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的結束,學生們即將開始暑假生活。開心快樂的同時,暑假期間針對學生群體的各類通訊網絡詐騙也呈現多發態勢,其中“返利詐騙”占比最高。
6月7日,常州市民武某關注了一個社交賬號,和對方聊天時添加了社交平臺好友,對方稱有“生日返利”的活動,可以數倍返利,隨后發來一個收款碼。武某沒多想就給對方轉賬900元,可遲遲不見返利,這才發現被騙。
同一天,無錫的李某加入一個社交群,群里有人發消息稱有返利活動。李某根據對方指引添加了一個社交賬號,按照對方說的操作流程掃描二維碼轉賬850元,可直到當天深夜也沒見返利,而且還被對方拉黑。
此類“返利詐騙”大多以14-20歲的青少年學生為主要作案對象,這類人群年紀小、自我防范意識較弱,節假日期間也有獨處的時間和空間,并且有一定數額的零錢可以自由支配。
騙子們通常是在群里發布各類“付款XX元返利XX元”的廣告,其他群友紛紛表示“返利已收到”,以此為誘餌激發受害人付款賺返利的想法,但這些群友大多都是托兒。最初付款的幾筆也可能可以獲得小額返利,但在投入較大金額后,就會被對方拉黑或者踢出群,贏小失大。此外,青少年學生群體之間也容易產生跟風現象,導致一片人上當受騙。
廣大家長平時要對子女加強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防范意識,以應對復雜的網絡風險。在日常生活中涉及金錢往來,尤其是較大數額的往來,一定要多加甄別,拿不準時也要多問問長輩,以免上當。同時,家長們也要注意引導孩子正確管理和使用自己的零花錢,重視“財商”方面的教育。
總共: 1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