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積極推動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
2021年12月07日09:07 來源: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12月4日,“2021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海南舉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副行長、三農金融事業部總裁邵智寶受邀參加論壇,并以“科技賦能 數字金融 高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主題發表演講。
當前,國家“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科技賦能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主要體現在“三農”金融數字化,圍繞這一方面,邵智寶在演講中提出四點思考。
第一,“三農”金融數字化需要系統思維,全面推進。數字化不只是金融產品的線上化,而是金融服務全流程的重塑,是銀行組織管理模式的再造。從業務流程數字化來講,涉及到渠道、平臺、產品、運營和風控等方方面面。從組織管理模式來講,推進數字化,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經營理念、組織架構、政策支持和人員隊伍作為支撐。
第二,“三農”金融數字化需要線上線下,有機融合。雖然線上服務能有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在維護客戶關系、識別風險和貸后管理等方面仍需線下的支撐。尤其在數字化相對滯后的農村地區,“線上+線下”“速度+溫度”的“三農”金融數字化轉型路徑就顯得更為適宜。
第三,“三農”金融數字化需要開放理念,合作共贏。高效獲取高價值的農業生產經營等動態數據是“三農”金融數字化的基礎和關鍵。由于農村地域廣、人員居住分散,僅依靠銀行線下采集,成本較高。要突破這個瓶頸,銀行需要在合規的前提下,與政府、企業、協會、擔保、保險等平臺廣泛開展數據資源合作,構建多場景線上和線下有機融合的數字生態。
第四,“三農”金融數字化需要合規意識,穩健發展。數字化為銀行和客戶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也存在著技術安全、數據合規等風險。因此,在推進“三農”金融數字化時,銀行既要給予政策支持,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也要構建有效風控體系,保障合規穩健可持續發展。
自成立以來,郵儲銀行堅持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定位,逐步構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四三二一”普惠金融服務模式,即“營銷、產品、運營、風控”四大體系,“體制、機制、隊伍”三大保障,“科技、文化”兩大支撐和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尤其是近年來,郵儲銀行以“三農”金融數字化轉型為主線,強化組織領導、頂層設計、業技融合,全力推進“三農”金融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郵儲銀行累計發放小額貸款超5萬億元,服務超4000萬人次,筆均僅10余萬元;2021年小額貸款線上放款筆數占比近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