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行與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聯合主辦第四屆“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中國銀行副行長鄭國雨,教育部、財政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出席啟動儀式。
鄭國雨在致辭中表示,開展教育扶貧對提高脫貧質量、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全國資助戰線秉持初心,不斷完善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持續拓展資助內涵,逐步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近年來,中國銀行在教育部的指導支持下,在學生資助事業方面持續加大資源投入,強化科技賦能,取得成效。下一步,中行將以“擔當、誠信、專業、創新、穩健、績效”的價值觀為引領,為學生資助事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啟動儀式后,單霽翔為現場68位師生作了題為“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的主題演講。
中國銀行連續四年舉辦“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活動,足跡遍布全國73所高校。今年,“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與教育扶貧工作緊密結合,分為“請進來”和“走出去”兩部分:一方面邀請約300名來自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西藏自治區的家庭經濟困難高校學生代表走出家鄉,分期分批到北京參觀學習;另一方面邀請單霽翔赴52個未摘帽貧困縣所在的四川、云南、甘肅、寧夏、廣西、貴州等六省區九所高校作專題講座。
中國銀行高度重視學生資助事業發展。1999年,中行成為國內首批開展國家助學貸款業務的商業銀行。2004年以來,中行連續五次獨家中標中央部屬高校國家助學貸款業務承辦權,累計發放貸款244億元,資助180余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大學夢想。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行及時采取措施,為還款困難學生提供支持保障,并推出“無接觸”服務模式,確保國助業務連續開辦不中斷。此外,中行聯合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打造了“彩虹橋”“助學、筑夢、鑄人”主題征文等系列育人精品工程。
總共: 1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