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到2020年底,四川規模以上白酒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500億元!”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李富榮在5月20日舉行的共推川酒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上公開表示。這是疫情之后,川酒對四川省政府2017年提出“到 2020 年要力爭全省規模以上白酒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 3500 億元”這一目標的首次公開表態,可以視為對疫情期間行業關于“川酒還能不能完成3500億目標”的疑慮的正式回應。
不可否認,疫情對整個白酒業的影響巨大,川酒也難獨善其身。在白酒消費整體受限的情況下,川酒能否維系持續發展、實現“兩瓶有其一”的目標,確實是一大考驗。
在疫情發生之后,把白酒視為四川省經濟發展大事來抓的四川,就已率全國之先,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為川酒贏得了先發優勢。
四川兩會之后,四川政府機構、協會、企業、高校進一步達成共推發展框架協議 ,合力釋放川酒發展潛能,為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
與此同時,“高精準”做好產銷對接工作的良性推進,也加快了川酒在近期迅速破局步伐,川酒曙光已現。
1
共建共享
“政行校企”共推川酒發展
5月20日,為共商川酒發展大計,共譜川酒發展新篇章,充分發揮“政-行-校-企”四方協作育人優勢,“共推川酒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舉行。
酒業家獲悉,這也是新冠疫情發生之后,白酒行業內率先達成的由“政-行-校-企”四方共同參與推進的戰略合作協議。
以“共建共享、同源同釀”為主題,在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牽頭之下,瀘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瀘州酒業發展促進局、瀘州市總工會、瀘州市酒類行業協會、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簽訂框架協議,以求共推川酒發展戰略。
按照這次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四川“政-行-校-企” 四方將在酒類人才培養、酒類行業企業的各類培訓項目、舉辦國家、省、市各級酒類技能大賽、酒業全產業鏈科技咨詢、科技顧問、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環境保護、釀酒污水處理和酒類檢驗檢測技術合作、酒業重大項目、組建酒類大師工作室、酒鎮酒莊建設等方面加強交流對接、深化務實合作。
李富榮指出:“這次共推川酒發展戰略合作,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接觸高校科技優勢、提高川酒發展產學研用水平的重要契機,必將為推動川酒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作為企業方代表表示,在此時間節點達成共建共享合作是非常及時、有必要的。
參與簽約的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曹勇盛贊:“此舉標志著川酒產業在產學研領域邁出了關鍵性一步,這對四川白酒產業的發展,尤其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與輸出、酒業傳承等各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戰略意義。”
2
大膽試、大膽闖
四川搶抓人才智力布局未來
“推動川酒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隊伍和科技支撐。”在此次“共推川酒發展戰略”發起者李富榮看來,正是長期以來,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協會和四川省經信廳在推動川酒發展的同時,注重引導院校聯合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大中小企業圍繞產業發展趨勢開展產學研合作,培養實用人才,才能為推動川酒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川酒高質量發展需要科技和人才的高度支撐。”在談到框架協議時,瀘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馬宗慧表示,希望此次共推川酒發展戰略簽約,成為瀘州提升白酒產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針強心劑,為區域經濟和川酒發展作出更多更大貢獻,為川酒產學研發展作出瀘州貢獻。
馬宗慧代表地方政府,希望以此次共推川酒發展戰略合作協簽約儀式為契機,下一步向三大方向努力:
第一,政-行-校-企多方協作,發揮優勢、重擔當,為做大做強做優白酒產業獻計獻策;
第二,要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抓住國家產業政策調整機遇,守正創新、積極作為,為建設四川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做貢獻;
第三,加強協作服務,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川酒發展戰略合作功效,為川酒高質量發展和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
瀘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瀘州市總工會等政府機構表示,將全力做好配套支持服務工作。
劉淼認為“搶抓人才是放眼未來戰略”的觀點代表了企業心聲:“當下行業正在向產地、品牌、品質集中,而且這種集中的趨勢和速度在加快。放眼未來,技能、工藝、管理、營銷方方面面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所以我們格外重視與化職院等高校的合作。”
3
解燃眉之急
產銷精準對接謀共贏
“2020年,我們要搶抓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的重大機遇,尊重規律、講究科學,進一步突出白酒產區優勢、做大做響白酒品牌,鞏固名酒品牌優勢和影響力,推動川酒提升市場占有率和國際知名度,進一步做強產業發展支撐,進一步拓展川酒市場空間。”李富榮指出。
“布局未來還要做好當下。”李富榮提出,在搶占人才高地謀求未來戰略的同時,還要切實解決在川酒企、酒商當下面臨的產銷難題。
在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協會、瀘州市酒類行業協會指導下,日前,川商代表和在川主流媒體記者參與的“川商川媒川酒行”活動,走進了“川酒小金花”、瀘州白酒小巨人企業三溪酒廠和玉蟬酒廠等酒企。
李富榮指出,疫情影響之下,各中小酒廠都遇到了困難,這個時候就需練好內功,做好品質,多交朋友 ,做好品牌宣傳,講好品牌故事,多讓利給經銷商。
在走訪期間,李富榮更是充當了廠商之間的“紅娘”,大力促成經銷商與酒廠之間直接交流,建立“高精準”合作。
尚善品牌管理機構創始人鐵犁指出,“四川想要從白酒產酒大省到銷售大省,不僅需要‘大金花’的龍頭帶動作用,也要不斷夯實‘小金花’的腰部力量。”
鐵犁認為,雖然白酒行業下滑嚴重,但是未來行業前景仍然是樂觀的,在名酒廠多輪擴張之后,品牌化成為中小名優白酒企業未來唯一出路。以“十小金花”為代表的川酒二線品牌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要達到15%,需要在“精耕區域市場、創新品牌傳播”方面下功夫。為此,中小酒廠應整合好三個資源——資產、人才、渠道資源,做到四個創新——品質創新、文化創新、渠道創新、傳播創新,方能贏得未來機會。
參觀了玉蟬酒廠后,尚品國郎總經理張輝表示:小金花企業要有大發展,品牌之路是關鍵,品牌之路怎么走,決定著經銷商的選擇。
“讓酒廠、經銷商、媒體和協會形成聯動體,既宣傳了品牌,也為產品開拓了銷售通路,川商川媒川酒行活動后續還將走進其他‘小金花’企業。”李富榮表示。
酒業家進一步獲悉,為切實幫扶行業度過當下難關,變“危”為“機”,四川有一些基金將向白酒中小企業傾斜,幫助他們解決資金難題。
顯然,在疫情之后,川酒為繼續領跑,已搶先邁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