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市民張先生需要將一批機械設備運到南京參展,在互聯網上搜索“物流”等關鍵詞后,選擇了一家價格相對較低的物流公司,雙方商定運費是400元。張先生交了錢,物流公司按照約定將貨物拉走,但預定期限已過,貨物卻沒送到目的地。
再次聯系物流公司,張先生被告知,需要補交1萬元物流費,否則貨物將被無限期“扣押”。展出日期將近,張先生立即選擇了報警。當地警方發現,近期全市已經有十余起類似案件,各種線索都指向了同一伙人。通過各種網絡偵查、調查走訪,警方對涉案物流公司進行了大量取證工作,在充分掌握犯罪證據之后,專案組于4月20日凌晨在北京將犯罪嫌疑人黃某、趙某等7人抓獲。
“黑物流”違法犯罪行為分為多種形式:
第一種是一些有營業執照的小物流公司對客戶進行敲詐勒索或強迫交易。他們以低價在網上招攬客戶,貨物運到目的地附近時,再以“打包費”“保險費”“運輸費”等名義要求客戶補交費用,交完費用后再將貨物送至目的地;
第二種是純粹詐騙。犯罪分子根本沒有相關營業資質,甚至連貨車、司機都沒有,在網上低價招攬客戶后,通過正規物流取走客戶的貨物,等到正規物流公司將貨物送到自己手中后,依據貨物價值向客戶索要各種費用,即使客戶支付相關費用,貨物也不會被送到目的地;
第三種是詐騙、敲詐勒索復合型犯罪。犯罪分子先向司機收取一定的信息費,但是他們交給司機的送貨地址并非客戶所要求的目的地,而是位于真實目的地附近的某個地點,當司機拉著貨物抵達這個虛假地址時,犯罪分子會敲詐客戶,要求補交費用。等到這筆錢到手,犯罪分子才會告知司機真實地址。但是,此時司機并沒有收到運費,當他向收貨方收費時,雙方才發現,原來都被騙了。
警方提示,市民盡量使用正規物流公司APP客戶端或官網下單,不要在網上隨意搜索“物流”等關鍵詞尋找物流公司,特別是一些只留有電話的網頁或彈窗,且價格明顯低于正常市場價的;一旦聯系物流公司之后,沒談攏價格,掛斷電話后再接到自稱其他物流公司人員的電話,且聲稱能以更低價格承運貨物,往往都是騙子,市民切勿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