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當前,除湖北以外的各省、區、市已經逐步復工復產。隨著復工潮到來,必須防范疫情次生災害和病毒二次傳播對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作為國內首家赤道銀行,興業銀行發揮綠色金融專業優勢,“商行+投行”并舉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開辟綠色通道,通過無接觸式服務,優化線上作業,特事特辦,打造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的“環保后盾”。截至目前,興業銀行已累計為醫療污水、廢棄物處理等疫情防控環保企業提供綠色融資逾30億元。
“商行+投行”增強環保企業戰“疫”力
近日,國家衛健委、生態環境部、發改委等10部委聯合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做好醫療廢物處置,加強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并開展醫療機構廢棄物專項整治。
醫療廢棄物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我國《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也將其列為頭號危險廢物。疫情之下,醫療廢棄物產生量激增,醫廢處置面臨大考,處置成效關乎疫情防控的成敗。
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在危險廢棄物處置領域有多年經驗,該公司在全國十余個省份的四十余家環保處置基地全面強化醫療廢棄物的收運處置。疫情發生后,興業銀行第一時間主動與其溝通疫情防控資金需求,通過線上無接觸式服務,總分行聯動為其量身定制綠色“抗疫貸”,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給予貸款利率優惠,一周內4億元即放款到位,專項用于醫療廢棄物處置。
受疫情影響,環保企業在不同程度上面臨著一定的流動性資金壓力。為保障環保企業的戰“疫”能力,興業銀行發揮“商行+投行”優勢,綜合運用集團化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提供多元化融資服務,為環保企業發展加油續航。
在“一戶一策”制定疫情防控企業金融服務方案時,興業銀行了解到,華電國際旗下子公司擔負著保障疫情期間電力供應和生產安全平穩的責任,正在積極籌措資金。借助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綠色通道,興業銀行牽頭主承銷了市場首單綠色防疫債,為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發行15.51億綠色定向資產支持票據,募集資金優先用于保障湖北等疫情較重地區的綠色基礎設施建設電力供應等。
靶向發力為復工復產注入“強心劑”
復工復產關鍵時刻,污水處理、供水供電等環保基礎設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廣西首個“小湯山””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邕武醫院是新冠肺炎疫情定點收治醫院。由于原有設施達不到傳染病醫院建設標準,作為醫院改擴建工程重中之重的污水系統改造被要求7天內完成調試。興業銀行了解到相關情況,主動靠前服務,為承建該項目的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通綠色通道,加快審批,通過流貸、跨境直貸、承兌匯票等方式為企業提供綠色融資逾1億元。
針對污水處理、供水供熱等領域環保企業復工復產的難點和痛點,興業銀行“靶向”發力、精準幫扶,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支持,優先配置綠色金融債券募集的低成本資金,給予利率優惠、減免服務收費、延長還款期限、加大續貸支持等服務,并為符合條件的環保企業申請財政貼息和央行綠色票據再貼現等資源,全力支持環保企業穩定生產。
在黑龍江,興業銀行主動加入政府部門組建的金融支持抗擊疫情工作小組,與污水處理、供水供熱等防疫保障相關環保企業主動對接,制定了“當日對接,5日放款”的工作要求,目前已為相關防疫保障企業提供綠色融資5.7億元。
在福建,為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在廈門市政府統籌安排下,廈門水務集團對工業和一般商業企業免收2020年2月至3月的城鎮污水處理費,并在其它行業用水價格基礎上給予0.8元/噸的優惠。為保障企業用水穩定,興業銀行為該公司發放3年期貸款5000萬元,并積極爭取優惠利率,通過減費讓利,既降低了水務企業經營成本,也為其他企業復產謀到了實惠。