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是世界蒸餾酒的鼻祖,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釀造美酒,其本源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與自然生態的關系最為密切。中國白酒釀造五絕中水、糧、曲、窖無不與自然生態、釀造場所微生物關系密不可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評酒委員、洋河股份技術中心副主任李薇在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世界上其它美酒相比,中國白酒更具有產區優勢,也更能彰顯產區價值。
加強白酒產區建設
推動白酒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李薇代表指出,產區是國際酒類品牌培育中著力打造的核心概念。縱觀全球酒類產業,產區早已成為全球消費者判斷酒類品質高低的重要標準,也成為了全球美酒的品質表達方式之一。加強中國優質白酒的產區建設,打造產區文化,是中國白酒融入世界美酒、飄香全球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在政府、行業協會以及龍頭企業的帶領下,我國白酒已經建成了多個特色產區。例如,被譽為“世界三大濕地名酒產區”之一的洪澤湖濕地產區,以洋河、雙溝等綿柔型白酒為代表的黃淮流域白酒核心產區,以及中國白酒金三角產區、世界醬香酒核心產區等等。以產區作為中國白酒品質和價值的全新表達方式,建設構建和優化產業協同平臺,提升產業集成水平,從而帶動產業創新、轉型、升級,正在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未來,產區建設將成為推動中國白酒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李薇代表認為,目前我國白酒產區建設還存在“小而散”、缺乏系統理念、缺乏統一標準、產區文化挖掘不深入等問題。
對此,李薇代表建議,一是設立中國白酒優質產區建設標準。政府、行業協會以及名酒企業三方形成合力,圍繞產區準入標準、產區產品標準、產區等級標準、文化檢驗標準等方面,共同推進中國白酒優質產區標準體系的設立。同時推動優質白酒產區實現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進產業鏈建設,全面提升產區價值;二是引導中國優質白酒產區形成合力,打造飄香世界的中國名片。中國白酒百花齊放,品類多樣,這對國際消費者來說,難以形成統一而明確的認知,成為中國白酒進入世界烈酒市場的壁壘。產區表達,是世界美酒的通用語言,要引導中國白酒產區形成合力,通過行業標準協同方式,在國際市場上形成明確認知;三是加強產區文化的挖掘與輸出。中國白酒與華夏文明同生共長,有著千年傳承的白酒產區更是文化底蘊深厚。釀造起源、釀酒古跡、百年老窖、技藝傳承,以及眾多歷史人物故事等等,在產區建設中,這些豐富多彩的產區文化都需要進行深入挖掘,進行生動演繹,讓白酒文化引領新的潮流。
加大對基層醫療設備和人才投入鼓勵居民分級就診
“今年年初,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基層社區的嚴防嚴控也成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擴散的關鍵節點。”今年兩會,李薇代表還提出了關于加強基層社區醫療服務能力的建議,她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我們深刻意識到,基層社區醫療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如:醫療服務能力弱、基層醫務人員不足、群眾對基層社區醫療依從度不高等問題。
因此,李薇代表建議,一是政府繼續加大對基層醫療的設備和人才投入。進一步強化基層社區醫療設備的集中采購、設備更換報廢、設備交流等制度建設;二是三級醫院與基層社區醫療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信息壁壘,導致患者的就醫行為難以實現充分的數字化。推動建立基層與三級醫院之間的信息化聯系,有助于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的實現,以及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醫療服務提供信息基礎;三是增加居民對基層社區醫療的信任感,鼓勵居民分級就診,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化配置。群眾對大醫院的心理依賴很強,據媒體統計,僅有22.5%的人愿意去社區醫院就診,56.6%的人不信任基層社區醫院的診療技術。應當增加居民對基層醫療的信任感,改變固有的就醫觀念,鼓勵居民分級就診,從而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理想就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