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之酒”、“宴會之王”、“慶祝之酒”……自香檳(Champagne)誕生以來,憑借其清爽的口感、細膩的質地與優雅的氣泡,無數名人權貴相繼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拿破侖(Napoleon Bonaparte)就曾說過:“香檳是我勝利時贏得的獎賞,失敗時尋求的慰藉。”英國著名首相丘吉爾(Churchill)在二戰時期為了鼓舞士兵,也曾說道:“男士們,你們要記住,我們不僅僅是為法國而戰,還為了香檳!”
古往今來,叱咤風云的英雄們用香檳慶祝他們的功績,普通民眾也通過香檳來紀念生命中那些最美好的時刻,她晶瑩剔透的外表、靈動曼妙的氣泡與浪漫優雅的氣質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帶給人們無盡的喜悅。香檳一直是起泡酒中的典范,然而不是所有起泡酒都能叫香檳。“香檳”這個名字受原產地保護,只有產自法國的香檳產區,采用特定品種與釀造方式釀制而成的起泡酒才能在酒標上使用“香檳”這一酒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香檳酒誕生的搖籃,探索獨一無二的香檳產區。
一、位置與風土條件
香檳產區是法國最靠北的一個葡萄酒產區,距巴黎(Paris)東部約150公里。其高緯度的地理位置、雙重氣候特征、獨特的土壤類型以及眾多的山坡葡萄園共同組成其獨一無二的風土,孕育了不可復制、清新靈動的香檳佳釀。
1. 高緯度的地理位置
香檳產區位于北緯49?附近,處在葡萄栽培的極北地區,有一部分葡萄園的自然條件已經達到葡萄種植的臨界值(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園位于南北緯30?到50?之間)。產區內的主要城市蘭斯(Reims)與埃佩爾奈(Epernay)的年平均氣溫僅有11℃,氣候寒冷,葡萄的糖分含量通常很低而酸度很高,這使得該產區非常適合釀造清新、爽脆的起泡酒。
2. 雙重氣候特征
香檳產區的氣候主要受海洋影響,同時具有大陸性氣候特征。海洋為當地帶來穩定的降雨量,也減小了季節性氣溫波動,但陰雨天氣使得產區內光照時長較短,葡萄生長相對緩慢。大陸性氣候則確保了葡萄生長季節充足的光照水平,但也常導致嚴重的冬季凍害與春季霜凍,使葡萄栽培充滿挑戰。
3. 坡地種植
為了盡可能減少霜凍災害的威脅,香檳產區的大多數葡萄園都位于斜坡上。17世紀時,這里的葡萄酒也被稱為“Vin de Coteaux”,意為“山坡上的葡萄酒”。葡萄園通常位于朝向東、南或東南方向的緩坡上,這不僅賦予園地良好的排水條件,也使葡萄藤能最大程度享受陽光的照拂。
4. 白堊土壤
香檳區的土壤以白堊土(Chalk)為主,這種土壤由海洋微生物的骨骼演化成的顆粒組成,表面布滿了許多細小縫隙,不僅有利于葡萄園排水,還能儲存足夠的水分以供旱季使用。同時,白堊土也賦予這里一些香檳獨特的礦物質風味。另外,白色土壤具有反光效果,能夠助力葡萄成熟。
二、三大品種與五大產區
在香檳產區,釀造香檳酒的法定葡萄品種主要有三個,它們分別為黑皮諾(Pinot Noir)、霞多麗(Chardonnay)和莫尼耶皮諾(Pinot Meunier)。除了以上三大品種外,白皮諾(Pinot Blanc)、灰皮諾(Pinot Gris)、阿芭妮(Arbane)以及小美斯麗爾(Petit Meslier)也能用來釀造香檳,但這幾個品種加起來不超過產區總種植量的0.3%。
香檳產區的葡萄園則主要分布在以下五大子產區:蘭斯山(Montagne de Reims)、巴爾丘(Cote des Bar)、白丘(Cote des Blancs)、塞扎納丘(Cote de Sezanne)以及馬恩河谷(Vallee de la Marne)。每個子產區在氣候、土壤與葡萄園朝向等方面有著細微差別,因而最適宜的葡萄品種與葡萄酒風格也不盡相同。
1. 黑皮諾——蘭斯山與巴爾丘
蘭斯山和巴爾丘的葡萄園富含白堊土,是黑皮諾生長的理想之地。黑皮諾能為混釀酒款提供骨架支柱,同時使酒款飽滿度更高,釀制出具有獨特紅色漿果香氣的香檳酒。此外,蘭斯山比巴爾丘更為涼爽,出產的香檳風格更為優雅、緊致,巴爾丘的香檳相對來說更為圓潤、成熟。
2. 霞多麗——白丘與塞扎納丘
白丘和塞扎納丘種植面積最廣的是霞多麗,與勃艮第相比,這里的霞多麗葡萄酒酒體更為輕盈,酸度更高。白丘和塞扎納丘的葡萄園大多位于朝東的山坡上,土壤中含有較大比例的沖積石灰巖,采用霞多麗釀制成的香檳風格優雅而精致,具有花朵、柑橘類水果以及獨特的礦物質香氣。此外,相較其它兩個品種,用霞多麗釀制的香檳發展更為緩慢,是適合陳年的葡萄酒。
3. 莫尼耶皮諾——馬恩河谷
莫尼耶皮諾是馬恩河谷的王者,該品種發芽較晚,可以免受馬恩河谷地區經常發生的霜凍災害。同時,由于莫尼耶皮諾具有很好的耐寒性,特別適合種植在馬恩河谷黏土含量豐富的土壤上。該品種可以為混釀酒款帶來馥郁的水果風味,用其釀制成的酒款通常成熟得更快,屬于在年輕階段即十分易飲的葡萄酒。
三、香檳產區的分級制度
香檳產區擁有十分悠久的葡萄種植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4世紀。1927年,香檳產區出臺正式法律條文,明確產區的地理劃界以及香檳酒的質量規則。1936年,法國國家原產地命名管理局(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簡稱INAO)正式授予香檳產區AOC原產地命名稱號,進一步對其種植區域、允許使用的葡萄品種、每公頃允許的最大產量、瓶中二次發酵的釀造方式以及酒泥熟成的時間等多個環節作出規定,以提升產區內葡萄酒的質量并保護香檳酒典型的風格特質。
產區內的葡萄園面積達3萬5千多公頃,在上面所述的五大產區之下還有20個次級產區、320個產酒村以及上萬個略地(Lieux-dits)。按照風土條件的不同,該產區的部分產酒村被評為葡萄園級別:有42個村莊被評為一級園(Premier Cru),17個村莊被評為特級園(Grand Cru)。由于獲得評級的是整座村莊而不是具體的葡萄園,一座村莊內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特別好但被列入了較低級別的葡萄園。同樣,在被評為特級園的村莊范圍內并非每一塊地都具有相同的潛力。
風土是葡萄酒的靈魂,對于香檳產區這樣舉世聞名的葡萄酒產區來說,風土被看作寶貴的遺產,必須世代加以保護、傳承下去。為了挖掘每個葡萄園地塊的潛力,讓每款葡萄酒體現獨特的風土特性,香檳委員會(Comite Champagne)的技術人員很早便推出了產區的分區計劃。該計劃工程浩大,需要考察并分析每一個地塊的葡萄生長環境,諸如地質構造、土壤結構、霜凍區域以及侵蝕運動等因素,以使葡萄種植者能最大程度地優化葡萄栽培的每個環節,包括砧木的選擇、葡萄園覆蓋作物的種植以及葡萄園管理方式的選用等。
四、香檳都有哪些類型?
香檳的迷人之處不僅在于其清爽細膩的口感,更重要的是它有著多元多變的風格。根據葡萄的采收年份、葡萄品種、葡萄酒的甜度和葡萄酒的顏色不同,香檳可分為多種類型,但總的來說,香檳通常都具有較高的酸度與一些酒泥熟成帶來的干果、餅干和烤面包的風味。
1. 年份香檳(Vintage Champagne)與非年份香檳(Non-vintage Champagne)
根據釀酒葡萄的采摘年份,香檳可分為年份香檳與非年份香檳。年份香檳意味著一款酒是由單一年份的葡萄所釀制,通常只在少數極好的年份才會釀制。其陳年時間比非年份香檳更長,因而會有更明顯的吐司、面包和餅干等風味。年份香檳一般會在酒標上標注“Vintage”或“Millesime”的字眼,同時會標注具體年份。
非年份香檳則表示用于釀酒的葡萄不是在同一年份采收的,是由不同年份、不同產酒村的基酒調配釀制而成。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香檳都是這一類。這是因為香檳產區每年的氣候都會有顯著差異,各生產商需根據自身需要,通過調配以確保自家香檳品質與風格的一致性。這種非年份香檳較之年份香檳通常酒體更輕盈,具有更為充沛的清新果味。
2. 白中白香檳(Blanc de Blancs)與黑中白香檳(Blanc de Noirs)
根據釀酒葡萄品種的不同,香檳之中還有白中白與黑中白這兩個特殊類別。白中白香檳是由100%白葡萄品種釀制而成,通常為霞多麗。黑中白香檳則是指完全采用紅葡萄品種釀造、酒液顏色清淺的香檳,釀酒葡萄既可以是100%的黑皮諾或莫尼耶皮諾,也可以是兩者的混釀。
一般來說,白中白香檳酒體相對輕盈,酸度也更為爽脆,具有典型的檸檬與青蘋果等果味,陳年以后會發展出烘烤面包的風味。黑中白香檳則往往酒體飽滿,骨架堅實,具有濃郁的紅色水果風味。
3. 桃紅香檳(Rose Champagne)
根據香檳酒液的顏色可分為白色香檳與桃紅香檳,上述的白中白與黑中白都屬于白色香檳,擁有清亮透徹的酒液。桃紅香檳可以通過將靜止紅、白葡萄酒混合在一起釀造而成的,擁有誘人的粉色色調。另一種釀制桃紅香檳的做法是短暫浸漬未經破碎的整串紅葡萄,浸漬時間持續24-72小時不等,以獲取理想的顏色。
4. 不同甜度的香檳
根據糖分的殘留量,香檳可以分為天然極干型(Brut Nature)、特極干型(Extra Brut)、極干型(Brut)、特干型(Extra Dry)、干型(Dry)、半干型(Demi-Sec)和甜型(Doux)。通常香檳酒標上都會標注甜度,極干型是最為經典且流行的風格,目前市面上超過90%的香檳都屬于這種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