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宿遷分行:金融活水“貸動”鄉村振興
2023年11月14日10:58 來源:建設銀行宿遷分行
近年來,建設銀行宿遷分行把握全面賦能鄉村振興這一關鍵任務,以鄉村產業發展為關鍵,以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持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著力解決農村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讓農村地區的土地、資產、資源等要素“活起來”,以精準的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引“貸”入戶,解農戶資金短缺之難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宿遷市宿城區中揚鎮處處麥香四溢,金燦燦、沉甸甸的小麥顆顆成熟,粒粒飽滿,一臺臺收割機穿梭其間,一派熱鬧的豐收景象。該鎮種植大戶陳山,今年春耕備耕時,承包了700畝土地種植水稻、小麥。農戶種植要“生根發芽”,資金問題往往是最難一環。由于投入預算評估不充分,陳山在投入自有資金后,資金仍然有大部分缺口。經村委介紹,建行宿遷分行客戶經理朱輝主動上門,經過實地了解后立即為陳山申請了裕農快貸,通過線上測額當場授信了35萬元,解決了農場面臨的困境。
回憶起種植發展的艱辛,陳山頗有感觸:“每年購買種子、化肥等,都是不小的支出,經常遇到資金周轉不開的情況,今年建行的貸款讓我心里的重擔減輕了不少。”去年10月,建行宿遷分行與中揚鎮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深入開展調研,積極探索“建檔立卡”,建立對應評分卡模型,為陳山這樣一批涉農經營主體提供精準金融支持奠定基礎。
建行宿遷分行不斷下沉服務重心,圍繞鄉村生產、生活、生態,認真梳理“農重”“農批”“農擔”“農資”“農機”“農技”“農特”七大板塊,利用“城鄉融合貸”“蘇農云貸”“裕農快貸”等核心涉農貸款產品,逐個匹配各類板塊中客戶需求,全面提高貸款覆蓋率。截至2023年9月末,建行宿遷分行涉農貸款余額161.6億元。
送“貸”上門,緩養殖戶資金周轉之急
“今年的水產價格不穩定,現在出售的話,賣一斤虧一斤,不賣又需要資金購買飼料。”倉集鎮水產養殖大戶夏紅永承包了200畝的魚塘,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資金維持周轉。通過參加建行宿遷分行在村部搭建的“裕農學堂”,夏紅永了解到了建行的“城鄉融合貸”業務,通過房產抵押成功申請了50萬元貸款。“相比較其他家銀行,建行下款快、貸款利率低,每年至少節省了5000元,讓我們老百姓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夏永紅說道。
建行宿遷分行依托“裕農學堂”渠道,持續做好金融知識宣傳工作。各縣支行按月聯合當地農業農村局,邀請當地農戶、村民參加,不僅宣傳涉農產品,還講解反假幣、反洗錢、反詐騙等知識,現場解答大家對于銀行業務的疑問,有針對性的推薦適配度較高的金融產品,真正打通了送金融知識到田間地頭的“最后一公里”。
在“裕農學堂”的基礎上,建行宿遷分行還多次開展“金智惠民”活動。今年以來,先后在沭陽縣錢集鎮、泗陽縣盧集鎮、泗洪縣臨淮鎮、宿豫區新莊鎮開展鄉村振興產品宣介會活動,為種養殖大戶帶來金融產品宣講,累計覆蓋農戶2000余人。既要授人以魚,又要授人以漁。建行宿遷分行與江蘇農民培訓學校開展合作,組織4期“高素質農民培訓班”,為村民講解農業知識,傳授高產養殖技能,并現場建立微信群,為村民長期提供金融服務。累計服務農戶1000余人次。
“老百姓的口碑是最有效的宣傳廣告。”倉集鎮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夏陳偉說道:“借錢不難,用錢不貴是村民認可建行的根本原因。僅在我們鎮辦理裕農快貸的就有十幾戶人家。”
“裕建鄉村”,建數字化金融服務平臺
新時代、新金融、新實踐。近年來,建行宿遷分行先后與泗洪界集鎮、泗陽縣新袁鎮、宿豫區中揚鎮等簽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新金融賦能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落地生根。
合作雙方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共同搭建“裕建鄉村”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該平臺擁有鎮務管理、公共服務、智慧黨建、文明積分等功能,不僅為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涉農經營主體及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精準的金融服務,也有效助力基層政府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形成雙向賦能、互惠共贏的鄉村治理新格局。目前,該平臺已嵌入建總行“裕農通”APP,推進總行“1211”鄉村振興綜合服務體系在江蘇落地,不斷豐富江蘇特色。
為進一步深化政銀企合作新模式,在縣委縣政府和建行宿遷分行黨委的領導下,建行泗陽支行黨總支與新袁鎮黨委、農擔公司宿遷分公司黨支部共同成立黨建業務共建聯盟,形成“五級聯動”工作格局,為三方黨建工作注入新活力,促進黨的建設與業務發展實現良性互動,切實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中實際問題,實現“黨建引領發展、合作服務群眾”的目標要求,為助力新金融賦能鄉村振興提供建行方案,貢獻建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