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川酒“12條”發布后,四川方面再爆振興川酒建設重要信號。
3月17日,《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出爐。
這份統領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重磅文件明確提出,壯大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培育世界級消費品產業集群、深度挖掘長江源頭酒文化價值、提升酒博會等重點展會專業化國際化水平。
白酒產業是四川特色優勢產業。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白酒產業發展,將食品飲料產業納入全省“5+1”現代產業體系,將食品飲料產業中的優質白酒納入全省16個重點產業領域加以扶持發展。
2018年,四川省委全委會提出“川酒振興計劃”,明確要高質量地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到2022年,四川全省產業規模達到38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的比重穩定在40%以上,利潤占全國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實現食品飲料萬億目標。
這一次,四川明確提出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無疑讓川酒建設再上一個高度,繼續鞏固自己白酒領頭羊的地位。
四川“十四五”,為川酒布置了“四大任務”
前有川酒“12條”,后有四川“十四五”規劃,川酒持續提升的目標從未放緩腳步。
此次發布的《規劃》,是統領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方向,涉及方方面面,在不同章節4次提及川酒,從產業發展、輻射帶動、酒旅融合、文化交流等不同方面,對川酒產業進行了精準擘畫,從頂層設計為川酒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川酒產業將迎來又一個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
《規劃》中要求,“輻射三帶聯動發展”的“優化提升攀樂宜瀘沿江經濟帶”建設中,明確提出了“壯大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和釩鈦產業集群,打造長江上游綠色發展示范區和沿江生態型城市帶”,十分清晰地提出了川酒的發展目標是要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發展路徑為綠色發展。
而《規劃》的“深入實施制造強省”中的“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部分,對川酒產業發展目標作了強調和補充,明確提出“推動優質白酒和精制川茶、飲用水、健康食品、精品服飾、特色輕工等創新發展,突出品牌制勝,培育世界級消費品產業集群”。
川酒內部人士指出,作為四川遞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名片”之一,川酒還肩負著文化交流、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帶動文旅產業發展等重任。
在《規劃》的第29章中,“打造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的“打造一流國際交往平臺”部分,明確提出“提升科博會、農博會、酒博會、鋰業大會、四川航展等重點展會專業化國際化水平,辦好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川商發展大會、‘一帶一路’華商峰會等重大活動”。
《規劃》在第48章中,“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部分提出“深度挖掘長江源頭酒、燈、鹽、茶、竹文化價值和‘三線’工業基地人文底蘊,做強沿長江休閑度假旅游帶”。
而稍早發布的“川酒12條”對此也作了具體要求,要求川酒要發揮全國唯一的“濃醬雙優”獨特優勢,依托知名企業和著名品牌,推動白酒產業向優勢產區、特色園區集中。加強長江上游優質濃香白酒核心區和赤水河流域醬香酒谷的綜合保護利用。實施白酒優勢產區創新升級行動,培育一批產業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質量效益顯著的優質白酒產業示范園區。
瀘州、宜賓積極行動,呼應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建設
2021年,是川酒建設的發力年,包括宜賓、瀘州等川酒核心產區、“六朵金花”、“十朵小金”等核心產區,均對“川酒12條”和四川“十四五”規劃中的川酒板塊的建設作出了呼應。
瀘州產區在“十四五”目標中表示,將以深耕“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為己任,以郎酒二郎醬酒基地系列技改及配套工程項目等“6個100億”項目為抓手,實現“六個打造”。
根據規劃,計劃到2025年,瀘州市白酒營業收入突破1500億元、酒業園區實現營業收入1500億元;到2035年,瀘州白酒行業營業收入達到2500億元,利潤實現500億元。目前,瀘州方面已委托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院,編制瀘州酒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從產區、品質、品牌、生態、開放等多維度科學研判,明確未來五年瀘州酒業發展方向。
宜賓產區也在呼應川酒“十四五”規劃,表示將采取四大舉措,進一步強化宜賓白酒的硬實力,為川酒的“十四五”助力。
舉措一,培育與引進并舉,強化宜賓白酒名片:推動五糧液持續提升市場份額,做強資源整合平臺,支持四川酒茶投資集團以“宜賓酒”產區品牌為牽引,實現整合優質酒資源破局;推動招大引強,鼓勵和支持敘府酒業等已有外來戰略投資的白酒企業擴產能、提質量、創品牌、爭市場,做強做大;圍繞白酒產業鏈上下游短板和缺失環節,推動翠屏區、南溪區、敘州區等招引白酒上市企業、消費品龍頭企業和戰略大資本;培養高成長性中小企業,支持金喜來酒業等有特色的白酒企業差異化發展,與大中型白酒企業協同發展。
舉措二,建立四川白酒產業創新中心,推進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推進白酒產業發展,構建“一核一極多點、強鏈集群成圈”新格局,提高產業發展集中度;同時,鼓勵白酒企業推進傳統釀造工藝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推動高端化、特色、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帶動產品提質、產能釋放。
舉措三,加強產學研用創新載體建設和協同創新:支持五糧液集團積極創建省級白酒制造業(產業)創新中心,提升省級白酒釀造重點實驗室、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中心發展水平,夯實爭創國家級平臺基礎,加快搶占行業創新制高點,為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建設提供平臺支撐。
舉措四,建立“1+1+10”重點企業運行協調服務機制,強化服務能力:強化宜賓市重點產業發展推進領導小組白酒產業工作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建立“1+1+10”(五糧液集團公司+四川酒茶集團公司+10戶重點白酒企業)的重點企業運行協調服務機制,加強白酒行業服務隊伍建設,及時協調解決影響發展的重大問題、重大事項;鼓勵和推動區縣因地制宜出臺支持白酒產業發展的系列具體措施,助力白酒優質產能擴大,資源整合優化、集聚集約和創新發展。
川酒骨干企業吹響“世界500強”號角
四川多家大型骨干酒企也相繼提出了“挺進世界500強”的目標,全力助推川酒的整體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全國兩會發言便提出:“打造中國酒十中國菜,展示十品鑒,產品十文化的海外運營模式,拓展海外書場…向世界酒業價值高端不斷邁進?!?/P>
早在2018年,五糧液便確定了“2022年集團公司銷售收入突破1300億元、2025年發展成為國際一流名酒企業和國際化世界級企業集團,力爭進入世界500強”的宏大目標,當好川酒的領頭羊。
作為瀘酒領軍企業的瀘州老窖集團,也在近期對其“十四五”規劃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堅定以“挺進世界500強”為目標,把“11265”戰略中的“6”調整為“貿易、金融、科技、食品、新經濟、新物流”,“5”調整為“5年收入翻兩番”。
瀘州老窖集團將大力發展金融、貿易兩大優勢產業,重點培育食品產業,適時發展科技產業,穩步發展物流、大健康產業,做實、做大、做優主業,優化資本投向,加強產融結合,推動瀘州老窖集團產業結構逐步優化、核心競爭力穩步增強、協同效率顯著提升,進一步加速“11265”發展戰略落地實施,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為實現“挺進世界500強”戰略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提出進軍世界500強的酒企還有川酒集團。
川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曹勇表示:“未來,川酒集團將通過10—15年的努力,邁入世界500強行列,對標世界酒業巨頭英國的‘帝亞吉歐’和法國的‘保樂力加’,打造貫穿中國白酒行業上中下游的全產業鏈,帶領川酒走出四川,花開全國、邁向世界。”
曹勇透露:“十四五”期間,川酒集團將提質增效、加快發展做強做優做大集團各板塊業務,爭取用5到10年進入國內酒業第一方陣,到2025年實現營收500億元。
多項政策出臺,擬全面提升川酒競爭力
“三大核心酒企提出進軍‘世界500強’絕不是偶然,經過幾十年的市場化發展,各個企業都到了發力的階段了,‘十四五’正是這個發力的檔口。從四川各級政府針對酒業出臺的政策不難看出,川酒要通過‘十四五’這五年來實現‘大而強’的戰略目標?!遍L期跟蹤觀察川酒的九度智力集團董事長馬斐一針見血地指出,川酒到了發力階段了。
不僅僅是產區、企業出臺了相關的產業政策和目標規劃,四川與酒相關的職能部門也已行動起來,為川酒的十四五發展出謀獻策。
酒業家了解到,四川省政協委員李后強便在四川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1012號提案《關于創新推動我省白酒產業融合全球產業鏈高端市場體系的建議》中,提出了川酒建設的三大建議:
第一,充分發揮“大商務”政府主導作用,大力推對川酒、川茶和文化旅游等“三大”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第二,著力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文化旅游品牌建設,全面提升四川優質白酒產業文化附加值;第三,充分發揮國資、國酒、國企、國寶重要作用,創新推動中國白酒金三角文化旅游產業IP賦能推進平臺建設。
而作為川酒發展的直管部門,四川經信廳指出,四川方面已經從五個方面對白酒產業進行了強化:一是強化“種釀合一”,全面擴大本地析紅高粱和川糧種植發展,為川酒提供優質的原料支撐;二是加大投資和技改力度,推動名優白酒重大項目的建設,優化產業布局,做大產業規模;三是促進養生酒、文旅小鎮、酒鎮酒莊等“白酒+大健康+文旅”創新型發展,主動對接“川酒+六好(好吃、好喝、好看、好耍、好巴適、好安逸)”,嫁接川酒消費新場景和新模式;四是加強創新型白酒和智能釀酒設備研發,不斷提升白酒產業現代化水平;五是積極探索線上線下,“川酒+川菜”體驗式消費等多元化營銷模式。
同時,川酒全面融合了川酒祭祀、詩歌、美食、風景等文化內涵,推動白酒與旅游、文化等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四川經信廳還表示,下一步將以酒旅融合發展、提升白酒價值為重點,建設一批白酒文旅標桿項目,積極開展工業遺產旅游和酒文化旅游活動,打造一批酒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和5A級酒旅融合景區,提升四川白酒整體價值。
此外,四川經信廳和商務廳都已明確表示,將繼續研究“酒+旅游”“酒+文化”融合發展政策措施,積極開發酒類文創產品和“川菜+川酒“火鍋+川酒”特色菜譜,推動實現巴蜀文化、川菜美酒、文創商品、天府美景等融合發展新跨越,打造世界級高端白酒文化陣地,深層次融入全球白酒產業鏈,進入價值鏈中高級階段。
而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和四川省酒類流通協會也都將此列入工作計劃,重點來推進。
補足短板,向更高層面迸發
一系列的舉措,為的是要徹底改變四川白酒產業文化附加值較低的難點和痛點,補強川酒產業鏈的薄弱環節,促進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那么,川酒到底還有哪些薄弱環節,“川酒12條”和“十四五”規劃到底要解決川酒的哪些問題呢?
川酒內部人士指出,川酒至少有四大問題亟待解決:一是發展方式滯后,躺在優勢上吃飯;二是市場份額增速放緩,效益與體量不匹配;三是酒企規模結構失衡,原酒企業發展艱難;四是產業鏈整合服務短缺,缺乏頂層設計。
“從白酒企業來看,現代市場競爭已不僅是產品的競爭,而是爭奪高端價值鏈的競爭?!睂τ诖ň扑嬖诘膯栴},川酒內部人士還是十分清晰的。
有行業人士表示,當前白酒價值鏈的特點是生產環節附加值較低,高附加值環節集中在品類開發和市場營銷環節,川酒企業在生產環節實力很強,但是盈利價值不高;在產品開發、流通渠道、品牌推廣、文化服務等高附加值領域又不同程度的存在短板,因此總體利潤率偏低,造成了川酒大而不強的發展局面。
“但這些都是有希望在政策引領下逐步改善的?!彼拇ň祁惲魍▍f會執行會長鐵犁向酒業家透露,該協會也已就相關問題出了一攬子解決方案。
其實,2021年針對性的發布了“川酒12條”,而四川的“十四五”規劃中又把川酒納入到了四川經濟的整體規劃之中,還提出了川酒“十四五”發展的四大任務,這些都是站在全省經濟的高度,其目的就是全面推動白酒優勢產業做大做強。
“‘川酒12條’,條條針對性都很強,從產區、品類、技改、糧食、安全、品牌、財稅、人才等方面系統性地出臺了政策,為川酒企業吃下了可以全力謀發展的定心丸?!贝ň破髽I一高管向酒業家表示。
另一名川酒觀察專家、觀峰智業集團首席戰略顧問楊永華分析指出,川酒近兩年產業政策頻出,且越來越細化,其目的是要系統性地解決川酒大而不強、附加值低等問題,重啟川酒的創新驅動能力,聚合資本、品牌、科技、文化等優質要素,實現川酒整體的核裂變,從而提升川酒綜合實力,在“十四五”這五年內就把川酒產業做大做強做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