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遭全球品牌起訴侵權,知產保護成幌子?
2023年12月17日15:00 來源:綜合界面新聞、晚點財經、北京時間財經等報道
12月14日,Temu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法院提交了長達100多頁的訴訟文件,再訴全球最大的快時尚巨頭Shein。
具體指控包括,Shein采用“黑手黨式”的手段非法留置供應商,盜取平臺商業信息,威脅中小商家二選一,向版權機構發起數以萬計的虛假惡意投訴,以及濫用美國法律體系擾亂市場等。
自去年以來,Shein頻繁成為被告席的常客,瑞典時裝零售商H&M、西班牙服裝品牌Zara、澳洲泳裝品牌Tribe Tropical、美國牛仔褲制造商Levi Strau、英國品牌Dr Martens等全球公司都曾與Shein對簿公堂。
Tribe Tropical創始人更是發文痛斥,SHEIN不僅抄襲兒童泳裝設計,且以更低的價格進行出售。“看到這一點,非常令人心碎,大公司對小品牌這樣做,完全不尊重我們所做的一切。”
在三位獨立設計師起訴事件中,shein曾被報道陷入組織犯罪。
今年7月份,美國三位獨立設計師向加州聯邦地區法院聯名起訴Shein侵犯版權,并涉嫌違反《反敲詐勒索及腐敗組織法案》等,揭露了Shein對設計師群體的長期霸凌,也引發了公眾的廣泛聲討。
前不久,Shein向紐交所秘密遞表,目標估值超660億美元,再次沖擊全球最大的IPO。事實上,這已經不是Shein第一次被傳上市,但每次都只差臨門一腳。對于此次遞表,有媒體編譯報道,美國國會正在試圖阻止Shein赴美上市,上市前景再次蒙上陰影,訴訟纏身的Shein或將為自身的蠻橫付出代價。
拘留恐嚇供應商,Temu無奈再訴Shein
自從去年成立以來,Temu就一直面臨Shein的惡意打壓,雙方也因此訴訟不斷。今年10月份,雙方各自撤回了早前互相針對的訴訟。對于此次在美重啟對Shein的訴訟一事,Temu的團隊頗有一絲無奈。
據界面報道,有接近Temu相關人士透露,Temu的這一舉措是因為Shein最近的行為實在太夸張,Temu沒有辦法只能進行反訴。
“我們起訴Shein是因為最近對方的行為再次升級,開始非法拘留商戶,強行索要手機,竊取商戶的賬戶密碼,甚至竊取商業機密,同時迫使商戶離開我們的平臺。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起訴他們。”上述人士表示。
據了解,Temu此次提交的訴訟文件長達100頁,長度幾乎是上一封訴訟文件的三倍,其中提到了Shein如何升級了對Temu業務的非法干涉。
在訴訟書中,Temu甚至詳細描述了供應商是如何被叫到Shein位于廣州的辦公室,拘留并恐嚇長達數小時,強制收繳其電子設備,被迫提供與Temu相關的賬號密碼和交易記錄等商業信息,并威脅要對與Temu做生意的人進行處罰等行為。
另據法院文件顯示,Shein還向版權注冊機構虛假陳述,在美國發起了數以萬計的沒有真實版權支撐的虛假惡意投訴,僅Shein一家的投訴量就是全世界所有品牌在所有地區的投訴總和的1.7倍。此外,Shein還濫用司法程序,用自己控制的馬甲在海外對Temu發起批量的訴訟。
全球品牌起訴Shein,獨立設計師遭長期霸凌
除了Temu之外,瑞典時裝零售商H&M、西班牙服裝品牌Zara、澳洲泳裝品牌Tribe Tropical、美國牛仔褲制造商Levi Strau、英國品牌Dr Martens、美國Ralph Lauren等全球公司都曾與Shein對簿公堂。數據顯示,在版權訴訟中,Shein過去四年有50次成為被告對象。
過去一年,Shein遭遇全球品牌聲討。
早在去年2月,西班牙服裝品牌Zara就起訴Shein抄襲其設計。在TikTok上,很多用戶都分享了Zara和Shein非常相似的商品,分別獲得了 3830 萬和 3980 萬的瀏覽量。
今年7月25日,瑞典時裝零售商H&M起訴SHEIN侵犯其版權和商標,要求賠償損失,并要求頒布禁令。H&M的發言人表示,H&M證實已在香港對SHEIN提起訴訟,聲稱后者“在多起案件中侵犯了我們的設計”。
7月11日,克里斯塔·佩里 (Krista Perry)、拉里薩·馬丁內斯 (Larissa Martinez) 和杰伊·巴倫 (Jay Baron) 三位獨立設計師向加州聯邦地區法院聯名起訴快時尚巨頭Shein侵犯版權,且涉嫌違反《反敲詐勒索及腐敗組織法案》,更是將Shein推上風口浪尖。
左邊是插畫家 Krista Perry 的設計,右邊是 Shein 的設計
三位獨立設計師聲稱,Shein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復制了他們的作品,這種行為屬于不道德商業行為的一部分,包括破壞環境、營造不安全的工作條件和逃稅。
“Shein通過一次又一次地實施個人侵權行為而致富,這是長期持續的敲詐勒索模式的一部分,而且這種敲詐勒索行為沒有任何減弱的跡象,”三位獨立設計師的律師在訴狀中稱。
設計師們還發現,Shein 創建了一種秘密算法,可以檢測新興的時尚趨勢,并在設計師聲稱其設計被盜的情況下生產少量商品進行銷售。索賠中進一步指出,Shein抄襲小型獨立設計師的原因是,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侵權行為不會被注意到。
Shein多次被曝剽竊設計師小型設計
而此次起訴也引發了公眾Shein對設計師群體長期霸凌的廣泛關注。同年5月,一位名叫Maggie Stephenson 的設計師也指控Shein抄襲其插畫作品。Stephenson在訴狀中透露,Shein經常被一些原創藝術家以涉嫌“抄襲”作品告上法庭,截至目前,Shein及其下屬公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已涉訴30多起侵權糾紛。
但設計師們的維權之路并不順利,因為Shein在全球設置了多個分散的實體,經常在訴訟中被列為被告的就包括Shein Distribution Corp、Roadget 和 Zoetop。Shein Distribution 總部位于特拉華州,而Roadget 和 Zoetop 分別位于新加坡和香港。
律師們表示,Shein的商業模式故意讓被告難以確定,因為該公司是一個“分散的實體群,旨在不當地逃避責任”,由于不確定如何正確尋求更適當的補救措施,大多數律師都會接受任何最低金額作為賠償。Stephenson最后也不得不與 Shein 達成和解,費用未公開。
花費150萬美金游說,上市前景仍不明朗
近乎瘋狂的剽竊版權,也給Shein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收益。與Zara 、H&M這些傳統品牌相比,shein在獲取服裝版型后,依托后端龐大的供應鏈,可以用比競爭對手更短的時間,生產銷售更多的產品。
2021年,有研究發現,Shein提供的新產品數量是 Zara 和 H&M 的 20 多倍。2022年,Shein銷售額高達300億美元,超過H&M和Zara的總和,在短短數年內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快時尚公司。
11月底,Shein被曝再次沖擊IPO
前不久,Shein再次向紐交所秘密遞表,上市估值約為660億美元,超過了2023年全球市值最高的IPO芯片設計公司ARM的540億美元,成為近兩年全球最大的IPO。
據媒體編譯報道,美國國會也正在試圖阻止Shein赴美上市。據透露,在Shein申請在美IPO后,美國立法機構加強了對Shein的審查,要求其提供不使用強迫勞動的證據。
這并非Shein第一次遇到美國相關部門的阻撓。據報道,早在2023年5及8月,已有多名美國議員和多個州的總檢察長接續聯名致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其赴美上市表達密切關注。
事實上,為了應對美國相關部門的審查,近年來Shein也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據晚點財經報道,Shein從去年開始游說美國政客,第一年支出28萬美元,今年驟增至151萬美元。有媒體援引國會人士消息稱,Shein的說客私下見了立法者,包括一些頭號反對者。
Shein越來越多的商品使用海運批量出口至美國(需要交關稅),供應鏈也越來越多元化——去年開始在土耳其生產,今年將巴西設為拉丁美洲制造和出口中心,并計劃從印度采購更多面料。
同時,Shein也已遷移至新加坡,創始人許仰天或已獲得新加坡永久居住身份。有輿論認為,這些都是Shein希望繞開中國境外IPO規定,迎合美國上市監管策略。
如今看來,侵權頻出訴訟纏身也為Shein上市蒙上了一層陰影,若要順利完成赴美上市,或許Shein應該從改變自身的蠻橫形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