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族向來自視上帝選民,因此自律程度較高,也因此不少行業的佼佼者都有猶太裔的身影。望族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發跡于18世紀的德國法蘭克福(Frankfurt),后將家族業務逐步擴展至全球,更在葡萄酒行業竭力進取,名莊續列,成績尤受矚目。
一、拉菲與木桐,原始葡萄酒文化資本的積累
羅斯柴爾德家族尤其令人關注的明星產業——1855波爾多五大一級莊中的兩座——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和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早已成為世俗成功的象征。拉菲古堡和木桐酒莊的葡萄園作為相近的兩片地產,曾經同屬于塞古爾(Segur)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兩支幾乎是在相近的年代分別買入了兩座優秀的酒莊,雖然木桐酒莊入族之時正經歷病害低谷,幾乎是僅以地產價值轉手的,而拉菲古堡入族之時已是1855一級酒莊,是在家族經過一番努力下才購得的。
木桐酒莊在被羅斯柴爾德家族購得兩年后,便被1855梅多克分級列入二級莊行列,勵精圖治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自然不能視此結果為滿意。作為這支家族后繼成員的菲利普·羅斯柴爾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既是一名詩人,也是一名實干家,在執掌木桐酒莊的漫長歲月里一直堅守著承諾,保持獨立精神,充滿奇思妙想。
1924年起,菲利普男爵決定開創“酒莊內裝瓶”,這一舉措使酒莊所有者面對強勢的波爾多酒商時更強化了自己的角色和責任。此后,男爵每年與藝術家合作設計葡萄酒酒標的舉措更加提升了木桐酒莊的形象。1973年,木桐酒莊終于升級成為1855一級莊。
二、新優酒莊開發:墻內開花,墻外也開花
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開拓傳統葡萄酒業務的過程中,不但在法國波爾多持續購入名莊,還經常以合資形式參與海外葡萄酒名莊投資。
1. 法國波爾多的名莊
已經發展為以拉菲古堡為核心資產的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Domaines Barons de Rothschild (Lafite)〕,在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分別買下了1855四級莊杜哈米隆古堡(Chateau Duhart-Milon)和蘇玳一級莊萊斯古堡(Chateau Rieussec),右岸波美侯(Pomerol)產區的樂王吉酒莊(Chateau L'Evangile)也在90年代歸入該集團。
2. 波爾多以外的名莊
隨著全球不同地區的經濟穩定與崛起,兩大羅斯柴爾德家族企業陸續參與了海外投資開發。
在美洲,羅斯柴爾德男爵集團帶著木桐的基因與美國加州的羅伯特·蒙大維(Robert Mondavi)合作推出了作品一號(Opus One),后又與南美巨頭干露集團(Concha y Toro)共同出品了智利酒王活靈魂(Almaviva)。
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的擴張腳步也分別到達了智利、阿根廷、中國及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品了巴斯克(Los Vascos)等優秀葡萄酒。
三、加注香檳內涵
其實,在上述兩大集團以外,羅斯柴爾德家族還有其他企業或組織積極參與葡萄酒行業的發展,這其中就包括也與拉菲甚有淵源的埃德蒙·羅斯柴爾德集團(Baron Edmond de Rothschild),該集團甚至將業務觸角伸向了新西蘭、南非等國家。不過,這些業務還都在羅斯柴爾德家族擅長的優秀靜止葡萄酒的營運范圍內。
尤其令人感到振奮的是,這三支集團在21世紀攜手來到了法國東北部的香檳產區,共同創建了羅斯柴爾德香檳(Champagne Barons de Rothschild)。家族建立香檳酒莊的初衷是將積累的葡萄酒專業經驗與當地風土相結合,釀造出能夠反映風土的頂級香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