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在地鐵、商圈、大學城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一群人身上掛著幾個二維碼,挨個求路人幫忙,他們通常會打著“支持創業”的名義,并且隨身攜帶例如氣球、口哨、簽字筆等小禮品,來作為“謝禮”,有人直接走開,有人出于善心答應,有人貪圖小禮物而掃碼。然而,這樣掃二維碼真的安全嗎?個人信息會不會被泄露?
街頭掃碼主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正規商家通過微信營銷,吸引消費者關注公眾號而開展的掃碼領禮品活動;另一種是街頭擺攤,沒有實體營業店的公眾號或APP推廣。前者是商家推廣商品及活動信息,相對安全;對后者則需保持警惕。
警方提醒大家,遇到以下四種情況最好不要掃碼。
一是掃碼下載APP。該類掃碼APP基本沒有安全保障,可能帶有病毒或容易被植入木馬程序,導致手機號、通訊錄、支付賬號等個人信息泄露。
二是掃碼跳轉網頁。掃描二維碼后跳轉的網頁安全性不確定,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搭建的釣魚網站,該網站誘導用戶注冊,不僅能獲得個人信息,還可能威脅到用戶的財產安全。
三是陌生人掃碼加好友。此類人群多為微商,一旦加為好友,朋友圈就會被大量產品廣告刷屏,容易上當受騙不說,還可能泄露自己及家人、好友的照片,被不法分子利用。雖然公眾號個人隱私泄露風險較低,但如果關注的是詐騙團伙或傳銷組織的公眾號,很有可能被洗腦導致上當受騙。
此外,也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二維碼,以免發生泄露隱私或財產被盜等危險。
總共: 1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