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一直以來,“三農”領域的金融服務環節都是我國金融領域的薄弱環節和短板,這里有農業風險集中化、農村各類信息收集困難、基礎設施落后等原因。推動鄉村振興任重道遠,金融領域如何更好助力?為此,工商銀行宿遷分行(以下簡稱:宿遷工行)多措并舉,服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業發展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勇擔大行責任。
賦能農業 助力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
中國農業的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管理模式正在發生質的嬗變,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尤其需要金融的支持。為此,宿遷工行圍繞特色農業發展,研發特色金融產品,加大支持力度,持續強化金融助力農業理念。
省市行領導觀摩沭陽縣耿圩鎮重點產業基地“多肉小鎮”(圖/工商銀行宿遷分行)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改革。農村農民對多元化、多層次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迫切,傳統的金融供給難以滿足其實際需要,因此要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為此,宿遷工行加快e抵快貸、經營快貸、e稅快貸三大線上產品推廣,推動普惠金融業務提速發展。截至上半年,宿遷工行線上小微融資余額達2.9億元,新增1.3億元,是同期增量的1.6倍。
加大普惠金融開放的廣度深度,隨著農業新業態快速發展,農村信貸需求呈現出長期化、大額化、多元化的趨勢,但現有的金融服務尚難以滿足這種需求的變化。由于農村金融市場具有低收益、高風險的特征,金融機構向農村大規模投放信貸資源的主動性不足。為此,宿遷工行大力推廣網貸通、經營快貸等新產品、新業務,有效降低鄉村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截至上半年,宿遷工行已對重點示范鄉鎮泗洪雙溝、泗陽盧集、沭陽錢集投放貸款,金額達3800萬元,有效支持示范鄉鎮重點企業資金需求。
服務農民 讓金融支持更有溫度
鄉村振興的主體是億萬農民群眾,只有組織動員大家,自己動手創造美好生活,“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總要求才能實現。
省市行領導觀摩沭陽縣耿圩鎮重點產業基地“多肉小鎮”(圖/工商銀行宿遷分行)
為支持地方花木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拓寬農民致富渠道,宿遷工行為沭陽縣15戶花木養殖戶提供4500萬元融資服務,切實把金融助農落到實處。
近年來,宿遷工行大力推進農村金融服務普惠化、便利化,通過建立數字化農村金融服務平臺、創新服務模式,推出了“工銀e農貸”。該產品是依托某農牧龍頭企業,以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創新推出的線上融資產品,針對集團與其上游企業或養殖農戶的結算、交易、資產等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構建客戶信用評級,并以集團推薦、最高額保證增信,開展精準放款的信貸模式?!肮ゃye農貸”的開發,實現了供應鏈融資業務批量化營銷,是智慧金融在支持地方三農發展,落實普惠金融政策導向要求中的場景應用。截至上半年,該產品實現線上導入客戶158戶,授信金額達1.3億余元。
組織聯動 用制度保障政策落地
再好的政策不落地也是空談,宿遷工行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性措施,保障政策及時有效地落到到鄉村振興這艘大船上,為其在前行的道路上保駕護航。
省市行領導考察宿遷市縣域重點項目(圖/工商銀行宿遷分行)
三級聯動,助力更高效。宿遷工行成立鄉村振興工作小組,市行普惠金融部負責此項工作的推進督導,實現上下聯動,在為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辦理開戶、授信、放款等過程中,各支行積極協調市行,市行及時與省行授信審批等部門溝通協調,最終為9戶企業授信達3.053億元。
宿遷工行建立了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的金融支持機制,堅持“一鎮一方案”“一企一策”原則,針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鄉村振興重點工程和重點行業產業,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理清工作思路,明確支持重點。針對不同地區的農業發展采取差異化助力措施,為特色農業產業帶來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截至上半年,宿遷工行已為35戶養殖戶提供4200萬元融資。
金融機構應堅定面向“三農”,持續為農業農村發展輸送“金融活水”。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擔負著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使命。同樣,作為實體經濟的一部分,農業農村發展,也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持。宿遷工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將繼續緊扣時代脈搏,圍繞不同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主線和重點,持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為我市農業農村發展邁上新臺階作出更大的貢獻。(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