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宿城區“四個工程”系統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
2022年10月25日09:05 來源:宿遷市宿城區教育局
為真正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宿遷市宿城區多措并舉,系統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
實施勞動教育課程改革工程。開足開齊勞動課程。積極推進勞動課程體系建設,勞動“進課表”“進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列入課程表,每周不少于1課時。中職學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設圍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方面的專題必修課不少于16課時。推動課堂教學與校園實踐活動貫通融合,劃分班級勞動實驗區,以班級分工、小組合作的方式承擔區域勞動,深化“課堂教學+勞動教育”實踐,開展勞動實踐教育,舉辦勞動教育等主題活動。構建特色勞動課程體系。城區學校充分利用校園空間打造特色勞動教育。如開辟校園小花園,進行種植勞動,將校內盆景花壇包干到班,成為特色亮點項目。鄉鎮學校打造農場勞動教育品牌,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勞動教育育人課程體系,對學生進行農場文化教育。宿城區各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自己穿衣、吃飯、整理”等自理能力的培養中錘煉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推動勞育優質課程建設。南師附中宿遷分校構建“學科+勞動”課程、市實小構建“生活+勞動”課程、城北路校區構建“詩詞文化與勞動教育融合”課程體系等,激勵學生勞動熱情,鞏固教學效果。
實施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工程。選強配齊勞育教師。宿城區將校長、德育主任、班主任等作為指導勞動教育的骨干力量,建立一支多來源、多學科組成的優秀勞動教育工作團隊,為推進勞動教育工作提供師資保障。提升勞育教師教科研能力。提升專任教師專業能力和素養,增強全體教師的勞育意識和勞育能力。設立勞動教育名師工作室,培育勞動教育骨干團隊。鼓勵教師參與各類勞動教育研討交流活動。
實施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工程。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活動。學校將勞動習慣、勞動品質的養成教育融入校園活動之中。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豐富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勞模報告會、工匠進校園等勞動榜樣進校園活動,組織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示,常態化開展“身邊最美勞動者”專題宣傳,讓師生聆聽勞模故事,觀摩精湛技藝,感悟勞動精神,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實施勞動教育示范引領工程。積極開展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和勞動教育案例推選工作。截至目前,已認定第一批區級勞動教育特色學校6所,市級2所,推選3所學校參與市級勞動教育特色學校二批創建,為全區勞動活動實施提供范式樣本。在全區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優秀案例評選,“小勞模”評選等活動,宣傳先進典型做法,進行推廣學習交流,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實施勞動實踐平臺建設工程。積極拓展校外勞動實踐場所,開展校外中小學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優秀基地認定。積極挖掘校內資源。開展勞動課程普查,鼓勵學校利用校園內空閑的空間開辟種植園;利用校園周圍的土地建設勞動實踐基地。截至目前,各校基本建有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