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銀行展廳以科技、綠色、生態為主題,分為智慧政務、服務實體、智慧民生、數字驅動四大板塊。運用透明冰屏、動感燈帶、觸摸屏桌及多種手法來展示科技感;通過AR車、呼吸燈、多肉植物、生態板、環保貨架等來體現生態感。通過科技互動、綠色生態構建,展現蘇州銀行未來綠色生態科技可持續發展之路。蘇州銀行感知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5G等高新科技,汲取科技基因融入銀行血液,締造高效、靈活的IT應用體系架構,為經營管理和業務創新注入科技能量。
展廳中,蘇州銀行展示了園易融平臺、“明智達”破產管理賬戶綜合服務系統、蘇州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平臺等,創新將互聯網思維引入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中,在智慧城市、互聯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進行業務創新,實現技術驅動業務轉型,加強與政府職能部門、本地核心企業全方位合作,形成更多領域的平臺創新模式。
蘇州銀行智慧商城建設——“尚城小二”的展示讓人耳目一新。該產品以產業大數據為內核,數字化場景生態建設為目標,整合云檔口、智慧物流、云微坊、智慧停車、數字門牌等功能,共享底層數據,統一用戶體系,為各產業主體提供數據服務和系統賦能。蘇州銀行踐行普惠金融使命,持續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截至2020年6月末,制造業貸款余額316.11億元,較年初增幅18.68%;“兩增兩控”口徑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民營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幅分別達20%、15%,“獨角獸”培育企業合作占全市總數的41%。蘇州銀行積極利用物聯網技術開展供應鏈金融、交易銀行等金融創新探索,物聯網金融余額7.6億元,較年初增幅達40.7%。
同去年一樣,“蘇食慧”版塊依然備受矚目,果蔬架上商品琳瑯滿目,參與互動人員絡繹不絕。蘇州銀行與蘇州市食藥監局合作,利用大數據和云技術,創新開發“蘇食慧”食品安全溯源平臺,將食品溯源和普惠金融有機結合。該平臺實現了食品溯源和移動支付相結合,實時采集農產品購銷信息,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實現農產品精準溯源。市民在“蘇食慧”食品安全溯源平臺合作市場消費時,通過支付寶、微信或者銀聯二維碼等方式付款后,可在手機上方便快捷地查看到自己所購農產品的產地和檢測結果;市場監管部門也能通過數據庫追溯到個人消費者,能精準通知到每一個涉及個體,從而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蘇州銀行以體驗為核心、以數據為驅動、以移動為先導,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金融科技創新,著力提升科技引領與創新驅動能力,推動銀行朝著智能化、場景化、生態化的方向前行。蘇州銀行啟動“手機銀行5.0”項目,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圍繞“綠色健康”主題,新增健康醫療、健康養老、健康運動、綠色食品、健康家政、綠色金融等特色功能,進一步推動普惠場景建設,實現“千人千面”,差異化服務。
9月16日下午,王蘭鳳董事長出席由亞洲金融合作聯盟承辦的大會主論壇《后疫情時代金融科技發展與中小銀行數字轉型》并致辭。王董事長提到,中小銀行必須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宗旨,大踏步地擁抱和運用金融科技,聚焦普惠金融、聚焦風險防控、聚焦人民群眾獲得感,將金融科技進一步與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城市治理等領域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作為亞聯盟理事會執行主席,王董事長還指出亞聯盟作為中小銀行抱團取暖的服務性組織,將努力為成員提供更多學習借鑒的平臺,共同探討數字化轉型趨勢;同時還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中小銀行之間、以及與金融科技公司進一步加強合作、互利共贏,為經濟轉型發展和人民幸福生活貢獻更大的力量!
9月17日上午,張小玉副行長出席亞聯盟承辦分論壇《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分享與金融科技應用實例》,并講授了蘇州銀行開放銀行建設探索。疫情使銀行業加快生態平臺的建設速度,以此作為戰略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蘇州銀行結合我國大部分生態圈構建模式,在數據、場景、運營與風控四個環節精準布局,形成體現自身資源稟賦的特色化開放生態。
得益于良好的展示效果,蘇州銀行在本次大會中獲得“最佳參展合作獎”。
本次大會以“讓金融更科技”為主題,圍繞專業化、國際化、平臺化和生態化的方向,匯聚數十家金融機構、科創企業等,搭建金融科技跨領域交流合作平臺,推動金融科技產業生態互聯互通。借助此次大會的平臺,蘇州銀行與行業內頂尖企業深入交流,積極探討金融科技在各領域的最新應用成果,以期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美好生活貢獻金融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