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財政:堅持穩中求進 高質量實現全省農業保險發展目標
2022年02月19日09:07 來源:江蘇省財政廳辦公室
2022年是實施我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三年工作方案的收官之年,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務,對我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深入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省農業保險工作協調發展,確保三年工作方案任務圓滿完成,近日,省農業保險工作小組印發2022工作要點,對全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部署,聚焦支持鄉村振興、農業發展和保障糧食安全,重點在以下方面發力:
一、精準施策。夯實主體責任,發揮各級政府組織引導、政策支持、管理監督作用,不斷優化工作機制,加大推動力度。積極籌措資金,加大監管力度,確保保費補貼資金安全、政策落實有效。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審核、撥付和監督檢查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制。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農業保險政策調查年”活動。大力宣傳農業保險政策,公開承保情況、理賠結果、服務標準、監管要求,提高農業保險政策的知曉度和滿意度。
二、保障糧食安全。立足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大局,圍繞“擴面、增品、提標”要求,著力提升大宗農產品覆蓋面,深入推動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產糧大縣(市、區)全覆蓋,積極開展玉米種植收入保險。支持鼓勵各地、各保險機構積極探索開展水稻優質品種的收入保險試點工作。
三、穩產保供。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為出發點,積極發揮農業保險穩產保供重要作用,積極開展生豬、奶牛、禽類等養殖業及高效設施農業保險。提升生豬保險保障水平,促進生豬保險規模擴大,鼓勵探索開展生豬價格保險和“保險+期貨”試點。持續擴大河蟹目標收入、大蒜收入等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覆蓋面。構建涵蓋財政補貼基本險、商業險和附加險等的農業保險產品體系,滿足差異化、多層次的風險保障需求。完善保處聯動信息系統,推動實現養殖業保險承保、理賠信息與養殖、防疫、檢疫、無害化處理等信息共享,定期核查保處聯動信息系統內無害化處理數據和保險理賠數據。
四、提質增效。推進財政獎補險種保險條款費率的科學化和精準化,促進農業保險提質增效。全面梳理財政獎補險種條款費率,研究制定省級財政獎補險種管理辦法,完善保險條款費率動態調整機制。繼續調整完善省級財政獎補險種目錄,將符合條件的商業性險種納入目錄,穩步擴大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范圍。
五、信息化管理。以提升農業保險工作效能為著力點,構建全省農業保險綜合管理信息平臺,逐步整合財政、農業、林業、氣象、價格、保險監管等涉農數據,實現動態監測、審核分析等在線管理。鼓勵農業保險相關涉農經營主體注冊使用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獲得高效、便捷、優質綜合金融服務。
六、強化服務。開展農業保險工作評價和承保機構服務評價,推動農業保險服務能力提升。嚴格落實遴選工作要求,促進遴選工作依法依規開展,建立以服務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合規經營能力為導向的遴選工作機制和動態考評機制。督促保險機構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建立農業保險營銷服務部、選聘協辦人員或協辦機構,做到“機構到縣區、網點到鄉鎮、網絡到村組、服務到農戶”。引導保險機構建立完善查勘理賠專家庫和損失核定委員會,健全科學精準高效的查勘定損機制。
根據任務要求,全省到2022年底將建成功能完善、運行規范、基礎完備、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階段相適應、與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風險保障需求相契合的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農業保險覆蓋率達到80%以上,農業保險深度達到1%,農業保險密度達到550元/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