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長達兩個月的暑假也如期而至。“每周觀看《夢之藍·經典詠流傳》節目,從中學唱一首歌,并在開學第一節音樂課上進行展示。”最近,南京一所小學的暑假作業引起了網友熱議。沒有厚重的作業本、沒有寫不完的試卷,這項暑假作業甚至有點輕松、有趣,讓網友們羨慕不已。
“這檔節目把很多經典詩歌用流行歌曲唱了出來,朗朗上口,學生們很輕松就能把一些詩詞記住,寓教于樂,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老師表示,《夢之藍·經典詠流傳》播出后,很多學生愛上了這種背詩詞的方法,簡單有趣,所以這項暑假作業不僅受學生歡迎,也受到不少家長的點贊。
去年春節,夢之藍攜手央視共同打造了文化類綜藝節目《夢之藍·經典詠流傳》,掀起了全民 “詩詞傳唱熱”,節目中改編的歌曲刷屏了各個社交媒體。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定風波》、元代畫家王冕的《墨梅》成為了學生們平時隨口道來、張口就唱的作品。一時間,“經典進校園”成為了全國中小學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在山東省日照市金海岸小學的操場上,全校3000多名師生帶來了5套極具活力的啦啦操。孩子們在《明日歌》、《聲律啟蒙》等傳唱度較廣的《夢之藍·經典詠流傳》音樂中,時而跳躍,時而編出極具觀賞性的隊形。這是全國首家落實“經典詠流傳”全國校園大課間啦啦操推廣活動的學校。
作為領操員之一的劉可伊是該校六年級學生,學習啦啦操已兩年,這種新的跳操方式讓她覺得很有趣,“經典詠流傳的歌曲進入校園課間操后,我還學到了很多傳統文化知識。”
這股“詩詞傳唱熱”不僅感染了全國中小學生們,還勾起了不少成年人的詩意情懷。在河北鄭州,一輛“經典詠流傳” 精美詩詞主題公交車吸引了不少乘客。走進B18路公交車,就像走進了一個詩意世界。車廂上張貼著滿滿的詩詞,在座位旁邊還有擺滿書籍的精美書盒,乘客不僅能領略到詩情畫意的愜意,還能放下手機在書海中徜徉。這個充滿創意的點子來源于B18路車長李鵬飛。
李鵬飛是《夢之藍·經典詠流傳》的忠實粉絲,他想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詩歌的魅力,于是突發奇想,能否“把節目搬到車廂里”,讓乘客在坐車的碎片時間里也能讀讀詩。搜集圖片,放置書籍,布置車廂,短短兩天時間,“經典詠流傳”精美詩詞主題車廂就布置完成,一上路就收到了乘客好評。
時隔一年,《夢之藍·經典詠流傳》第二季也完美收官,但“經典”的“流傳”并沒有就此告一段落,反正變得“流行”起來。如今,每天誦讀經典已經成為了不少學校的慣例,詩詞經典正乘著歌聲的翅膀傳唱四方,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也越來越深入人心。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發文稱,夢之藍攜手央視以“再造經典”的理念,做時代文化的“釀造師”,“讓今人看見了過去,讓世界看見了中國”。
《夢之藍·經典詠流傳》的成功只是一個縮影。多年來,夢之藍一直致力于在“輕盈形態”中完成優秀傳統文化的“厚重傳達”。攜手《國家寶藏》,讓文物煥發時代魅力;通過“夢之藍·全球春晚”在世界各地留下綿柔足跡,講述中國白酒故事,讓世界聆聽中國……“傳統文化熱”已經從“清流”變成了 “潮流”。
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剛剛發布的“2018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名單”中,《夢之藍·經典詠流傳》與《國家寶藏》第二季雙雙入選,這無疑是一種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