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引各行各業“折腰”,進口酒也不例外。
“今年的銷售預期肯定要降低20%……主要保證利潤,活下去。”
“經銷商的庫存80%都還在倉庫里都沒動。”
“三個月至六個月便可見第一波零售業務商家的倒閉潮。”
……
這一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催化了葡萄酒從業者的悲觀情緒。2019年行業面臨整體下行盤整的挑戰,在酒水消費最為關鍵的2020年春節期間又突遭重大公共事件影響,一時間,“雪上加霜”的“哀嚎聲”此起彼伏。
為此,酒業家近日集中采訪了十余位市場一線的品牌方和進口商的管理層、行業專家以及協會領導,力求記錄最真實的市場反饋,傳遞最真切的從業者心聲,探求平穩有效的應對之策。
1
疫情對進口酒的影響究竟如何?
綜合已有信息來看,WHO(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美國、澳大利亞等主流葡萄酒國家限制中國公民入境,廣東、浙江等酒水消費強省疫情不容樂觀,加上限制宴席、聚會導致的消費量暴跌,一時間,本不景氣的進口酒市場似乎“凜冬已至”。
“本來2019年已經是葡萄酒行業的寒冬,現在直接進入冰點!”
海南省葡萄酒行業協會會長、澳中龍耀國際酒業集團董事長李宇琪告訴記者,參照03年的非典,疫情將會嚴重打擊旅游業、零售業和餐飲業。“酒商存在大量庫存待節后春茗、會務消化,現在這部分計劃泡湯了。這會導致大多數酒商擱置2020年第一、二季度的海外訂單,勒緊褲腰帶,節儉守業。”
天鵝釀酒集團董事長李衛向記者介紹了天鵝莊的市場反饋情況:“1月份相對正常,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大量的貨賣給了消費者以后,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我們了解的大部分實際上都還沒有飲用,這部分的比例基本在30~50%。”
據偉達奢侈名酒董事長薛德志透露,今年偉達的銷售預期將降低20%。“我們給春節后補貨備的40萬瓶酒,現在在倉庫里,估計要到第三季度才能開始啟動補貨。因為經銷商的庫存80%都還在倉庫里都沒動。”他同時介紹,受疫情影響,原定的酒莊產區旅游計劃已全部取消。
福建的一位酒商也向酒業家透露,有客戶年前備貨20萬件,基于形勢推出了“買一送一”的政策,消化的情況仍不理想。“酒本來就是氛圍助興用品,不是生活必需品。目前還是共抗疫情為主,所有宴席、公共場合聚會都取消了,打擊面太大。”
盡管春節假期消費遇冷延伸出了一系列的市場負面反饋,但大部分業內人士還是表達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對行業前景的持續看好。
行業新零售首席專家、卓鵬戰略創始人田卓鵬指出,疫情對進口酒的影響是短期的,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或者第二季度初。“酒業整體在‘五一’之后會好一點,進口酒也不會例外。”他給出了自己的預判。
法國維隆古堡莊主、法國首選創始人馬杰告訴酒業家:“談突發事件,一定要談基本盤。過去,中國經濟發展有3個發動機:工業化、城市化和技術創新。如果這個基本盤還在成長,中國經濟就會繼續成長。我的看法是,這三個發動機還在轉動,中國人還在努力工作,尋找各式各樣的機會(小趨勢),這是基本盤的原動力。”
法國邦菲斯酒業有限公司中華區銷售總監劉晨曦同樣認為,雖然此次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但對進口酒的影響是有限的。“往常春節的大聚餐或者宴請在今年則變成家庭小聚,家庭內部消耗的進口酒數量應該是穩定的。”
在北京酒易酩莊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言志看來,不能把所有的“鍋”甩給冠狀病毒。“很多酒商覺得這個春節銷售不好是冠狀病毒的錯,其實沒有疫情也好不到哪里去,”張言志說道:“這是2019年大環境的延續,反而我更擔心的是對2020年的影響,因為疫情的發展目前還無法預測,其次是對本不樂觀的經濟形勢的壓力已經形成,所以大家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應對新一年度更大的挑戰。”
2
加速行業洗牌,四大機遇浮現
“Chaos is a ladder(混亂亦是階梯)”。盡管這場疫情給行業帶來了深度的負面影響,但酒業家在采訪中,依然能聽到相關人士捕捉到的若干機遇。
一是疫情過后的報復性消費。
漢凱菲斯奈特集團中國品牌推廣代表顧育平告訴酒業家:“以前年輕人不太喝,這次是一個改變的時機。心里創傷需要發泄,找人說話,酒是很好的媒介,大家更多的聚會,更加珍惜友情,享受當下。”
“可以預見5月疫情過后,會有一輪酒水消費的反彈,并且很可能會延續到年底。”易酒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殷凱介紹了他的預測。
二是短期促進酒水線上消費。
劉晨曦告訴酒業家,本次疫情會對渠道洗牌有一定推波助瀾的影響,短期內商超、酒行等渠道銷售定會有所下滑,線上消費會短期上升,培養出新一批線上酒水消費者。
“行業的洗牌從去年就開始了,本次疫情加快了進度。線上的會更強大,線下的也會改變更面對直接消費者。”顧育平如是說道。
張言志則認為,酒水線上銷售的趨勢是肯定的,但這個趨勢的加快基于生意內在的自我提升和技術進步。“中國酒水的渠道結構是中間利潤再分配過程中、多年形成的、市場自我調節的、充滿人情道義的、穩固的商業模式,不是一場瘟疫或者一個技術就能顛覆的。”
三是加速行業的結構性洗牌。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沒有給任何人準備預熱的時間,直接進入了嚴酷的淘汰賽。”
顧育平之前在接受酒業家采訪時表示,進口酒本來就是震蕩時期,不賺錢的出局,人員重新組合,大量新人會出現,2020會有一堆換血。在這次的采訪中,顧育平補充道:“進口商已經很難做二批了,唯一出路就是面對消費者,直接短渠道的銷售,產酒的,賣酒的,喝酒的,三者是最后剩下的,高速發展的中國互聯網讓步伐加快。”
“從這次疫情對行業的沖擊也能看到一些積極面,比如能夠推動行業快速洗牌。市場會清洗出去更多做雜牌的、規模小的酒商。現金流不太好,或者管理水平不太好的,這些企業可能面臨致命的風險。”福建豐聯貿易有限公司渠道經理吳迎春說道。
四是健康消費意識覺醒對葡萄酒的機遇。
李衛認為,從健康消費的角度思考,本次疫情對葡萄酒行業或許是一大機遇。“可引導消費者在家里喝葡萄酒,將其視為一個普通的飲品,這個飲品既可以少量喝怡情,同時也有利于健康。”他同時呼吁:“行業一起來進行一些傳播的話,對于個人消費葡萄酒是一個很好的引導,對整個行業也許是一個很大的機會。”
殷凱也表示,年輕一代消費者對于野生動物,對于葡萄酒,都有著與上一代消費者不同的認知和觀念,相信這次的公共衛生事件,能讓那些被“養”、“補”觀念帶偏的消費者,回歸到健康生活中來。“葡萄酒是酒飲中最符合健康觀念的,從這個角度看,確實可以認為是一個機遇。”
3
行業凜冬下,酒商應該怎么做?
在嚴峻的疫情沖擊下,亟需全體從業者團結協作,共克時艱。正如李衛所言,葡萄酒目前還處于做大蛋糕的階段,每個人都有義務守護好來之不易的行業成果。
基于此初衷,酒業家在集中采訪時,征求了這些市場一線的管理者、專家、協會領導關于如何安穩度過疫情的建議,現匯編如下,以饗讀者。
北京酒易酩莊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言志:
2019年下行的葡萄酒市場,早就給了行業充分預警,這次的疫情進一步加深了對2020年的悲觀情緒,這是事實。但悲觀是不解決任何問題的,在寒冬中唯一能活下去的是想辦法弄更多的棉被或柴火。對酒企來講,棉被就是資金,只要保證資金流的充沛和健康,就能熬過寒冬;柴火就是好產品,你手里好產品越多取暖機會就越多。那么什么是好產品?無非是品質好的、流通快的、利潤高的,另外就是有長期發展潛力的,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
以酒易酩莊為例,公司成立時也是進口葡萄酒的一波下行,行業很悲觀,但我們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秘訣就是選產品的能力。無論行業環境、市場環境、經濟環境好壞,企業沒有好產品是不行的,就像沒有根的浮萍隨著浪花而波動起伏;反之,有好產品的企業,就像下了錨的船,根基是牢固的。
所以,疫情之后又是選品的時間了,大家不妨借著疫情期間可以獨處的機會,好好規劃一下自己企業的產品結構,努力做一艘揚帆起航的輪船,而不是浮萍。
海南省葡萄酒行業協會會長、澳中龍耀國際酒業集團董事長李宇琪:
現在是看商家的“老本”夠不夠厚,點對點的(B2C)的終端客戶群體大否,現金流是否健康的時候!淘汰賽今年一季度陸續上演。
應對嚴峻的市場環境,酒商有且只有兩條路可走:1、守!省!裁減一切可有可無的開支,保命而明年再戰。2、局部調整!做好品牌定位、重點客戶強關系維護、加強團隊紅酒文化知識提升、重修招商政策、產品升級、包裝設計VI提升等。“練好內功”,待疫情過后而再過三個月后的需求復蘇。
法國邦菲斯酒業有限公司中華區銷售總監劉晨曦:
對于進口商來說,不能過度依賴某單一渠道,適當擴寬多渠道銷受,同時在復工初期應詳細摸排好各個終端銷售端的庫存狀況,積極幫助終端店做庫存消耗計劃、產品動銷計劃。
對于品牌方來說,在疫情期間應多保持和現有代理商的溝通,積極疏散其負面情緒,針對一些現實的問題雙方共同積極解決。在疫情得到逐步控制之后,需要根據渠道庫存的實際狀況,適度調整相應的品牌考核指標和辦法,適度緩解現有代理商的負面情緒及銷售壓力,穩定渠道為主。此外,也應適當開發與原渠道不沖突的多渠道代理商來平衡品牌全年銷售下滑的壓力。
法國維隆古堡莊主、法國首選創始人馬杰:
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把握住短線和長線的機會,圍繞以下幾個問題:1,我的企業基因強項是什么?2,如何守住生態位?3,對商業和行業的理解是否能趕上行業的演進?4,老戲法不管用了,我能不能找到新戲法,甚至能找到批量生產新戲發的方法論?5,如果不行,如何借力和協作。企業在生態中演化的方法無非5種:試錯、突變、適應、協作和混搭。只要做的足夠透,守住自己的生態位,都能賺到錢。
行業新零售首席專家、卓鵬戰略創始人田卓鵬:
今年進口酒的一個主要命題就是搶時間、補速度、補差距。
要抓住下半年的寶貴時間進行品牌化,要樹立大單品的策略。同時也要學習白酒,做好深耕,有根據地市場,有自己的強勢省份,有核心區域,并且進行渠道的深耕下沉。
今年不同于往年,對于進口酒商來說,不僅要搶速度,更要補短板。要補品牌化的短板,補渠道化的短板,補市場化的短板,補組織上的短板,補推廣的短板,補模式創新的短板。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
漢凱菲斯奈特集團中國品牌推廣代表顧育平:
賣酒的就是貿易公司、商人,我們是做快消品的。大家記住,盈利和活著是生意本質,市場會成熟的,熬到最后就是勝利者。
天鵝釀酒集團董事長李衛:
首先,領導層一定要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相信黨,相信政府。
接著,要采取具體的一些行動。一是要適度地控制費用;二是給員工關懷,照顧員工的情緒。
最后,是根據自身實際,積極出擊,補足市場短板,填充市場空白。
易酒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殷凱:
品牌方和進口商朋友們一樣,需要去調整今年的指標和計劃。5月以前,家庭庫存會大幅降低;5月以后渠道庫存也會大幅下降。中長期而言,如何讓產品、營銷更符合健康生活理念,是每個品牌方和運營商不得不考慮的一件事。
“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所有真相之后,依然熱愛它!”這是殷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引用的一句話。這句話,應獻給正在一線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英雄們,獻給全體奔求正義、激濁揚清的中國人民,獻給每一個堅守著在崗位上的行業人。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