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這份收心指南 老師、家長、學生看過來!
2022年08月20日09:05 來源:宿遷教育發布
暑假已接近尾聲,回歸正常的教學秩序開始進入倒計時,近期,孩子可能出現如下癥狀——
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故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和被窩難舍難分,和電腦藕斷絲連,和電視依依不舍,和手機形影不離。到了學校,老師可能會發現孩子們上課老是走神不認真聽講,作業也不好好完成。
家長、學生、教師看過來,這份“收心秘籍”? 請查收!
家長· 必讀指南
做收心教育的先行者
家長不僅是孩子的監護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假期里,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最了解孩子的習慣。
為此,“收心”工作應從家長做起。臨近開學和開學之初,家長要以樂觀的態度、正確的方法、鼓勵的話語,正面引導孩子收心,讓孩子從心理上對新學期充滿期待和信心。
1. 幫助孩子調整“時差”
開學前,要按孩子所在學校的正常作息時間起居,按時準備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時午睡,早睡早起,調節生物鐘,適應開學后的“時差”變化。
2. 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做總結: 家長可以通過整理照片、書籍、車票等方式,讓孩子參與其中,回顧假期生活,同時對照假期計劃,盤點讀書、旅行、交往等各方面的收獲和不足。此招的關鍵就是提醒孩子暑假即將結束。及時復盤,既給暑假畫一個完美的句號,也給即將開啟新學期的孩子打了一針“強心劑”。
談學校: 家長可以在日常談話中,和孩子聊聊學校里的老師,提一提與孩子關系好的同學,喚起孩子在學校的美好回憶,激發起孩子潛意識里對新學期的興趣。此招在“暗”不在“明”,講究化“刻意”于“無意”。想要聊出學期新期望,得要聊得有技巧、有內容。提前和老師、孩子朋友的媽媽聯系是“隱藏大招”。
3. 鼓勵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可以找一個時間和孩子聊聊開學計劃,例如新學期有什么打算、有沒有新的學習目標、需要哪些幫助等,消除假期后的盲目感、失落感,達到“收心”的效果。此招講究出其不意,讓孩子直面新學期,可達到醍醐灌頂的效果。但此招“凌厲”,易引起反彈,配上“春風化雨”表情神態效果更佳。
4. 檢查回顧作業的完成情況
家長需要提醒孩子檢查回顧作業的完成情況,避免孩子開學前夕挑燈夜戰,草草應付。此招一出,基本偷懶耍滑無所遁形,可謂終極利器。這既是對孩子的負責,也是對學校的負責。需要家長多花時間,多花心思。
大家都明白“收心”教育很重要
但在實踐中
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家長應如何應對?一起來看
1. 孩子的假期作業書寫潦草,一心只想玩,怎么糾正?
如果作業出現書寫潦草、不認真等情況,家長不要過于心急、苛責,更別打罵孩子,以免孩子出現厭學等不良情緒。
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家長應該好好抓住接下來的時間,在新學期里幫助孩子制定好計劃,溫和有力地督促孩子每天嚴格按照計劃完成,長此以往,相信孩子一定會有好的改變。
2. 晚上看電視很晚,早上又不愿起床,怎么辦?
家長們不妨和孩子一起在這段時間制定一個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按照平日上學的時間起床、睡覺、學習、運動,有規律地作息,從而更好地適應接下來緊張的學習生活。可以循序漸進地提早睡覺時間,慢慢向上學時的作息規律靠攏。
3. 每天都跟小伙伴一起瘋耍,根本不看書,怎么辦?
孩子看書是需要家長引領的,可以多開展一些親子共讀活動。
首先,要營造家庭讀書的氛圍,為孩子找到他此時此刻最需要的書。不妨多問問自己:這本書,對于孩子當前來說是合適的嗎?當前我將為孩子選擇什么書?
其次,要適當交流、陪伴,但別催促。孩子讀書,是精神成長的過程,不要孩子讀完一本書,就迫不及待地問:你讀到了什么?收獲了什么?要知道,某些暫時形容不出的感受,可能才是真正的收獲,是需要時間去消化的。
最后,我們還要明白:要在孩子和書本之間建立一種“愉悅”的聯系是需要花很長時間來培養的,所以經常和孩子談論作家和書的故事會是非常好的一種辦法。
4. 怎么面對“開學前再最后玩一下”的要求?
每到假期接近尾聲,很多孩子都會跟家長提出要求:“再帶我痛快玩幾天,我痛快夠了,開學肯定就能好好學了。”對于這個問題,事實往往是:瘋玩幾天之后,孩子往往更加“入不了境”。
小學和初中的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都很有限。如果快開學了家長還帶孩子瘋玩 ,往往心撒出去再收就更難了。這段時間最好讓孩子規律作息。
如果孩子想玩,就讓他自己制定出每天玩的時間計劃。保證孩子合理的“玩的時間”之后,再計劃“學的時間”,這樣的溝通方式,孩子比較容易接受。而通過定計劃,可以督促孩子自我管理,養成好習慣。
同時,家長們也要避免“收心”誤區:
一是“緊箍咒式收心” ,“離開學還有幾天了,還在趕著看閑書,小心一開學就落后哦”“該收心了”“別玩了,要開學了”……這些話聽上去很耳熟吧?家長從早到晚說得口干舌燥,但往往缺乏效果,還可能引發孩子的抵觸情緒。
二是“斷崖式收心”? ,手作的模型,最愛的籃球,最喜歡的動畫片,還沒讀完的課外書……一些家長習慣“一刀切”地把孩子喜歡的東西都收起來,甚至將其作為學習的障礙都扔掉,可這樣做不僅沒能讓孩子“收心”,反而更容易激化親子矛盾。
暑假結束,孩子有“假期綜合癥”是難免的,家長要理智對待,不必盲目給孩子加壓,也不必提前焦慮,要講究循序漸進,一份寬容,少一份急躁 。
教師· 必讀指南
四個方面幫孩子收心
我們常說:課堂教學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其實,學校任何教育活動中教師都處于主導地位,“收心”教育也不例外,教師開學期間的教育方法得當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業和自身的教學。教師要從以下四方面進行收心教育:
1. 以身作則,率先“收心”
作為老師,首先自己要精神抖擻,給同學們做榜樣。教師自身要“收心”,率先從假期狀態中調整過來,這樣才能帶領孩子們告別“開學綜合癥”,在新學期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2. 檢查作業促“收心”
每所學校都要給學生布置假期作業,完成作業是學生假期學習的主要形式,假期作業必須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批改、有講評、有總結。否則,一些學生將養成應付假期作業的習慣。
開學后,教師要將學生的作業一一批閱,共性問題課堂上集中講評,個性問題進行個別輔導,要求學生將錯題逐一更正,這不僅使學生糾正了錯誤知識、進行了復習,而且能使學生潛下心來,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同時,學校可以布置作業展廳,把各年級假期作業分類進行展出,供學生參觀。
3. 開展活動助“收心”
學校可以通過校會、班會、隊會、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收心”教育,讓學生了解收心的意義與方法,知道所在學校、班級、團隊的奮斗目標,使學生融入到集體生活中來。
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一些假期收獲匯報會、母校優秀學子報告會、勵志故事會、理想信念主題征文、即興演講賽、學科競賽以及“新學期我思考”心理沙龍等活動,引導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帶學習上來。
學校還可以通過開學典禮、櫥窗等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張貼催人奮進的新春寄語來鼓舞和激勵學生,進行收心教育。
4. 精彩課堂引“收心
開學初,教師課堂教學最為關鍵,教師要精心備課,注重激發學生興趣,把握教學容量,組織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和競賽活動,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幽默風趣的語言、抑揚頓挫聲音、張弛有度的教學節奏緊緊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把他們從對精彩的電視劇情和刺激的網絡游戲的回想中吸引過來。
此外,教師可以利用教材發放之際,為每位學生寫下心靈寄語,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學生· 必讀指南
學業上別欠賬
對于學生來說,能否順利通過開學過渡期最為關鍵,只有及時收心并排解開學前的焦慮,才能思想上不掉隊、行動上不落伍、學業上不欠賬,才能跟上新學期的新進程。
1. 主動調節生物鐘
假期里,很多同學因為觀看電視劇、玩網絡游戲而熬夜,晚睡晚起,生物鐘錯亂,開學前必須調整,要按學校的作息時間安排飲食起居,早晨起床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保證開學后有旺盛的精力。
2. 備齊學習用具
開學前,要購置工具書、教輔資料等必要的學習用具,條件允許的學生,可以幫助一些家庭困難的學生,以此來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低年級學生可以在家長的陪同下準備學習和生活用品,高年級學生要自己將衣服、鞋帽等洗刷干凈,做好開學前的各項準備。
3. 轉移注意力,溫故而知新
多數學生假期以休息、娛樂為主,以學習為輔,老師和家長都沒有過多干預,開學前,學生對電視節目和游戲往往意猶未盡,此時,學生要接受家長的意見,主動克制自己,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查一查哪些作業需要完善,哪些知識還模糊,及時請教同學和老師。
作業完成后,可以復習舊知識,預習新學期知識,讀一些有用的書籍,以此進行開學前的熱身。如復習上學期學過的英語單詞、數學公式、物理定律等,喚醒大腦里儲存的記憶;提前制訂一份可行的學習計劃,提前預習新學期知識,這也是最重要的環節。
假期即將結束,相信通過孩子努力地調整,再配合家長機智地引導、老師科學地施教,學生們可以盡快地“收心”,定會以更飽滿的熱情開始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