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理財經理”劉琴:身在這個崗位,我就會盡力而為
2024年02月01日18:10 來源:中國工商銀行宿遷分行
“見過面的客戶我都能記得他的信息。”劉琴笑道,“身在這個崗位,我就會盡力而為。”
在宿遷市銀行業協會公布的“2023年宿遷銀行業‘最美銀行人’”名單中,中國工商銀行宿遷分行營業部營業室的劉琴被評選為“最美理財經理”。作為理財經理,在劉琴爽利的性格和開朗的笑容里,仿佛天生帶著一種值得信任的可靠感。
理財經理是一個對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崗位,向客戶介紹時需要足夠的嚴謹,夸大性的言辭會誤導客戶的決策,進而給客戶帶來巨大的損失。資本市場的瞬息萬變,金融產品的更新迭代,也考驗著理財經理持續學習的能力和定力。“不停地學習”是劉琴在總結自己二十多年銀行工作的體會時反復強調的詞。剛入行時,要通過學習邁過從業門檻;有抱負的,要通過學習獲得更多機會;面對客戶,要通過學習獲取充足的專業知識來做好服務。劉琴回憶起自己剛入行時的狀態,“學習的時候沒有想那么多,只要有機會考試就去參加一下。”在劉琴的努力下,她擁有的從業資質已經可以覆蓋對公業務、個人理財、私人銀行在內的大部分行內業務條線,這讓她能夠做到時刻準備好去迎接新的機會和挑戰。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在理財崗位上耕耘四年多,從政策變動到投資方向再到產品更新,劉琴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學習節奏。她不滿足于僅停留在理論上的學習,就用上了“最笨的辦法”,大部分要推薦給客戶的產品,劉琴會自己提前體驗一下,熟悉操作流程和產品屬性,從不斷更新的理財產品中挑選出更加貼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在與客戶溝通時便能更加精準、高效。談及如何與客戶建立信任,劉琴認為,“真誠是能看出來的”,這也是理財經理開展工作的關鍵所在。跳出以業績為中心的思維,真正站到客戶的角度,從客戶的意愿出發去考慮問題,從“我要什么”轉變為“客戶要什么”,這就是劉琴一直以來的工作準則。在與一位位客戶的接觸中,真誠的力量得以顯現。大部分客戶在與理財經理剛接觸時,因為了解不多,對理財產品不置可否。每當這時,劉琴會根據客戶的風險評級,少量配置低風險理財產品,讓客戶切實感受到理財產品帶來的收益。不少客戶與劉琴接觸后,開始嘗試更深入地了解理財產品,逐漸明確自己的理財預期和風險承受能力,與劉琴溝通制定合適的理財綜合方案。然而,一路走來也并非全是坦途。理財產品的收益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一旦出現收益波動,劉琴需要及時與客戶溝通相關情況,盡可能地將損失降至最低。每當出現不可避免的損失,也給劉琴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剛工作那幾年,有時候做夢都在跟客戶溝通。”劉琴說,通過復盤,她會找出自己在工作中需要改進的地方,或者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或者保持對行業信息的密切關注,用更穩健的理財方案、更精準的客戶服務去緩解心理壓力。
目前,劉琴維護的理財客戶數量已接近1800位,“客戶的信任度對理財經理來說很重要,我很感激這么多客戶對我的信任。”日復一日地學習,毫無保留的真誠,為劉琴贏得了這份沉甸甸的信任。
2023年初,劉琴被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評選為“感動工行”江蘇十大人物,劉琴把這份榮譽的獲得歸結于二十多年來不變的責任心。“我做事比較負責任,輪崗的每一個崗位,只要安排到我,就全心全意去完成,盡力做到最好。”還有五年時間,劉琴就要退休,但她并沒有因為即將退休而在工作上表現出懈怠。五年時間很長,劉琴還在不斷學習,時刻準備著迎接新的崗位、新的挑戰。五年時間也很短,在與團隊里新入行的年輕同事的交流中,劉琴總是身體力行,學在前、做在前,她希望好的工作習慣、好的工作氛圍能夠給年輕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工作中,從心理建設到具體工作做法,她毫無保留地與年輕同事分享自己多年從業經驗。
“我希望年輕同事能夠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希望到我退休那一天,我的客戶不會因為銀行內部工作交接產生落差感。”劉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