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體之間微妙的平衡變化,只有靠品酒師的感官去體會、去品味,這是任何精密儀器都無法代替的。”全國人大代表、洋河股份酒體設計中心副主任李薇說,“對于白酒企業而言,一支優秀的品酒師隊伍,就是最大的一筆財富。”
1986年出生的李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85”后,2010年剛剛畢業的她以質檢員的身份進入洋河股份工作。酒體設計師、全國釀酒行業技術能手、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宿遷市“五一巾幗標兵”、宿遷市“十大杰出青年”……一項項榮譽勾勒出了李薇這9年來的足跡:走在舌尖上的“長征路”,對品質執著追求,一步一個腳印,從未停歇。
“1毫升都錯不得”
40平米的工作室,上百種酒樣,5只透明的小酒杯,一本厚厚的筆記本,這就是李薇最熟悉的工作環境。像往常一樣,李薇早早地就來到了辦公室,換上工作服,開始了今天的品酒工作。
端起酒杯,細細端詳酒的色澤,輕輕嗅聞,然后舉杯飲一口,讓那一小口酒在口腔中打轉,最后寫下評語……同樣的動作李薇一天要重復上百次,她說,“品酒師對白酒的敏銳度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慢慢積累起來的。”所以酒廠里的品酒師每天都要品40杯左右的白酒,既是工作需要,也是在用酒“養”舌頭。入行9年的李薇,至少品過6萬杯白酒。
“一毫升都錯不得!我們要精確到萬分之一。”所有從酒廠出去的白酒都要過品酒師這一關,李薇作為這群“質量鐵軍”的一員,要求十分嚴苛。她拿出一個微量進樣器,取出50毫升酒的萬分之一,擠在桌上不過汗珠大小,“這么小小一滴,就會影響酒的質量和口感,所以我們一點兒都錯不得。”
在同事眼里,李薇對自己的要求極高,總是跟自己“硬磕”到底,常常為了找出兩杯酒樣的區別在實驗室里一待就是幾個小時。談到這些,李薇卻笑了起來,“我喜歡這種嚴苛要求相伴隨的挑戰快感,喜歡那種找到兩杯小樣之間萬分之一差別帶來的成就感。”
“對我來說這是一種修行”
“以前是無辣不歡,現在飲食很清淡”,為了保證舌頭的“敏感”,李薇拒絕了一切刺激的食物,不吃辣、不喝茶、不喝咖啡。飲食習慣的改變,讓人差點都忘記了李薇來自辣椒之鄉河南。因為無法調和自己和家人的口味之差,李薇干脆做兩種不同口味的晚飯,逢年過節回老家,婆婆也給她吃小灶。
“香味大的護膚品、化妝品都不能用,會影響嗅覺,所以我從不化妝,朋友常說我活的不夠精致,但我覺得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修行’。”9年前,經過味蕾數量檢測,嗅覺、味覺的靈敏度檢測考試,李薇成為了酒廠的重點培養對象。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對品酒一無所知的李薇光是“入門”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從只能喝出酒的味道,到能說出其中的不同,全靠練”,回憶起剛開始的那一年,李薇說靠的全是一股韌勁,一股不服輸的氣。反復品、反復練,向師傅請教,從辦公室到宿舍步行十幾分鐘的時間里,剛好能夠把白酒品評的專業術語背一遍。一年后,李薇通過考核正式上崗,成為一名品酒師,每杯酒在她眼里都有了不一樣的色彩。2014-2015年度她被公司評為“勞動模范”;2015年被評為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2015年12月被評為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
“口感還能再綿柔一點”
完成了日常的口感訓練后,李薇開始了她這個月的第11次實驗,公司即將上市的新品已經進入最后的研發階段,“口感還能再好一點、再綿柔一點,所以我們還在不斷嘗試,尋找最佳方案。”
兩年前,李薇通過層層篩選成為了洋河的一名酒體設計師,將工作重心放在了酒體的設計上。“根據我們的市場調研,消費者偏好發生了很大變化。”說起酒體設計,李薇十分健談,“不僅要喝的好,還要喝的健康,所以怎樣讓白酒口感更好、更綿柔、醒酒更快,是我們研發的主要方向。”
“開始是工作,到了后來就是一種使命。”從藍色經典系列酒開啟“重味輕香”時代,到洋河·微分子酒扛起健康大旗,再到夢之藍·手工班的面市,洋河一直在引領行業潮流,引領白酒品質的回歸。而在這場“品質革命”中,李薇是親歷者,是見證者,更是踐行者,“品質之路沒有終點,品質為天,這是洋河的堅持,也是我的堅守和使命。”
和李薇秉持著同樣信念的人在洋河還有很多,他們用舌尖把守著質量的大門,用堅守詮釋著洋河“品質為天”的理念,他們是白酒行業走入發展新階段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