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中國工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48字”工作思路,持續加強對制造業金融服務,制造業公司貸款及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量均創新高,穩居商業銀行首位。截至6月末,工行投向制造業的各項貸款余額達1.8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超2200億元,增幅14%,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幅。其中,中長期制造業貸款余額超550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900億元,增幅21%。
據介紹,工行將服務制造業發展與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國有大行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作用。工行將今年確定為全行“制造業金融服務提升年”,夯實客戶基礎,優化信貸結構,堅定不移地加大制造業貸款,尤其是中長期制造業貸款的投放,切實將信貸資源精準配置到制造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一是加強制造業金融服務頂層設計。工行總行統籌研究部署,明確全行制造業貸款的總體目標、指導思想、戰略方向、主要措施、考核機制,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
二是加大優質制造業企業專項資源保障。有針對性地加大對高端技術企業、產業鏈核心企業、復工復產重點企業的政策和資源傾斜,確定有助于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的優質制造業企業近2500戶,相應配置制造業專項信貸規模及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優惠,調整分行制造業貸款利率相關定價授權,加大對制造業的信貸投放。
三是加大對制造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上半年,工商銀行投向制造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的普惠貸款增速遠超全行貸款平均增速,制造業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額度提升至最高1000萬元。結合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達產達效需求,創新推出了“抗疫貸”“開工貸”“用工貸”“稅務貸”等產品,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穩生產、保就業。
四是加大中長期信貸產品創新。對于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環保升級等領域項目貸款需求,工行在國內商業銀行中首推創新性專項項目貸款品種——制造業技術提升支持貸款。同時,進一步優化營運資金貸款管理辦法。
五是著力降低制造業貸款融資成本。在降低融資成本方面,積極推進存量法人客戶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上半年新發放制造業公司貸款利率同比下降38BP。全面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上半年累計為5500多家制造業企業辦理延本延息,涉及貸款約1000億元。
六是完善服務制造業長效機制。密切跟蹤關注疫情動態和制造業企業復工復產實際情況,統籌做好客戶準入、存量管控及不良化解,完善“愿貸、敢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保護基層信貸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
下一步,工行將繼續加強金融支持制造業的系統推動力度,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力度,深化與制造業重點客戶全面合作,進一步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精準性和直達性,切實發揮好大行“頭雁”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