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理由重復詐騙,建行工作人員現場攔截
2023年12月29日09:20 來源:中國建設銀行泗陽支行
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用偽造的“官方App”騙取信任……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讓市民防不勝防,銀行工作人員也在心里繃緊了“反詐弦”。近日,中國建設銀行泗陽支行的工作人員成功攔截了兩起網絡詐騙案,幫助客戶避免了資金損失。
9月下旬的一天,市民田先生匆匆走進中國建設銀行泗陽支行營業部,稱自己有一筆貸款被凍結了,要辦理轉賬業務將“解凍保證金”打過去,并且很著急地對客戶經理說“對方要求45分鐘內到賬,得盡快辦理。”憑借著日常的反詐知識培訓和多年在銀行工作的經驗,值班經理立刻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場騙局,便請田先生提供轉賬依據核實。經過核實,值班經理發現,詐騙分子冒充建設銀行工作人員,以解凍貸款賬戶的名義騙客戶轉賬,并偽造了手機App“建行助手”讓田先生注冊使用。
11月上旬,市民陳女士因為同樣的轉賬需求,來到中國建設銀行泗陽眾興路支行。 工作人員察覺到異常后,提醒陳女士注意詐騙風險,但陳女士表示沒有問題,“要不是我銀行卡號輸錯了,現在貸款錢已經到我銀行卡了。”說著她拿起手機,打開手機上的“京東金融”App,展示著自己的輸錯的卡號說。在工作人員仔細詢問下,陳女士說,自己在某網絡平臺申請貸款3萬元,在填寫資料時輸錯了個人銀行卡號,導致貸款資金無法入賬。某網絡平臺工作人員告訴陳女士,需存入1.5萬元,才可以解凍貸款資金。如不繳納“認證金”,不僅無法獲得貸款資金,也會對客戶信用造成影響,屬于騙貸行為。工作人員立刻警覺起來,提醒陳女士這是典型的網絡平臺貸款詐騙。經過查看,工作人員發現陳女士手機上的“京東金融”App、與客服聯系的聊天軟件都不是正規渠道下載的APP,陳女士這才恍然大悟,連聲道謝后離開了營業網點。
在這兩起詐騙中,詐騙分子的“套路”很相似。他們通過不法渠道獲取市民個人信息后,先是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或網貸平臺工作人員的身份,要求市民通過匯款來解凍貸款賬戶,并偽造了“官方App”讓市民注冊使用。
近年來,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不管騙子的招數如何多變,最后的套路無非都是轉賬、匯款,只要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不輕信、不隨意轉賬匯款,騙子的陰謀便無法得逞。
下一步,中國建設銀行泗陽支行將持續加強金融知識宣傳普及工作,提高社會公眾反詐意識,常態化開展反詐宣傳,為保護客戶資金安全、創建和諧的金融環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