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服務鄉村振興 助力農業強國建設
2024年01月22日10:30 來源:交通銀行
近期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交通銀行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認真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責任擔當為引領,圍繞“聚焦重點、做出特色”,不斷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竭力為“三農”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以金融活水益農、益村、益業,推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服務農業強國建設。
聚焦重點領域,加大金融供給
交行積極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充分發揮金融專業優勢,加強對糧食安全、城鄉融合等重點領域的金融供給。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淮南地處淮河中游,當地大米晶瑩剔透,芳香馥郁。“去年11月,正值收糧高峰期,為了提高規模產值,企業資金需求較大。交行的及時支持有效緩解了收糧期資金緊張的壓力。”安徽晨陽糧油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說。該公司是淮南市知名大米加工龍頭企業。在了解到企業需求后,交行安徽淮南分行第一時間成立資金方案小組,通過銜接內部鄉村振興業務綠色審批通道,迅速為該公司授信并放款490萬元。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交行積極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強與頭部糧食領域龍頭企業及其鏈屬企業的合作,圍繞核心企業產業鏈為中小糧食農資供應商、種養殖戶等提供授信支持,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國家種業陣型企業支持力度。2023年,交行糧食重點領域貸款增幅達23.20%。
支持鄉村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方面,交行優化金融服務、高效審批、加快投放,加大農村基礎設施中長期信貸支持力度;提供差異化的專屬權益,定制“新市民安心意外保障計劃”保險產品,不斷豐富縣域新市民金融產品及服務;積極推廣鄉村振興主題卡,加快“惠民貸”等消費信貸產品推廣,加強對農戶的金融服務。2023年,交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增幅17.54%、鄉村振興主題卡發行量增幅80.60%、農戶貸款增幅34.47%。
強化科技支撐,提升服務效能
長期以來,農戶和農村小微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制約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交行始終牢記服務“三農”職責使命,針對網點服務半徑有限、客戶經理作業成本高的情況,積極發揮數字化轉型優勢,在創新驅動、拓寬渠道等方面持續探索,提升金融服務保障能力。
為有效提高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交行積極優化縣域網點布局,在交行手機銀行、微信小程序設立“交銀益農通”鄉村振興服務專區,推動“云上交行”向縣域及偏遠地區下沉,分類推進“種植易貸”“養殖易貸”“農貿易貸”“鄉旅易貸”重點場景和業務模式等舉措拓寬服務渠道,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靈活便捷的融資服務。
全國每8只大閘蟹就有1只來自興化市,興化擁有“中國河蟹養殖第一縣”的美譽。然而,作為新農主體,不少螃蟹養殖戶無財務報表、無抵押資產,難以形成完整的授信報告。
“以前我們想周轉用錢,那是求貸款,跑斷腿,現在有了交行的‘蟹農貸’,不用抵押,只要在手機上申請,貸款就到賬了,利息還便宜。”興化螃蟹養殖戶老沈感慨道。“感謝交通銀行,及時解決了螃蟹養殖的資金難題。”
交行不斷豐富鄉村振興垂直數據庫,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為數據賦能、下沉服務提供有效支撐。江蘇省分行結合興化特色產業場景,推出“蟹農貸”,打通惠農政策落地 “最后一公里”,積極助力當地特色產業快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
基于外部數據賦能,交行上海市分行推出“神農e貸”產品,依托交行金融科技優勢,借助遠程視頻、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通過APP、手機銀行等渠道,實現了業務流程全線上操作,大大縮短了銀行審批時間,做到了線上隨借隨還。
立足縣域特色,支持產業振興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交行聚力支持各地特色產業發展,依托場景定制打造“一縣一業”示范項目,跟進“一村一品”及休閑農業、農村電商、文化創意等業態,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對重點幫扶縣和脫貧地區開展針對性幫扶,助力特色產業發展;提升縣域機構展業能力,加強與供銷系統、農擔公司等業務合作,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特色服務。2023年,交行為鄉村振興場景定制項目提供貸款20.97億元。
在定點幫扶縣甘肅省天祝縣,交行投入無償捐贈資金作為“種子”資金建設食用菌產業園,投入金融貸款支持食用菌種植企業,開發上線 “菌菇貸”特色金融產品,以純信用方式向天祝縣廣大的菌菇種植農戶和合作社線上授信,并將授信主體帶動易返貧戶就業情況作為貸款利率優惠的重要參考,通過利率杠桿作用引導種植企業帶動更多脫貧戶就地就近就業。
服務鄉村振興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交行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做好普惠金融這篇大文章,加大涉農領域信貸投入,提升涉農服務能力與質效,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體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