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國銀行發布2020年一季度跨境人民幣指數(CRI)。一季度CRI指數為313,較一季度上升9點,超出預測值23點。
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較為動蕩,國際貿易量有所萎縮,但跨境人民幣指數超出預期增長,特殊市場環境下人民幣跨境使用受到市場更多青睞。一季度指數上行,主要推動因素有三個方面:
一是人民幣在貨物貿易項下使用水平明顯提升。一季度,盡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中國進出口貨物貿易總量6.57萬億元,同比下降6.4%,但貨物貿易項下的人民幣結算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一成。人民幣在貨物貿易結算項下的使用份額進一步升至14.4%,為近兩年來最好水平。
二是人民幣在跨境證券投資結算中的使用保持活躍。在美元和歐元先后開啟寬松貨幣政策后,人民幣金融資產收益率相對更高,吸引力進一步提升,境外增持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勢頭保持延續。一季度人民幣在證券投資項下的跨境使用規模同比增長約117%,環比增長113%,帶動人民幣跨境使用活躍度進一步提升。
三是人民幣跨境使用更加便利,涵蓋領域更加豐富。《臨港新片區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方案》今年3月在上海自貿區發布,對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實行簡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流程,帶動了上海自貿區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當月,國家支持浙江自貿區開展油品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為人民幣在跨境油品貿易中的結算使用提供了更大的政策便利。
總共: 1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