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據悉,中國工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三農”領域金融服務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優勢,通過創新惠農信貸、延伸縣域金融服務觸角、豐富數字鄉村綜合金融服務等措施,不斷提升“三農”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可得性和便捷度,積極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惠農信貸 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工行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為支撐,全面推進普惠型“三農”金融服務,創新推出了“農e貸”“e鏈快貸”等產品。疫情期間,針對農村地區交通不便等問題,工行運用5G、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合同在線簽署、政府直連押品在線登記、線上提款還款等無接觸服務模式,極大提升了業務處理效率,有效滿足了廣大農戶及涉農企業“短、頻、快、急”的資金需求。截至2020年末,工行普惠型農戶經營性貸款和普惠型涉農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超150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30%。
以“農e貸”為例,工行通過深化政銀合作,支持無擔保、純信用的線上貸款服務,實現了“惠農融資足不出戶、貸款資金分秒到賬”。“有了工行農e貸,備春耕就有保障了!”北大荒佳木斯建三江管局農戶表示,疫情期間,他通過在線辦理這款產品,不到2小時就獲得30萬元貸款資金。
為做活農業供應鏈融資服務,工行依托API開放平臺、人工智能平臺等企業級數字化基礎設施,加快與龍頭企業場景對接,依托產業鏈資金流、物流和貿易流信息,大大提升了產業鏈上下游及農戶的貸款可得性。山東新希望乳業是首批受益企業之一,他們通過“e鏈快貸”供應鏈融資產品,為上下游近900戶農戶提供近3億元的信貸支持。
“千縣千面”自助服務 縣域城鄉精準觸達
工行積極落實中央關于“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的要求,推出個人手機銀行美好家園版,將金融產品服務設計下沉至縣域支行。目前,已上線一系列個性化服務,如工行卡在線充值、區域農產品價格指數理財產品、城鄉社保專區、積分促銷、“農技課堂”等,既為縣域群眾帶來優質的金融服務,又利用當地特色資源持續激活縣域市場活力。截至目前,工行手機銀行美好家園版已覆蓋34個省市的1509家縣域,在手掌之上、方寸之間就可以為全國縣域客戶、縣域經濟提供“有溫度”的工行服務。
近期,工行在部分縣域城鄉布放的遠程智能柜員機陸續推出“伴隨式”遠程協同服務。客戶在遠程智能柜員機辦理業務的任意環節都可以“一鍵聯系遠程客服”,遠程客服人員具備專業的金融知識,通過視頻“面對面”方式與客戶交流、解答客戶問題、引導客戶辦理業務。在必要時,還能提供“同屏指導”,在客戶界面上“圈出”需關注的字段,便于客戶理解與操作,贏得客戶廣泛好評。
惠農產品“云”輸出 助力數字鄉村生態建設
為助力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行依托領先的金融生態云技術,在業內率先推出“農村三資管理云平臺”,積極滿足各級農業農村管理部門及廣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資源、資金信息化管理需求。目前已與全國近500家區縣級農業農村局達成簽約合作,覆蓋31個省、154個地市,為構建數字鄉村綜合服務積極貢獻工行智慧。
河北豐寧縣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表示:“依托工商銀行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豐寧農村經濟發展進入了云時代,我們可以高效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惠農補貼流向管理、農村產權撮合交易等工作,大幅提升了管理和服務效率。”
在提升“三農”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工行還在“農村三資管理云平臺”開辟各類普惠金融服務入口,讓對公結算、工銀e繳費、融e購電商扶貧等優質金融服務直達農村,惠及更多的農民群眾。一位豐寧縣的農民高興地說:“我們能隨時看到村里每個月賺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每一筆都清清楚楚,讓我們心里也有本明白賬,我們特別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