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在外地打工,不要一直想家里面的事!還有,明年可以回來陪我嗎?”“我想幫媽媽過一次生日!”“我想幫奶奶打掃一次衛生……”看著孩子們樸素的心愿,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皓首童行”暑期實踐活動團隊的17名同學瞬間被感動了。
從7月11日到20日,南航的17位同學冒著高溫酷暑、迎戰狂風暴雨,克服種種困難,帶著泗陽縣盧集鎮成子湖社區的30多名留守兒童一起學習一起玩樂,讓孩子們過了一個充實、快樂的暑假,17位同學在陪伴中成長,收獲滿滿。
千辛萬苦,只為幫助老人和孩子
徐竹萱和徐家佳都是南航大一的學生,為了培養同學們的能力,南航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要參加一項社會實踐活動。南航有現成的活動項目,同學們可以申請參加,這樣就會簡單的多。
但初生牛犢不怕虎,徐竹萱和徐家佳兩位同學卻想自己獨立設計、完成一個新的項目。兩位好同學反復思考、碰撞,最后終于想到了“皓首童行”這個項目。
徐家佳告訴記者,老人和孩子都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都是需要被關注和關愛的對象。“皓首童行”項目便以此為出發點,聚焦老年人與貧困兒童,在他們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與交流的橋梁,雙方雙向互動,并長期保持聯系,構建起良性生態圈系統。
“我們的暑期實踐活動畢竟時間比較短,我們想把有一定知識水平和文藝才能的老人動員起來,讓他們給農村的貧困學生進行輔導,教孩子們知識。這樣,即使我們的暑期活動結束了,老人孩子們還可以進行良好的互動,滿足相互的陪伴需要。”
這個項目特別好,很快得到了系里、學校的支持。雖然面臨著期末考試,但徐竹萱和徐家佳還是緊鑼密鼓的準備起來。
首先就是團隊的組建,她們設計了招募海報貼到了公告欄,并在朋友圈進行了推送。“在招募團員的時候,我們特別注重大家的興趣和特長,比如有文字好的,有會拍照片的,有的會視頻剪輯……”
17人的團隊組建完成后,她們又開始聯系地點。一開始,徐家佳、徐竹萱聯系的是老年大學,想讓老年大學的學員們參與進來。但打了好多電話才發現,老年大學目前都沒有開學,聯系不到老年大學的學員。兩人沒有氣餒繼續聯系,千辛萬苦終于聯系到全省最貧困的六大片區之一——成子湖片區的泗陽盧集鎮成子湖社區,社區不僅可以提供場地,還可以幫忙動員老人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
社區沒有住的地方,17位同學只能住在泗陽縣城,每天打的來回實在不方便。為了節省費用,17位同學都盡可能避免浪費,住的賓館都是直接找到經理好說歹說磨下來的最優的價格。
千方百計,只想讓孩子們更快樂
7月11日下午,“皓首童行”的17位同學齊聚成子湖社區與這里的老人、孩子們見面。同學們準備了精美的小禮物,大家親切的介紹著自己,展示著自己的才藝。同時,大家還請孩子們介紹自己,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陳陽小朋友說:“爸爸,你在外地打工,不要一直想家里面的事!還有,明年可以回來陪我嗎?”一個小女孩說,她想給媽媽過一次生日。還有的小朋友說,他想要寓言故事書……聽著孩子們質樸的話語和簡單的愿望,同學們感慨萬千,有的同學的眼睛都濕潤了。
為了引起老人和孩子們的興趣,同學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有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紅色知識講座,有針對暑期的安全知識講座,還有傳統文化方面的書法、戲曲、《三字經》的學習等,還有結合南航特色的航空航天知識介紹等……這些新穎、別致的知識極大地吸引了孩子們,讓他們專注地陶醉其中。
在走訪調查中,同學們發現很多孩子對外界的知識了解的特別少,徐家佳突發奇想,現場連線了南航云南大理的暑期實踐團隊,請那邊的同學通過視頻的方式帶著大家一起參觀了大理的扎染博物館,請當地的老師傅現場教孩子們如何進行扎染……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孩子們不僅知道了扎染的相關知識,而且每人還現場親手進行了制作。
緊接著,同學們又與新疆的實踐團隊進行了視頻聯系,請那邊的同學給孩子們介紹了當地的特色節日古爾邦節。
“我們竭盡全力想把每一個環節,每一天的活動都做到最好,但實際效果往往卻達不到,比如,村里的老人知識有限,達不到教孩子們的水平。比如,我們精心準備的電影、知識講座,孩子們提不起興趣。搞得我們很尷尬,也很崩潰。但我們都不能真的崩潰,甩手不干。所以,我們每天都會總結,找原因,爭取把第二天的活動設計的更好更完美!”徐竹萱深有感觸地說。
千言萬語,實在舍不得哥哥姐姐們離開
為了保證每一個孩子的的安全,同學們把每一個孩子都進行了分配,由專門的同學負責。每天放學的時候,同學們都會把每一個孩子安全地送到家。
徐家佳說,一開始把孩子送到家的時候,孩子的奶奶會笑笑說“謝謝老師”,后來會說“到家里坐坐,喝口水吧”,再然后,孩子的奶奶算好時間買好雪糕在家等著,還有人會摘好桃子洗好給你,“鄉親們不會說什么話,但他們的舉動行為真的讓我和同學們特別感動。”
有一位67歲的老奶奶耳朵背,不好交流,說謝謝的時候,聲音特別大。她還拉著同學們的手,一定要唱一首歌,“魚兒離不開水啊瓜兒離不開秧,革命群眾離不開共產黨……”
20日,是分別的日子,同學們帶著孩子一起包了餃子,大家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了一頓團圓飯。
吃完飯后,同學們安排孩子們給親人們寫一封信,訴說自己的想法,很多同學都把信寫給了陪伴自己僅僅10天的哥哥、姐姐。
“親愛的哥哥姐姐,美好的時光那么快就過去了,是你們教會我們不知道的知識。在這10天里,我很開心,也是我在這個暑假里過得最開心的10天。雖然我們不舍,但祝福你們前程似錦……”
“親愛的余欣茹姐姐,您好,在這10天里,我很開心,真的很開心。我希望下一年可以再次遇見你。我不會忘記你的,我會記得你一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