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高師校黨委書記、校長史余強等領導在有關會議上要求各部門要認真落實宿遷市委、宿遷市政府、宿遷市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高度重視抓宣傳,對標找差抓重點,突出特色抓亮點,鞏固成果抓常態,完善機制抓長效。把文明創建工作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要內容,強化目標引領意識,問題整改意識,常態維護意識,積極打造文明創建特色,全方位提升宿遷高師師生文明素質,大力度增強宿遷高師精神文明建設成效。
宿遷高師一是大力加強創建氛圍建設。宿遷高師組織全體師生員工學習《全國文明城市長效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把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建設、校風和學風建設有機結合,促進大家提高認識,明確責任,積極參與,持久堅持。
二是大力領導班子建設。通過完善校長負責制,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貫徹民主集中制,建設團結奮進、勤政為民的堅強領導集體。
二是大力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開展“我們的節日文明祥和過大年”“孝老助老”“我的夢中國夢”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系列教育活動;邀請“蘇北大鼓”和“蘇北琴書”傳承人進校表演交流;開展宿遷全市書畫家校園筆會等活動;開展“八禮四儀”養成教育,開設“文明禮儀進校園”、“我的形象我做主”禮儀講座、拍攝并播放禮儀知識短片,開展“開學第一課,我們來講禮”、“文明學生”“立德模范班級、立德模范學生”等評選,申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品教育案例,大力加強友善教育、誠信教育、愛國主義等主題教育活動,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班會課、國旗下講話、手抄報、演講比賽等教育形式,制定《宿遷高師校園文明20條》,推進師生踐行《宿遷文明20條》,加強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心理健康專家講座、團隊心理拓展、心理健康輔導等活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踐行“四必做”,“早理內務”養成良好習慣督查,每日誦讀經典詩文、聆聽古典音樂,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三是大力加強宣傳陣地建設。每月舉行升旗儀式;電視臺精心制作系列欄目《學“習”三十講》、《青春榜樣》、《校園零距離》;宿遷高師校園廣播站、宿遷高師電視臺播放欄目豐富精彩;宿遷高師校園網絡建設更加規范;定期評比展示班級主題板報;積極辦好宣傳櫥窗,充分利用教室走廊、墻壁、宿遷高師校園文化墻等載體,陶冶學生情操,美化學生心靈,啟迪學生智慧,加強宿遷高師德育。
四是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開展“師德楷模”“十佳教學能手”“十佳班主任”等評選,定期組織師資培訓,不斷更新教師教育觀念和知識結構,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通過實施“青藍工程”計劃,加強年輕骨干教師培養;修訂績效工資考評辦法,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建設智慧食堂,提高教師福利待遇,為教師創設良好的政策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五是大力加強宿遷高師校園文化建設。運用校訓、校史、校歌、校徽、校標等校園文化符號,建設優良校風、教風、學風。定期舉辦“校園藝術節”,“校園體育節”、讀書節、社團專場演出等,組織經典誦讀比賽、“誠信友善文明”主題視頻制作、“友善”主題書法、繪畫創作評選、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比賽、宿遷市童話創作大賽等競賽活動,營造優良宿遷高師校園文化氛圍,豐富師生文體生活。通過學雷鋒志愿服務、文明交通、校園衛生勸導,蔣福軍、葛曉芳等名師為學生開設《王陽明心學中的仁愛思想》、《提升自我價值,展現青春風采》“高師講壇”,提高宿遷高師校園文化建設品位。
六是大力加強宿遷高師校園環境建設。定期召開學生工作會議、學生工作例會、學生干部會議;開展“兩室文化”建設活動,創建“文明班級”和“文明宿舍”,加強學生出入校門管理,開展“消防安全”“防震減災”“防溺水”、“拒絕沉迷網絡”等安全主題教育,開展第四個“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教育,參加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宣傳,開展“排好隊不亂扔”“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等系列專題教育,增強學生的文明出行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強化學生了常規管理,凈化了美化宿遷高師校園環境。
宿遷高師持之以恒加強文明創建工作,有力增強全面育人、全員育人觀念,有力加強了干部和教師隊伍建設,有效促進了宿遷高師校園環境更加整潔美觀,宿遷高師全校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宿遷高師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