面是數據上體現的三連降,另一方面是中國葡萄酒從業者并未失去信心。中國葡萄酒產業以及市場正出現分化。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以及相對低迷的國內葡萄酒消費氛圍,行業是否應該思考中國葡萄酒市場在全球究竟處于怎樣的地位?中國葡萄酒產業的希望在哪里?
全球葡萄酒消費整體下降
中國市場因受多重原因下降
OIV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葡萄酒消費量預估為234億升,比2019年下降2.8%,這是自2002年以來記錄的最低消費水平。
分區域來看,2020年,歐盟國家消費了約112億升葡萄酒,與2019年持平。其占全球葡萄酒消費量的48%左右。
美國2020年葡萄酒消費量約為33億升,與2019年持平。其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費國。
而中國2020年葡萄酒消費量則約為12.4億升,與2019年相比下降17.4%。OIV指出這是中國在葡萄酒消費量方面連續第三年急劇下降,且預測中國始于本世紀初的葡萄酒消費快速增長似乎已到盡頭。
無論是OIV的數據還是國內相關機構的數據似乎都表明中國葡萄酒的下行趨勢。對此,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研究員劉俊在十二屆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學術研討會上表示,目前我國的葡萄酒行業依然處在較為痛苦的深度轉型期,產量與銷售收入均連續下滑。
與此同時,酒業家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目前國產葡萄酒的產能跟我國葡萄酒的進口量相差不大,二者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今后二者是競爭還是競合也是值得關注的趨勢。
有行業人士認為,對于OIV指出中國的大幅下滑是導致全球市場整體下滑的說法,應該辯證的來看到。
一方面由于由于疫情的影響,全球各主要葡萄酒消費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或者放緩,且鑒于中國葡萄酒市場的整體規模,因此不能一概而論認為中國市場下滑就是“拖后腿”,或者看衰中國葡萄酒市場的未來。
OIV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葡萄酒出口貿易總量近106億公升,同比下降1.7%,貿易總價值296億歐元,較上年下降了6.7%。
另一方面,雖然中國葡萄酒市場近兩年來遭遇了連續的下滑,但是依舊是全球最重要的葡萄酒進口國和消費國之一,中國市場的變化將會直接影響全球葡萄酒貿易形勢,更重要的是全世界都希望中國加大葡萄酒的進口量,以此來拉動全球葡萄酒回暖,這更中國目前在全球經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一樣的。因此當中國市場出現下滑時,難免讓OIV以及重要葡萄酒生產國緊張。
僅從2020年的數據來看,中國葡萄酒消費量的大幅下降首先是因為疫情所導致,其次以醬酒、威士忌、白蘭地為代表的高端烈酒也正不斷地“拉攏”這原本葡萄酒的消費者,出現此消彼長的現象。
雖然中國市場正在下滑,但是絕大部分從業者仍然看好中國葡萄酒市場復蘇的能力以及未來的潛力。
《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在“十四五”收官時,預計葡萄酒行業產量70萬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長69.4%,年均遞增11.1%;銷售收入達200億元,同比增長99.6%,年均遞增14.8%;實現利潤30億元,同比增長1058.3%,年均遞增63.2%。
中國酒業協會執行理事長王琦在第十二屆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學術研討會上更是明確表示,中國葡萄酒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要與時俱進,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全球葡萄酒產業均面臨挑戰
中國葡萄酒產業希望在哪里?
在第十二屆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學術研討會上,PAU ROCA表示,全球葡萄酒產業正面臨兩方面的挑戰,即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他說:“我們希望地球能夠可持續發展,希望葡萄的栽培種植及其相應產品的生產能夠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氣候變化這一因素是不可逆的,目前行業只能以技術手段以應對,而且可持續發展則面臨更大的問題。雖然OIV在報告中表示,全球葡萄酒產量、貿易量較為穩定,波動起伏并未超出“控制”。但是從全球葡萄酒的產量、消費量、貿易量等關鍵數據多年來保持相對穩定可判斷出,目前全球葡萄酒整體處于滯漲的狀態,且個別區域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
這可能是全球葡萄酒產業面臨最大的挑戰,如何尋求新的增長點?
PAU ROCA認為,今后數字化在葡萄酒產業的應用將是大勢所趨:“我們必須將數字化(數據)科學納入我們的工作體系中。”
中國社會對數字化以及互聯網工具的應用領先全球,其中葡萄酒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也如火如荼地進行。今年春糖期間,張裕、中糧長城葡萄酒繼續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并與多家國內葡萄酒生產企業共同加入中國葡萄酒數字化研究院。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率先在全球葡萄酒產業成立數字化研究院,這是建立在中國的數字化技術以及移動互聯網應用領先全球的基礎上的。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在葡萄酒產業的應用從短期來看有望解決目前教育普及、銷售渠道和營銷推廣等方面的短板,從長期來看,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深度介入,整個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商業邏輯都可能隨之改變。
在中國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華看來,解決葡萄酒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以及中國葡萄酒今后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希望在于自然葡萄酒。
李華表示,如今的大部分飲料葡萄酒產品正面臨一些挑戰,比如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的質量層次均一,特點、個性不突出等。這些痛點也驅動葡萄酒行業在生產端做出改變。
與此相對應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有機葡萄種植者試圖在葡萄園里創造一個更自然的環境。相對于傳統飲料葡萄酒而言,有機葡萄酒和自然葡萄酒在個性、健康性方面具備明顯的優勢。
王琦指出,我國已成為國際上重要的葡萄酒生產國與消費國。近十四億人口是葡萄酒市場發展和消費擴大的基礎。在未來的十年,中國一、二、三產業的加速融合,將會使各具特色的葡萄酒莊、葡萄酒小城鎮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葡萄酒行業滲入民生,在國家基礎建設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同時葡萄酒產業的發展也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為世界綠色環保理念的推行貢獻一份力量。因此,我國葡萄酒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行業人士認為,從微觀趨勢來看,在進口葡萄酒方面中國市場未來的分化將會更加明顯,品牌化、高端化、極致性價比的入門級產品會越來越受歡迎,而在國產葡萄酒方面,精品化、品牌化、國潮屬性的產品將會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