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支持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落實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的要求,農業銀行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積極發揮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頭雁效應,緊跟制造業智能化、集群化、數字化發展趨勢,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以務實創新的態度提升制造業金融服務質效。
截至4月末,農業銀行制造業有貸客戶數已超過18萬戶,其中90%為小微企業;制造業貸款余額近1.5萬億,其中中長期貸款增速接近12%,小微企業貸款增速16.9%,先進制造業貸款增速達23%,各項指標均顯著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增速,位居同業前列。同時,制造業不良貸款持續“雙降”,資產質量得到了較好提升。
緊抓重點領域,以“新思路”服務制造業企業。不斷加大對制造業客戶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加快對先進制造業、新興產業和技術改造優質項目的營銷對接和貸款投放。重點投向通信電子設備制造、醫藥制造、航空航天和鐵路裝備制造、儀器儀表制造以及電氣器材制造等先進制造業領域。
發揮金融作用,以“新舉措”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高度重視金融支持復工復產工作,第一時間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服務的通知》,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對重點保障企業實施名單制管理。創新“抗疫貸”、“藥商e貸”等線上產品,實施優惠利率定價和費用減免,大幅簡化審批流程,加大疫情專項貸款投放力度,并為湖北地區設立抗疫專項投資基金。充分發揮農行支持小微、三農和疫情防控等方面的主力軍作用,全行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新增戶數和投放金額均保持同業領先水平。
創新金融服務,以“新模式”順應發展趨勢。創新形成制造業“五大金融服務模式”,應對制造業發展新趨勢和產業鏈升級需求。聚焦產業集群推廣“批量營銷服務模式”,依托工業互聯網推廣“平臺合作服務模式”,圍繞制造業核心企業推廣“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豐富大數據模型推廣“數字化金融服務模式”,針對金融脫媒和輕資產企業推廣“多元融資服務模式”。
形成系統合力,以“新政策”促進信貸投放。先后下發《農業銀行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優化信貸政策加快制造業中長期投放的意見》及數十份先進制造業細分行業營銷指引及信貸政策,匹配差異化政策,不斷優化授信策略,在信貸授權、服務效率、審批條件、利率優惠、專項信貸規模、產品創新以及容錯機制等方面予以支持。
打造專營機構,以“新團隊”加強服務力量。積極推進制造業創新服務中心、金融科技支行、高端制造業特色行三類特色機構建設,配備專業團隊、專項資源,著力加強對制造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和中小制造企業的金融服務。
落實盡職免責,以“新機制”實現“敢貸、愿貸”。著力構建制造業“敢貸、愿貸”長效機制,通過加強對新興行業的分析研究,組建項目評估專業團隊,發揮考評激勵的正向引導作用,落實盡職免責規定等機制,切實加大基層行對制造業、特別是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農業銀行將繼續聚焦服務國家戰略,扎實推進“六穩”、“六保”工作,將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向,進一步提升制造業金融服務質效,打造金融服務制造業的領先銀行、特色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