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有云:“伏久者,飛必高。”意思是,潛藏蟄伏甚久者,一旦展翅,必能高飛。宛如雄鷹,因懂得隱忍,深諳蓄勢待發之理,故能一飛沖天,傲視蒼穹。
蟄伏,是為了更好地萌發。世間任何事物,都需經時光的沉淀,方能展露其鋒芒。茅屋老酒,為何蟄伏數載,正是為了扎穩根基,積蓄勢能,厚積而薄發。就好像草木萌芽于土中,需有一個扎根的過程,才會有未來破土而出蓬勃生長的時刻。
茅屋老酒,中國貴州茅臺鎮優質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之大曲醬香白酒,其產地青山環圍,溫熱少雨,仿如天然蒸坊,且得微生物繁衍自然,小宇宙涵蘊氣象,醞釀嘉醅,加之千古絕妙之釀藝,故“其品之醇、氣之香,乃百經自俱”,深得飲友之鐘愛。述其史,淵源深厚,大致源于清代乾隆年間茅臺仁溪溝之茅屋老酒坊(當地人習稱“吳家燒房”),距今已200余年。
清乾隆初,赤水河航道得以疏鑿后,改變了過去只能筏運的狀況,茅臺成為川鹽運黔最大口岸“仁岸”水運的終點和陸路的起點,鹽業大興,酒業昌盛,酒坊遍布全村。仁溪溝之吳氏先祖,于其居所建造茅屋酒坊,所釀之酒香遠異常,聞名遠近。然至民末,國共兵戎,黔省酒業遭受重創,吳家燒房一度歇業。共和肇始,百業興昌。1963年,今已年愈九旬高齡的吳母鄭氏,承繼吳家祖業,重建酒坊,朝之于茅臺倉庫作坊磨面,夕之于茅屋造酒,奠定了茅屋老酒發展新基業。改革開放后,其子吳光才情系母恩,謹遵母訓,子承母業,不斷譜寫茅屋老酒發展新篇章。茅屋老酒憑借其優良的品質,2012年成功獲有機產品認證;2014年獲深圳包裝設計大賽金獎;2015年獲“第五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紀念酒”“世界酒業聯盟2015主席常務理事年會紀念酒”稱號,并作為外禮贈送各國政要和嘉賓;2017年獲首屆“中國酒都?十大質量獎”;2018年被評為“貴州省名牌產品”,同時被仁懷市博物館收藏。盡管擁有如此多的光環,但茅屋老酒并未盲目追求快速發展和完全市場化,而是緊緊圍繞做專、做精、做特的整體目標,以品質為主線,不斷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戰略。通過品質驅動,發力品牌建設,持續不斷地進行基酒的釀造和儲存,夯實發展基礎,做深、做足酒的文章。特別是近兩年來,在全國出現“醬酒熱”、新中產階級崛起、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的背景下,茅屋老酒以消費者為中心,調整產品結構,通過提質升級,重塑產品形象,從文化層面重新定位了酒飲文化的內涵,讓酒回歸飲的本質,力求通過茅屋老酒豐富的風味物質成分與佐酒菜肴的科學搭配,來呈現飲、食的本質,創領飲酒生活美學,提升消費者的飲酒情趣和飲酒消費體驗。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春回大地,萬物俱生。茅屋老酒,為何蟄伏如此之久,只為春來時,更加美麗地綻放。茅屋老酒,已化繭成蝶,涅槃歸來,即將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