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進入中后期,醬酒企業也都開始復工復產,抓緊搶占醬酒市場。沉淀多年的貴州老名酒安酒也有大動作。
4月12日,“貴州安酒2萬噸醬香白酒擴產項目”簽約儀式在貴州遵義市習水縣舉行。此次簽約投資的“安酒赤水酒谷”總投資超過50億,項目占地1500畝,建成后將實現年產2萬噸大曲醬香制酒,6萬噸制曲,10萬噸陶壇儲酒的綜合體量。
1、是誰在推動赤水河畔的四圍合抱之勢?
說到醬酒產區,不得不提的就是赤水河畔。根據資料顯示,赤水河橫跨了貴州和四川兩個省,在黔北和川南的交界位置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為核心的獨特的小氣候和絕佳的釀酒環境,并成為中國醬酒的發源地和最大產區。赤水河上至金沙,中至茅臺鎮,下至二郎鎮,在百余公里的流域里形成了中國醬酒的黃金河谷。
隨著第二輪醬酒熱潮的掀起,圍繞著赤水河畔的新產區正在加速形成。糖煙酒周刊首席研究員王傳才認為,茅臺鎮、習水縣、二郎鎮以及茅溪鎮,這四地圍繞著赤水河畔已經形成合抱之勢。之所以出現這個現象,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醬酒熱的推動。有人用“井噴”二字來形容2019年的醬酒市場,行業對醬酒的關注達到了一個新高點。醬酒熱推動了核心產區的發展,茅臺鎮、習水縣、二郎鎮是老牌的醬酒核心產區,一般一提到這幾個地域,就意味著醬酒的好品質。相比這三個區域,茅溪鎮是新進者,而根據資料顯示,該區域也有幾十家具有一定規模的醬酒生產企業,隨著醬酒熱的不斷推動,相信茅溪鎮必定會在醬酒品類中有所動作。
二是企業的推動。醬酒熱自然少不了茅臺、郎酒等大酒企對醬酒品類的推動,另外,這幾年來醬酒產業還迎來了酒行業的幾大巨頭。洋河在2016年收購貴酒后,又靜悄悄折身茅臺鎮,陸續收購了厚工坊生產基地等多個酒廠,低調而又快速地加強了在茅臺鎮的投入力度。
勁酒一二期已經實現投產5000噸,據了解,這個數字和目前國臺的生產體量相當,2019年三期完成后年產能將達到13000噸,完全可以看成勁酒在健康板塊的又一重大布局。
再看金東集團,其醬酒基地和品牌展示項目都選址在了茅臺鎮,項目預計投資245億元。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無不選擇在了貴州這個醬酒核心產區。
除了這些行業巨頭,還有其他一些醬酒企業加速在核心產區布局。安酒作為貴州的老名酒,2010年在“醬酒黃金產區”的赤水河邊--習水縣土城鎮建設醬香生產基地。經過10年的發展和沉淀,2020年習水生產基地將實現醬酒制酒1萬噸規模。
2、3股熱潮助力,醬酒主產區集中化趨勢已現
“在赤水河畔熱鬧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到三股不同的力量在涌入。”王傳才表示,醬酒熱潮的背后吸引了行業內外不同的優質力量,而這些優質力量不僅推動著整個醬酒產區逐漸走向集中化,也推動著醬酒產業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這三股力量主要包括資本、人才和智庫。
首先是資本。每一輪醬酒熱潮的背后,都離不開“資本”的推手。相比上一輪醬酒熱潮,這一輪醬酒熱中,吸引的更多是理性資本,比如洋河、勁酒紛紛落子茅臺鎮;聯美集團通過收購安酒搶占醬酒市場等,這些資本也推動著整個醬酒產區的快速發展。隨著醬酒熱潮的進一步擴張,也將吸引更多資本的加入。
其次是人才。“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醬酒熱潮也吸引了許多人才的加入,比如豐聯集團總裁路通任職安酒集團總裁,原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朱偉入職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原川省綿陽市豐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梁成入職貴州酒中酒集團任銷售總經理。
除此之外,各大醬酒企業也提出了人才引進計劃,比如國臺鯤鵬計劃招募人才、金沙開啟“引狼計劃”等。醬酒熱下的人才流動,不僅是醬酒企業升級和醬酒行業內部的優勝劣汰,也推動著醬酒產業和產區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再次是智庫。隨著醬酒熱潮的熱潮發展,行業內越來越多的人把關注度放到了醬酒產業中,智業機構最是嗅覺靈敏。目前,走入醬酒產區的智業專家越來越多,甚至深入其中,比如上海觀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華出任貴州國壇老窖和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在醬酒勢力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我們相信還會有更多的力量加入共同推動醬酒產業的發展。當然,集中化、高質量發展則是未來唯二不變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