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亮點搶先看|當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排頭兵
2024年04月05日07:35 來源:中國銀行
過去一年,作為中國金融“走出去”的先行者探路者,中國銀行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持續發揮外匯外貿專業優勢,以更高質量金融服務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
爭做跨境金融服務首選銀行。中國銀行全球化發展已走過近百年歷程,境外機構覆蓋國家和地區增加至64個。借助全球網絡布局優勢,中國銀行連續多年在國際貿易結算、跨境人民幣結算、結售匯、銀團貸款、離岸債券承銷、熊貓債承銷等領域保持市場領先。截至2023年末,國際結算量約8萬億美元,境內跨境電商結算業務規模同比增長超118%。海外債承銷連續八年居中國離岸債券市場第一,熊貓債承銷連續十年居銀行間市場首位。同時,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為進博會、服貿會等國家重大展會提供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
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國銀行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布局最廣的中資銀行。2023年6月,中國銀行巴布亞新幾內亞代表處開業,9月中國銀行利雅得分行開業,境外機構覆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擴大至44個。中國銀行積極支持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秘魯錢凱港、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州風電項目等一批標志性項目,以及波黑多博伊醫院等一批“小而美”惠民生工程。截至2023年末,中國銀行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累計跟進公司授信項目超過1000個,累計授信支持逾3160億美元。
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中國銀行堅持服務大局,持續推廣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積極承擔人民幣清算行角色,提升人民幣清算行履職表現,金邊分行和塞爾維亞子行獲得人民幣清算行資格,擔任人民幣清算行數量增至15個。推進CIPS直參行全球布局,提高人民幣清算網絡覆蓋度和便利性。在各人民幣離岸中心、在中國的主要經貿伙伴中加大投入,提供存貸款、匯兌、債券承銷、資產管理等各類型人民幣金融服務。擴大豐富人民幣使用渠道,打造跨境電商、離岸貿易、自貿金融等跨境人民幣新場景。2023年,新增43家CIPS間參行,保持同業第一;境內機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同比增長超過23%,市場份額穩居同業首位。
助力深化市場互聯互通。中國銀行不斷深化拓展資本市場與境外市場互聯互通。積極支持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發揮“滬深股通”獨家結算行、“港股通”指定結算行、“債券通”北向通和南向通境內代理結算行、黃金國際板存管銀行和“黃金滬港通”唯一結算行、上期能源境內境外存管行等責任擔當。獲選“互換通”中央對手清算唯一主合作銀行,協助香港交易所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柜臺模式”,擴大人民幣雙向跨境資本流通通道,助力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擴容。2023年,債券通南向通、北向通代理結算客戶持續增長,服務CIBM、QFI境外機構投資者客戶數穩步上升,成功引入市場首家全球大宗商品貿易商投資境內期貨市場。
持續提升境外市場競爭力。中國銀行持續推動境外機構高質量發展。深化境外機構差異化發展策略,本地化業務規模和質量持續提升。不斷提升境外產品研發、運營服務和風險控制的專業能力,加大科技資源投入。加快境外集約化運營建設,中銀香港不斷深化對東南亞機構的區域化管理與集約化經營,逐步提高市場競爭力、影響力。中國銀行(歐洲)有限公司作為歐盟IPU(中間控股母公司)于2022年順利落地運行,2023年3月設立中后臺共享服務中心,有序推進中后臺集約化運營。落地實施南亞、南太和拉美區域機構協同發展機制、中心行與代表處協同發展機制,進一步密切機構間聯動合作,區域發展合力不斷增強。
未來,中國銀行將繼續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優勢業務,持續擦亮中國銀行的“全球化”金字招牌,圍繞我國經濟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自身特色實踐書寫踐行高質量發展“硬道理”的金融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