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韓國、日本、伊朗、意大利……紛紛通告國內新冠疫情形勢嚴峻。受此影響美歐亞等全球主要股市全線下跌,疫情開始影響全球經濟走向。
在此背景下,布局全球的國際酒業巨頭們紛紛表示公司業績將受到負面影響,有些企業甚至已經調低了年度業績預期。據酒業家不完全統計,保樂力加、富邑葡萄酒集團等國際酒業集團下調了年度營收增速預測。
反觀中國白酒行業,以茅臺、五糧液、洋河、劍南春、瀘州老窖、汾酒等為代表的白酒頭部企業卻紛紛宣布“2020年任務不變”,壓力之下仍要全力完成既定目標。
中國白酒的核心市場在中國大陸,海外銷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按理受疫情的負面影更大。然而為何進口酒企業與白酒企業呈現出如此分裂的預判和反應?進口酒企業基于怎樣的判斷下調預期?
1
負面影響波及烈酒、啤酒、葡萄酒等三大進口品類
從現有的報道來看,全球第三大啤酒企業嘉士伯最先于2月5日表達了自己的業務可能會受到新冠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隨后保樂力加、富邑集團、帝亞吉歐、百威亞太等國際酒業巨頭先后向外界表示疫情的蔓延將對公司業務和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巴黎時間2月13日,保樂力加集團發布2019—2020財年上半年銷售業績報告。雖然報告顯示保樂力加2020財年上半年完成銷售額54.74億歐元,實現經營業務利潤17.88億歐元,分別有機增長2.7%(財報顯示增長5.6%)和4.3%(財報顯示增長8.1%),但保樂力加在財報中仍然特別申明:考慮新冠疫情對中國市場的影響,經過預估對2020財年目標進行調整,由此前公布的持續經營業務利潤實現有機增長5%-7%下調至2%-4%。
2月25日,富邑集團發布公告稱受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集團早前定下的2020年財年全年全球業績息稅前利潤增長5%-10%的目標將有所下調。而在2019年8月15號富邑集團發布2019財年財報時表示:2020財年息稅前利潤增長率目標為15%-20%。
2月26日,帝亞吉歐表示,公共衛生事件(新冠疫情)對集團內生凈銷售額的負面影響為2.25億至3.25億英鎊,對內生營業利潤的負面影響為1.4億至2億英鎊。
2月27日,百威亞太發布年報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對百威亞太的業務持續造成沖擊。百威亞太估計,主要因疫情影響所致,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前兩個月中國市場的收入將自然減少約2.8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9.97億元)。
至此,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覆蓋了進口酒中的啤酒、烈酒、葡萄酒三大品類的代表企業。
從更加全面的角度分析此次疫情對于全球酒類消費的影響則表現為:
Liv-ex數據顯示,在亞洲市場頗受歡迎的波爾多葡萄酒在所有葡萄酒交易中的占比創下了歷史新低,2月份第一周其占比減少到48.8%,其后更是大幅下降到38.3%。
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份額第一的澳洲葡萄酒近期出口中國的量急劇下滑;
在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份額第三的智利葡萄酒,自疫情爆發以來,出口量下降了50%至60%。
2
進口酒為什么受傷嚴重?
近日,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公布了《2019年1-12月酒類進口統計分析》,指出,我國2019年進口酒類市場繼續下行,全年進口量15.9億升,進口額50.1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40.1%和13.3%。除進口烈酒實現增長之外,葡萄酒、啤酒的進口量額均持續下滑。
考慮到疫情的影響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讓人感嘆:為什么進口酒傷得如此嚴重?
酒業家認為,以國際酒業巨頭為代表的進口酒企業給出了比白酒企業更為悲觀的預判基于兩點:一、進口酒核心的渠道在疫情期間被鎖死;二、近年來國際酒業巨頭的業績增長越來越倚仗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市場的拉動。
在上述幾大國際酒業公司的公告中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疫情對于其即飲渠道的重大影響。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省市紛紛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因此全國餐廳、酒吧、夜場等場所幾乎在一夜之間全部關閉。而以餐飲、酒吧、夜場為代表的即飲渠道又是進口酒最為核心的分銷渠道和飲用場所。
嘉士伯表示公司的即飲渠道(包括酒吧、餐廳和酒店等)業務受到沖擊,這將對一季度業務產生負面影響,但目前尚未能評估疫情帶來的全面影響。
帝亞吉歐稱,(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亞洲一些國家的酒吧和餐廳幾乎已經停業,同時宴會大幅減少。自1月底以來,銷售受到嚴重打擊,且預計將至少持續到3月份。
百威亞太則指出:夜生活渠道幾乎停止活動,而餐廳的活動亦非常有限。期望夜生活渠道在第四季(2020年4-6月)能夠按月逐步改善。
從另一個數據也能佐證中國的餐飲渠道受損較大:中國烹飪協會(China Culinary Association)報告稱,78%的企業營業收入下降了100%。
知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的數據顯示,中國酒精飲料消費量占全球酒類銷量的26%。中國也是各大國際酒類企業最想進入的市場。
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隨著居民整體購買力的提升,正在持續為已經站穩腳跟的國際酒類企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消費者和業績。隨著傳統的歐洲市場增長疲軟,而國際酒業巨頭則將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市場視為保持業績增長最強勁的引擎。
中國是保樂力加第二大市場,貢獻了10%的銷售額,僅次于美國,且近年來保樂力加在中國市場的增長一直領跑全球。
旗下擁有軒尼詩、酩悅香檳、唐培里儂香檳等頂級酒類品牌的LVMH集團,中國市場為其貢獻了整體銷售額的30%。
中國同樣是富邑集團在全球布局中最重要的市場,甚至沒有之一。
如今中國市場的酒類消費幾乎陷入停滯,因此對上述如此倚仗中國市場的國際酒業巨頭來說,其影響不言而喻。
而更加不容樂觀的情況是,從全球市場來看,雖然中國的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但是韓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卻爆發了較大規模的新冠疫情,這對于布局全球的國際酒業巨頭產生了更大面積的影響。而中國白酒的核心市場只集中于中國,國際銷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受影響面積相對較小。
因此國際酒業巨頭在預判新冠疫情對于自身業績的負面影響是比中國白酒企業更加謹慎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