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5日),貴州茅臺股價大漲,再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茅臺漲2.63%報1211元,市值達到1.52萬億。
事實上,在茅臺股價攀上千元之初,白酒行業就逐漸步入了“醬香黃金時代”,而這也成為近年來行業的關鍵詞之一。對于本輪“醬酒熱”的興起,中泰證券此前系統性的進行了梳理分析。
中泰證券報告指出,2017年以來在茅臺的引領下,醬酒企業普遍取得了遠超行業平均的高速增長,次高端開始放量承接茅臺溢出紅利,其原因既在于茅臺的消費者培育開始見效,更在于醬酒的高品質迎合了消費升級需求。
1、酒企:醬酒增速顯著領跑全行業,量價齊升助力占比不斷提高
酒企方面,根據體量差異,醬香酒企可以分為四個陣營。
茅臺獨占第一陣營,2018年以772億元的體量占據了整個醬香行業的75%以上的份額,帶動醬香酒市場消費氛圍遍地開花;第二陣營領軍品牌體量為50億級,包括赤水河兩岸的郎酒和習酒;
第三陣營代表品牌體量為10億級;第四陣營為仁懷本地醬香酒企,借老大哥茅臺起勢的東風,當地其他酒企均實現大幅增長,合計營收約為100億元。
2018年我國白酒行業整體營收增速為13%,與之相比,“巨輪”茅臺實現了兩倍于全行業的增速,而其他醬香酒企更是大多取得了超過80%的高速增長,成長勢頭明顯快于全行業。
受此影響,我國醬酒市場的行業地位不斷提升,利潤占比從2010年的12%提升至如今的35%。同時,與2010年相比,我國醬香酒企數量由350家增至1000家,噸酒價格由全行業均價的6.5倍提升至12倍,可見實現了量價齊升,醬酒市場正成為我國白酒市場的全新風口。
2、市場:全國化、高端化正當時,次高端腰部開始承接紅利
市場方面,全國化和高端化是兩個重要趨勢,一方面高品質助力醬酒打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國,另一方面高端消費占據醬酒消費主流,從價格帶來看,醬酒市場呈現倒金字塔格局,除頂端茅臺一家獨大占據70%份額之外,腰部次高端正成為大多醬酒品牌重點布局的主流價格帶,承接了茅臺溢出的主要消費紅利。
由于本輪醬香熱潮由茅臺引領,可以說茅臺培育了第一批醬香酒的核心消費群體,因此,最先接觸醬香、接受醬香的客戶主要為茅臺培育的高端消費人群,這部分消費群體對醬酒口感、品質產生了粘性之后,進而帶動了其他香型的高端消費者向醬香白酒轉移。
整體而言,由于茅臺占據了整個醬香酒市場的70%以上份額,因此醬香酒市場價格帶呈現出倒金字塔的特征:
對于600元以上高端價格帶,茅臺以遙遙領先的品牌力,占據絕大多數份額;
對于300-600元次高端價格帶,目前這一價格帶是大多醬香品牌所在的主流價格帶,也是最為受益茅臺供不應求的價格帶,承接了消費者對于茅臺之下中高端醬香白酒的消費需求,如茅臺仁酒、漢醬、習酒窖藏等均重點布局,市場容量達150億;
對于100-300元中高端價格帶,這一價格帶主要是醬香酒企的中低價品牌,包括茅臺王子、習酒習醬等,市場容量為100億;
對于100元以下中低端價格帶,由于醬香酒整體價格帶較高,因此這一價格帶較為薄弱,主要為仁懷非品牌酒企和其他地產酒所占據,市場容量為50億。
在資本層面,在高利潤吸引下,業內酒企加大布局,業外資本逐利涌入,推動醬香熱潮愈演愈烈。一方面業內其他酒企開始加碼醬酒產品布局,另一方面業外資本紛紛通過收購的方式涌入行業,共同推動醬酒熱潮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